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分析
崔建
(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摘 要: 目的 分析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方法 对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影像学等检查情况,并行法医鉴定。结果 (1)损伤程度分析: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作为依据,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分别50例、3例、11例。(2)伤残程度分析: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作为依据,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2例;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作为依据,7级、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5例、11例。结论 在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法医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同其外伤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关键词: 临床法医学;鉴定方法;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
0 引言
当人体被膜下脾组织受到外伤之后,很容易出现破裂出血现象,从而在被膜下形成血肿,在伤后数小时至数月内发生,可使被膜发生破裂,即为延迟性脾破裂[1]。此疾病属于真性破裂,病患在临床中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十分典型,因此,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鉴别,很容易同自发性脾破裂疾病混淆[2]。导致出现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交通事故、高坠伤等,而此类原因导致的疾病不是很容易引起注意,需要数天之后才会发现存在出血征象,因此法医鉴定的难度也会增加[3-4]。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鉴定中心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情况,具体如下。
临床分期主要与淋巴瘤侵及的范围有关,本组患者中Ⅰ~Ⅱ期淋巴瘤共52例(50.5%),SUVmax为8.32±4.58;Ⅲ~Ⅳ期51例(49.5%),SUVmax为10.45±6.4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等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行法医鉴定。所选择患者均是腹部遭受外力导致,且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及表现,经过影像学等检查,或者开腹手术探查,最终确诊为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18~75岁,平均34.28岁。受伤原因:19例高坠伤,14例交通事故,17例拳击伤,7例砸伤,7例硬物击伤。距受伤时间均超过48h。所选择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且年龄≥18岁。
1.2 临床症状
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均伴有腹部疼痛,其中49例左上腹压痛,15例全腹压痛;左侧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腔穿刺不凝血病患分别24例、31例、41例、49例。
1.3 影像学检查
对于此疾病,X线检查、B超检查以及CT检查均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经过B超检查后,病患均存在腹腔积液;有50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肋骨骨折、脊椎横突骨折、无明显异常者分别27例、15例、8例;有28例患者接受CT检查,结果显示在脾实质内存在低密度区(不规则),且脾外轮廓存在模糊现象等。
1.4 病理检查
所选择研究对象入院之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全脾切除术等,具体选择视病情而定。
1.5 治疗方式
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中,中央型脾破裂、边缘性脾破裂分别37例、27例。通过对脾组织取材并送检,能够观察到在实质内存在片灶状出血现象,切面则可观察到存在实质挫裂现象;经过HE染色,可观察到部分组织存在连续性破坏现象,被膜下组织等存在出血,且具有广泛性特征,出血位置可观察到淋巴细胞、多核粒细胞,部分能够观察到小动脉壁坏死等现象。
2 结果
2.1 损伤程度分析
对于人体而言,脾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免疫器官,其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被膜将其外部包裹,但是受血运丰富影响,其实质组织具有薄弱特点;因此,当受到外界重击时,很容易出现破裂[5]。对于脾脏破裂者,在早期需要尽早地正确诊断以及治疗,避免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且确保疗效,而法医临床鉴定是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的一项重要措施,非常关键[6]。根据性质,可将脾破裂划分为自发性脾破裂以及外伤性脾破裂,外伤性脾破裂更为常见[7]。
2.2 伤残程度分析
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作为依据,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2例;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作为依据,7级、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5例、11例。
3 讨论
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作为依据,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分别50例、3例、11例。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核心素养关键的确立,对于推动高中数学教学革新,提高学生整体实践水平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高中阶段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需要聚焦核心素养概念,革新数学教学方式,建设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推动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就目前而言,对于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主要是通过相关临床检查,并结合外伤史等进行法医鉴定,帮助明确脾破裂发生与外伤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再结合外伤史情况则可帮助判定外伤程度以及时间,从而客观评价破裂程度等情况,有利于避免脾脏再次发生外伤,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科学依据[8]。具体而言,鉴定方式主要有:(1)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掌握外伤史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排除再次外伤史,如果存在二次外伤现象,需要明确划分每一次外伤的参与程度,从而帮助后续正确且科学的提供治疗干预。(2)CT检查、B超检查等,此检查方式能够对被膜下型脾破裂、中央型脾破裂、真性破裂型脾破裂进行有效辨别,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存在脾脏增大等现象,为更好地把握其病情,还需要进行强化CT扫描。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此类病患进行CT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一方面能够对脾包膜下血肿等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了解脾实质密度状况[9-10]。(3)病理学检查。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时候,重中之重是进行组织学检查,为有效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即便是陈旧性出血,也需要同受伤具体时间进行结合判断;在现阶段,若应用组织学改变推定损伤时间,则需要掌握其相关规律,如在受伤之后1~3d属于炎症期,10~14d属于增生期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分析,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中,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分别50例、3例、11例。
综上所述,在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法医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同其外伤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PCCPL、SP采用无溶性特加强级环氧煤沥青喷涂,干膜厚度600 μm;DIP管外喷涂金属锌 (含锌量不小于99.99%),重量不少于 130 g/m2,再涂敷沥青漆或环氧树脂漆,涂层干馍平均厚度≥70μm,局部最小厚度不小于50μm,最大干膜厚度<250 μm。
参考文献
[1] 陈鹏宇,商敬谦,贾富全.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检验要点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55-56.
[2] 曹清,姚民富.40例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J].医学与法学 ,2017,9(2):76-77.
[3] 季宇龙.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的临床法医鉴定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94-95.
[4] 袁兵兵,郭智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法医学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31(4):408-409.
[5] 段琨,巩守平.骨折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延迟性脾破裂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5):640-644.
[6] 万忠博.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技术要点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60-61.
[7] 张伟.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7,12(29):68-69.
[8] 张开亮.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及全切手术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18):104-105.
[9] 王吉明,隆洪木,陈先锋.微波消融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术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1):55-57.
[10] 龙达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6,14(34):103-104.
Forensic Clinical Identification of Delayed Splenic Rupture after Trauma and Its Main Points
CUI Jian
(Forensic Appraisal Center of Kunming Law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003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rensic clin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its main points of delayed spleen rupture after trauma. Methods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64 patients with delayed splenic rupture after trauma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imaging and other exa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nd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1) Damage degre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 Standard for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damage degree” , there were 50 cases of serious injury two level, 3 cases of minor injury first grade and 11 cases of minor injury two level. (2) Analysis of disability degree: 23 cases, 15 cases and 12 cases of grade 8, 9 and 10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of disability degree caused by human body injury". 23 cases, 15 cases, 15 cases and 11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grade 7, 8, 9 and 10 according to "Labor capacity assessment of the grade of injury and disability caused by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workers".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layed splenic rupture after trauma,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ith their trauma history,imaging finding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so as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KEY WORDS: 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Delayed splenic rupture after trauma
本文引用格式: 崔建.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4):119-120.
DOI: 10.19335/j.cnki.2096-1219.2019.14.051
标签:临床法医学论文; 鉴定方法论文;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论文; 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