姚鑫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中心幼儿园 442000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教学方向的理论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自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65-0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在探索之中。以我们学校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多以教师演示法为主,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课一练或一课多练的形式。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思维训练的课是肤浅的,绝不是一堂好课。在新概念出现时,讲解新界面时,新问题与老问题比较时都很容易进行思维的训练。那些地方可能训练,训练什么,如何形式,目标定到什么程度,如何取舍思维训练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中重点要考虑的。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计算机功能的作用和使用牢牢掌握。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化难为易,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
三、要注重并做好课堂组织的各环节,以课堂教学有效、有序为目标。
1、开始组织上课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不重视这一环节,随随便便地开始讲课,而不管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已进入安心、准备接受状态。师生问好本是用于组织全班同学进入上课的一个手段,但教师们往往很不情愿或没有认识其作用,流于形式。细节注意事项和技巧很多,以全体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纪律良好为判断依据。
2、课堂中间要密切注意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延长第一段学习的时间,接着必需有学习方式的变换。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已开始散涣,要么想办法让他坚持,要么变换学生的活动方式,无论如何不能漠视之而以内容没讲好为由继续活动,因为那种情况下的效率是随时间的推移极剧下降。
3、课堂结束时,要有小结或讨论,指出共同的问题,或回顾本节要点等,不能在练习中简单结束,而无评点。
4、无论在多媒体教室上或是在计算机机房上,很多教师觉得应拉上窗帘,以免外面太强的光线影响学生看屏幕。但不能让教室内光线太暗,那样的话,造成一种休闲的气氛,象是在电影院。教室里需要一定的亮度,一般可让没有阳光直射一铡的窗帘拉开。同样道理,除了光线的气氛,还有教学气氛,交流气氛等。
四、拓宽认知,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上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容量大,任务多。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学到学习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教然后知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郑敏 姚本先 《论师生心理关系的理想建构》 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9期.
[2] 成尚荣《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 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
[4]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 《外国教育资料》 1999年第一期.
[5] 施良方,崔允 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李伯黍、燕国材 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版.
[7] 张祖忻、朱纯、胡颂华编著《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出版社1992.
[8] 乔际平主编《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9] 湛蓊才主编《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出版社1993.
论文作者:姚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