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的治国理政重大方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自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从理念思路、工作举措、方式方法、能力作风等方面,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
关键词: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策略
1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中发挥的作用
1.1属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意识共存于社会发展中,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同时多元化的思想也对国企政工工作人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国企政工工作人员经受不住不良利益的考验和诱惑,在工作中迷失了方向,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错误。比如,近些年来出现了大量因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刑的政府要员。因此,加强开展国企政工纪检监察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某国企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将“反腐倡廉促进企业发展,改革创新争做企业先锋”作为工作精神,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优秀的工作作风,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虽然只是属于平凡岗位中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非常忠于国企政工工作的开展,并且对此秉持挚爱的热情,这深刻反映了他们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实践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以此来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可以很好地实现推动国企发展,提升国企竞争力的工作目标。
1.2属于国企政工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国企政工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如果纪检监察人员在面对诱惑时,不能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和反控,那么这将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限制企业进步的速度和发展的脚步。因此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规范员工自身的工作,这对整个国企政工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最终促进国企的发展。
2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足
思想意识、思想观念是影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基础性因素。因为国企虽然在国计民生中承担着比私营企业更大的责任和历史,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也无法抹杀国企作为企业的本质属性。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现有国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仍然是以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增长速度等为主体的经济性指标,纪检监察和廉政建设成效往往被置于经济考核指标之下。一般人甚至包括领导干部还持有经济效益高于廉政建设、过度注重纪检监察不利于经济目标实现的观点。事实上,纪检监察的开展对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经营活动、政策执行灵活性等的影响确实难以避免,正因为如此尽管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国企更加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和党的建设,但对于不少国企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仍然站位不够高、精准不够强、把握不够全面。
2.2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没有进一步理顺
目前,从上位法来看,并没有制定专门制定和实施针对国企纪检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参照《公司法》《行政监察法》“八项规定”等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政策的有关要求来执行,导致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撑。从国企内部来看,不少国企虽然制定了本企业纪检监察方面的制度或者条例、规定,但这些很多都是在本公司领导者的指导下制定的,也就是说不少国企所制定和实施的是体现本公司领导意志的制度政策。从理论上说,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即使是完善的,但又是缺乏实际执行力的。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前不少国企的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绝大多数以横向同级领导为主,纵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以业务指导为主。党委在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派、任免、职责落实等诸多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依附于同级党委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难以形成足够的独立性、约束力,由此导致纪检监察工作职能被弱化、成效不明显,也就成为难以避免的问题。
2.3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新时代,在经济社会发展地位的提升、责任和使命的强化,以及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新特征,都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要求体现在法律意识、专业办案能力、政治立场、组织纪律性、作风、理论水平、全局观念、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而现实中大部分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普遍状态是:不少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并不完全是专职人员,兼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比例并不小,身兼数职,兼着党建、人事、宣传等工作,繁杂的事务导致兼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难以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和水平;有的国企为了扩充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队伍,不得不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来补充,而新招聘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一般都比较年轻,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对企业的相关业务不了解,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短期内只能是负责日常性行政事务,难以有新突破。
3在新形势下优化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策略
3.1突出纪检监察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在实践中,针对国企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要认清形势,探索科学的纪检监察路径,认识到现代纪检监察的发展方向。融入并采用现代理念和模式,提升纪检监察的综合效果。对于国企发展的新问题,要及时调整思路,构建科学的纪检监察体系,满足现代纪检监察工作发展需求。在国企纪检监察实践中,要因地制宜,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工作方式。在实践中,既要学习先进地区和单位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实际特点和发展阶段,调整事业单位纪检监察的效果,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发挥国企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核心作用,保障国企发展方向,减小和防范风险,实现管理上的创新提升。
3.2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中要融入现代理念
在过去的国企纪检监察中,都是采取单纯的纪检监察模式,没有有效利用和融入现代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纪检监察普遍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传统管理工作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升综合管理效能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中,纪检监察人员要认识到现代管理理念的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强化整个体系建设,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通过融入多元手段,提升综合效能。作为纪检监察人员,要认识到现代国企的发展方向,提升思想认知能力,理顺工作流程和体系,推动传统纪检监察工作与现代管理工作的整合效率,提升综合管理效果。
3.3有效开展纪检监察培训工作
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单位要定期组织培训,选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对于规范性、科学性操作进行培训,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和培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视野,进而在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创新,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在培训内容和地点的选取上,可以和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提供更为科学的培训方案,将人才培训落到实训,避免出现走过场或者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通过构建纪检监察人才体系,可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通过对其他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也能提升全单位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能够更好配合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纪检监察工作中来。
3.4注重纪检监察文化的渗透与培育
在开展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中,除了刚性的制度约束外,构建起科学的纪检监察文化体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过程中,要助推文化的养成。在开展管理的时候,要构建起自己的文化架构,提升文化培育效果。不同企业在发展中,由于理念和认知上的差异,都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激活企业的动力。在文化培育与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竞争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要建立起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化体系,让员工在业企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融入程度,引导员工深度参与到纪检监察治理当中,真正发挥作用。作为纪检监察人员,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听取基层声音,然后提炼、总结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体系,提升员工的活力,助力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结束语
“行百里者半九十。”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定力、恒心和韧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方向已经明确,前进一步就是胜利。只要我们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就会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7(17):24+26.
[2]曾荣华.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提升执纪效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195-196.
[3]梁甜甜.试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科技风,2018(26):25-26.
[4]李思敏.新常态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7):192+194.
[5]孙士淇.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8(30):76+79.
[6]刘阳.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23-124.
[7]于学强,周浩集.制度视角下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04):41-46.
论文作者:王思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纪检监察论文; 国企论文; 纪检监察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政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