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慧 王浩
(解放军第五医院内分泌科宁夏银川750004)
作者简介:李雅慧(出生于1973年),女,汉族,籍贯北京,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从事内分泌专业;王浩(出生于1967年),男,汉族,籍贯黑龙江,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专业。【摘要】目的:比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皮下注射组各30例;将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的天数以及每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用量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的天数和每日维持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量都较皮下注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多次皮下注射,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低血糖;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16-02
在内科慢性进展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是多发且远期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血糖的持续性增高不仅可以诱发和加重B细胞功能衰竭,还可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1],故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及合适的给药途径是医生关注的热点。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具有安全、有效、快速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胰岛素泵能够持续提供24h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使血糖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控制,逆转高糖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在不同给药途径时(即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是找到能有效、安全、快速控制血糖的方法。
我们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胰岛素泵组30例、皮下注射组30例,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为90~150mmol/L,排除合并有严重的感染、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有其他糖代谢疾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1±1179))岁,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DⅠ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31±1179)岁。
12方法:胰岛素泵治疗组将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诺和灵R诺和诺德)装入韩国第七代丹纳胰岛素泵中,将每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总需量的50%设为基础率,以03~20u/h的速度由泵24h持续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总剂量中剩余的50%按照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于早、午、晚三餐前15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根据血糖结果调节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用量。血糖标准:餐前44~61mmol/L(80~110mg/dl),餐后44~80mmol/L(80~145mg/dl),连续3天为已控制。血糖≤30 mmol/L为低血糖。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所需的天数、治疗15天后每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血糖控制天数及胰岛素日用量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行双侧检验。所有统计计算均在SPSSl2.0统计软件包下完成。
2结果
21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中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s)
2.2不良反应:胰岛素泵组低血糖1例、注射部位红肿、渗出1例;多次皮下注射组低血糖3例,注射部位硬结伴疼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早在1985年Garvey等学者就提出,要保护胰岛B细胞,“挽救”残存的胰岛功能,减轻葡萄糖毒性,需尽早使用胰岛素[2]。近年来我国祝方等研究也表明,在2型糖尿病发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部分恢复血糖刺激的第一时相胰岛索分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可以使葡萄糖毒性作用消除,带来长期改善血糖的作用[3],故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及合适的给药途径是治疗的关键。关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报道较多,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观察相对较少。
本研究观察了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胰岛素泵治疗较多次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更能使每日胰岛素量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能更快更平稳地降低血糖,疼痛、硬结等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模式,呈脉冲式输注胰岛素,能根据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需求模式设置并输注胰岛素基础率[4],保证全天基础血糖控制的同时,在三餐前追加大剂量,避免血糖波动,起到全面控制24小时血糖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减少胰岛素抵抗[5],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情况分时段调整胰岛素输注量,灵活方便,故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的天数较多次皮下注射组显著缩短。
胰岛素泵不是因为增加胰岛素剂量使血糖得到理想改善,而是与胰岛素泵给药更精细,时段设置更精密,调整更方便,能使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有关[3]。多项研究已证实:胰岛素泵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本研究也显示,胰岛素泵组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组少,且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胰岛素泵组每日胰岛素用量呈下降趋势。
但因本研究观察周期较短,无法进行其他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观察指标仍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Purrello F.Rabuazza AM.Metabolic factors that affact betacell function and survival[J]. Diabete Nutr Metab,2000,13:84-91.
[2]Garvey WT,Olefsky JM,Griffin J,et al. The effect of insulin treatment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action in type II diabetes mdlitus[J].Diabetes,1985,34(3):222-234.
[3]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4]伊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4:31-32
[5]翁建平,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0-5.
论文作者:李雅慧 王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皮下论文; 成人论文; 糖尿病论文; 生物论文; 胰岛素泵论文; 《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