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论文_胡艳芳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论文_胡艳芳

深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深圳市 518000

摘要:全世界都很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频繁发生。需要全面提高环保意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来限制污染问题的发生以及治理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环境管理方面,我国目前采用的环境管理方法是以行政单位为基础。但由于环境问题,如水源环境和大气环境问题,由于都是具有流动性因而处于跨行政区域。因此,区域环境管理方法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质量;重要途径;必要性

1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概念,在环境学上将具有同等自然、人文、社会条件的链接地域或者资源体系称之为环境区域。而区域环境管理则是需要政府、当地居民、非官方社会组织等能动性高的个人与组织在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科学理念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手段。这种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核心,并保护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循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底线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的环境管理概念。广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包含了对当下区域之内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管理体系。并包括了区域内的一系列外援效应。狭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区域安排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管理制度的安排以及管理制度的实现。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当下区域内的特定自然资源(如:流域环境管理)或者是一切的自然资源(如:保护区环境管理)。并同时包括了当下区域内的人文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与活动等一系列人文干扰的活动。这两个区域环境管理概念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或者多个环境区域中,进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

2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面积广、污染严重、流动性强、持续性强等特点。如2011年7月3日发生在福建省紫金山的紫金矿业发生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被排入汀江。由于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并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此次污染不仅对紫金山流域的河道造成了污染,还对下游的包括:上杭县、金桥等20多个县级地区,并且对汀江生态系统造成了短时间无法修复的破坏。又如,2011年7月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锰污染事件,导致涪江流域水质异常,由于四川省与下游的重庆市环保部门采取了有效的环境管理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使污染水团控制在四川境内,从而确保了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

从上述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而在面临跨行政区位的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管理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均无法做到有效的协调与快速的反映。因此,对于建立以环境区域为基本范围的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必要性。

此外,环境区域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以及相似性,处于同一环境区位的环境从植物组成、土壤构成、水源情况、气象条件等诸多方面具有类似的外部条件。针对区域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利用与管理。更好的达到治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3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

3.1以环境条件为区域划分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划分是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的。根据环境学中的区域环境管理的定义,需要管理区域中的环境属于一个体系,并且在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作用。针对此种区域中的环境问题的管理能够在政策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制定、管理办法的执行等多个方面达到高度的协同。在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可能性以及管理方案执行的针对性。能够又有效的提高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解决跨行政区域管理的矛盾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高度迁移以及影响面广等特点,导致了在环境区域外的环境以及行政区位的划分无法满足对环境管理的需求。在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下面以行政单位为基本的划分规范,对下属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跨行政区域的监管不利,或者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此外,由于排污企业的不规范经营有意的选取具有争议的监管空白进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创造了可能性。通过区域环境管理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出现,利用环境区域之间的包围作用。有效的对环境区域内部的全部环境要素进行监管与管理。达到环境区域之间的无缝连接为压缩不遵从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了环境风险。

3.3更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分配

以行政区规划的环境管理往往以地区的发展为本位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对于周边地区造成的影响考虑不足。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往往由于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容易照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过多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而造成了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旱化破坏。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由于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并不具有直属关系因此能够很好的站在全区域的发展视角去对资源的利用进行预算和规划。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厚此薄彼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4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

4.1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职能部门

构建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将区域环境管理脱离政府的行政区管理范围内,而是采用中央直接负责的机制。在针对区域内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管理中有权利问责地方政府。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内环境资源的开发规划,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原因进行干预。此外,在新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区域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强化。做到以内部区域为一个共同核心结构与外部环境“行政区域”进行平等的、互助的管理与监管环境。进而为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4.2构建区域环境、政府、企业的互助关系

现行的环境管理是被当地政府垄断的,区域环境管理需要对国家的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在区域内形成以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为主导、当地政府以及区域内企业为核心成员的共同管理方式。在区域内的政府、企业、居民均受利于并受限于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多方面的合作互助的关系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环境质量问题。进而为区域内行政政府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3建立区域领导制度

在区域环境管理的制度改革方面需要主导环保领导制度以及领导责任制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案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在环保领导制度方面需要遵循在环境区域内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对环境管理具有绝对的领导责任。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领导的权利集中。

在领导责任制制度方面,在对区域内环境的监管与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责任、环境恶化以及环关责任人与责任代为以领导责任制的原则对其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

结语

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域的重要问题。在目前基于行政区域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各区位之间的协调不能很好的完成。采用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可以合理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本文笔者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提高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实行与加强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关键性。

参考文献

[1]费广胜,王恒齐. 环境治理语境下区域环境政策衔接与协调途径的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 2017(01).

[2]渠雅君.跨区域环境监管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7(18).

论文作者:胡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论文_胡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