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的体系建设思路也在随之发展,新的生产模式也应运而生,对变电运维的要求也成了在原设备的巡视,倒闸操作的系统变电运维基础上,融入带电检测、清扫、修复易损耗设备等维护性检修业务,这也叫变电运维一体化。新的组合生产方式也就意味着需要新的实践风险管控经验,为确保这种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安全高效高质量的实施,提高企业效益与工作质量,降低经营风险,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就非常重要。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管控;实践意义
随着电力输送企业运行结构的不断更新,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模式也需要随之更新,否则传统落后的管理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严重,造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就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就出现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和职业素养水平不达标、未能形成完善的评估和监督制度、具体工作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等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输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寻求健康、稳健提升,有利于增加企业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力度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指在进行电网运行管理时,以变电运行维护方式实现变电运行各环节与流程管理的一体化,保障电网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性的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正以其自身特殊性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下,作业过程风险如何控制、人员技能能否适应维护性检修业务的要求、作业质量如何保证等是影响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成败的关键。
2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
2.1涉及到工作现场存在的多项安全隐患
电力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已经是当今社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也通常会被人们所忽视,工作人员必须针对这一方面引起重视,定期检测电力系统设备的工作性,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电力输送的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故障,规避由于电力短路而可能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电力输送企业的财产安全。然而现实情况下,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意味着工作状态下无法同时进行故障排查工作,这就使得设备检修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2.2管理风险
在传统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方式下,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原来的日常工作职责,还要同时承担变电运行检修与维护工作,拓宽了其工作范围及内容,增加了管理难度,从而使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2.3运行与检修差异较大
鉴于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之时,需同时开展运行与检修两项工作内容,因而也便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因为电网运行与检修工作均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突发情况也相对偏多,因而需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需具备丰富的经验来处理运行与检修阶段所产生出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来确保电力设备性能维持较高的稳定性。
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实践
3.1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2+3”风险管控体系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为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其工作制度、规范和流程还不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研究的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2+3”风险管控体系,结合变电运行和维护的特点,加强了运维班、变电运维部门、运维检修部的联系,实现了“安全、质量、效益”三提升的目标,其实现流程如下:①班组分析、上报:运维班根据具体的运维一体化作业项目,将相应的月计划、周计划上报到其所在变电运维部门;②部门平衡:变电运维部门对运维班上报的计划进行协调,经平衡后上报到运维检修部,由运维检修部平衡后向下传达执行计划;③风险再评估:根据平衡后的周计划,变电运维检修部门结合运维班周生产任务情况,对其作业风险控制等级进行初评并下发;④按计划组织实施:班组结合计划工作实践,准备工作票、备品备件、工器具等,并落实各项现场风险管控措施,组织人员进行运维一体化作业。
3.2制定运维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优化值班模式,确保运维工作正常开展
编制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梳理相关制度、工作界面,确保运维一体实施过程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流程顺畅,强化运维一体业务开展的安全管控。统筹安排运维一体化工器具等配置。优化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采取值班组+运维组方式,合理安排值班组、运维组分工,充分考虑人员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员利用率。全面梳理编制运维一体各项业务安全风险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3.3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为提高运维工作的专业化、效率化,电力企业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并且,应保障培训内容涉及到运维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变电设备的整体构造、相关专业模拟训练等,提高运维工作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具体措施可参照如下几条:(1)可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培训。在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因不同作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由掌握不同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分工合作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针对运维一体业务制作培训课件,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方案,落实进度和责任人。并结合日常工作开展运维一体化的“实战培训”。(2)构建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不仅仅是提高员工的技能与理论知识,更是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责任心、培养员工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等,以此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安全性。在培训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培训,为运维人员打牢基础;加强中级技能培训,结合实际,进行高级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批复一项”的原则,班组培训掌握向部门申请,经考核批复后方可实施。
3.4建立健全监察体制,加强监督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众多,如不加强监督,将会影响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效率,随着无人值班管理模式的普及,人少站多的情况会逐步出现,为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要做到定人定责,全程跟踪管理。建立监察机制,将原有管理流程与新增工作流程相结合,细化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实现对变电运维的工作流程全程监管,解决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健全监察机制,首先要让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在工作的范围内履行自身的职责。其次,要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规定,工作票的签发人不可以兼任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明确电网任职的所有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职责与监督职责。最后,对于变电运维作业人员要清晰对他们的监管,必要时应采取一对一的监管模式,这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3.5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统一规范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构建庞大的信息数据库支持,通过调查,采集到极大规模的数据信息,才能够在后期的统计分析中,提到样本的意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定期通过信息的交流和分析,群策群力,讨论下一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种类,并分别进行事先防护处理;此外,在实践中验证结论,将所遇到的情况及时记录并保存,以便后续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做到有据可依,确认每一步措施的落实,保证管理工作达到既定效果。
结语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我国传统变电站步入智能化时期的产物,其中囊括着非常多的科学技术,可以为变电站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过硬的技术支撑。要促进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变电运维的技术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管理与控制变电运维中的风险,并学会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风险是每一个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变电运维一体化事业可以降低风险,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等.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践[J].华东电力,2014,42(08).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等.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0(03):50-53.
论文作者:杨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