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耕地、粮食变迁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耕地论文,启示录论文,粮食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素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在不断深化改革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粮食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今后的粮食供求格局将会如何?这是各级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都很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1978年以来的人口、耕地和粮食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一初步分析。
一、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变化关系与现状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92》
注:耕地面积数字偏小,有待进一步核实。
1、1978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
如表中所示,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整体上看是发展的趋势,1994年比1978年增长46%,平均每年递增6.5%。 但发展是有起伏的,16年中有5年是减产年份。而且,从1984年—1989 年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4亿吨左右,1990年达到4.46亿吨以后, 几年来也一直在这个水平上徘徊。
2、人口增长速度虽已放慢, 但增加的人口每年吃掉的粮食约占粮食增加数量的百分之四十多。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变化的特征是:70年代末期人口增长速度逐年放慢,从80年代开始增长速度加快,到1987年达到顶峰,当年净增人口1793万人。1987年以后,抓紧了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外生育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减缓,特别是1992年以来,当年增加人口一直保持在1400万人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恢复到70年代末11—12‰的水平上。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便在实行计划生育和生育率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人口膨胀的规模很大,膨胀的速度也嫌过快,1994年全国人口比1978年增加了23951万人, 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四川省的人口。而增加的这些人口,每年大约消费粮食5988万吨,而生产这些粮食至少需要2.17多万亩耕地。
把人口与粮食联系起来看,由于人口不断地增加,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1994年全国粮食产量虽然达到44510万吨,比1978年增长46%, 但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只增长了17.2%。
3、耕地减少速度虽已趋缓,但1978 年以来减少的耕地每年约少产粮食1840万吨。
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除1978年、1979年和1990年全国耕地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以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80年代前期乱占耕地情况严重,仅1985年就比1984年减少了1000多万亩。进入80 年代中后期, 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使得1987年以来的8年间,每年减少耕地数量都控制在350万亩之内。虽然如此,1994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耕地面积减少数量仍高达4483千公顷(6725万亩),相当于减少了一个江苏省现有的耕地面积。若按1994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计算,减少的这部分耕地,每年约少产粮食1800多万吨,这些粮食大约够9000多万人食用一年。
把人口与耕地、粮食之间的变化情况联系起来看,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数量急剧下降。1994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数量由1978年的1.56亩减少到1.18亩,下降了24.4%。鉴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快速增长,才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318.7公斤增加到1994年的373.5公斤,增长了17.2%。
二、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不协调性在日趋扩大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
1、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增大
单位耕地面积负担人口数量增加,是人口对耕地压力增大的主要表现。由于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又逐年减少,这种逆向变化,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单位耕地面积负担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1994年,全国平均每公顷(15亩)耕地负担人口12.62人,比1978 年的9.68人增加2.94人。分地区看,除了西北和东北地区以及河北、山西、西藏三省区每公顷耕地负担人口低于12人外,其余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公顷耕地负担人口最多的分别是:上海46人、广东28.6人、北京27.8人、浙江和福建各为26.2人、天津21.8人。
2、保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困难
我国这些年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主要依靠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快速增长。1994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为271公斤,比1978年的168公斤增长61.3%,平均每年递增3%。粮食单产增长较快, 一方面是因为原来的基数较低,二是这些年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必须看到,鉴于国家财政较为紧张,目前难以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粮食作物生产,而且受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要想继续保持粮食单产快速增长越来越困难。
3、人均占有粮食数量虽有增加,但水平仍然偏低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1994年比1978年增长了17.2%,这只是在较低水平上的自给有余。据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统计,世界按人口平均的谷物产量为358.4公斤/人,而我国为344.7公斤/人,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其他粮食生产发达国家如加拿大1808.4公斤/ 人、美国1385.7公斤/人、法国1056.1公斤/人、原苏联807.5公斤/人的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的粮食生产水平很难满足这一需求形势。
4、相当一部分粮食生产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有所降低
分地区看,1994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比1978年提高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海南、宁夏、新疆等13个省份。其中,增加0.8 个百分点以上的地区有:内蒙古1.84个百分点、山东1.43个百分点、河南1.08个百分点、吉林1.06个百分点,黑龙江0.87个百分点。贵州省持平。 比重降低的有: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6个省份。其中,降低0.5 个百分点以上的地区有:浙江降低1.42个百分点、广东1.40个百分点、辽宁0.85个百分点、四川0.75个百分点、江苏0.67个百分点、陕西0.50 个百分点。
从大的区域上来看,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中南的个别省份;比重降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有增有减。
从产地来看,在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的地区中,粮食生产省较少;而比重降低的地区中,粮食生产省较多,而且包括诸如两湖、四川、江浙这样的鱼米之乡。
三、几点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非常之大,而且将越来越大。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增长速度放慢,粮食供求形势不容乐观。为协调好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比例关系,确保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上的基本平衡,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缓粮食消费增加速度。
人是粮食的主要消费者,人口的急剧膨胀,必将导致粮食消费的迅速增加。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处于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达到1.2亿,每年出生的人口绝对数达2000万左右,相当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人口总和。据各研究机构预测,下世纪40 年代, 全国总人口有可能达16亿左右。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严格控制非农用占地,适度开发宜农荒地, 降低耕地减少速度。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1.2亩, 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上海、广东、福建、 浙江等省和相当一部分市、县的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 全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耕地数的四分之一。
近十几年来耕地数量锐减,形势越来越严峻。“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净减少700万亩;“七五”期间,年均净减少400万亩。进入“八五”以后,占用耕地又呈增长势头。1991年—1993年, 年均分别净减350万亩、620万亩和460万亩。1994年全国减少耕地1071.7万亩,虽然开发、复垦新增耕地475万亩,但仍净减597万亩。1987年—1993年这七年中,有21个省份耕地是减少的,其中减少量在100万亩以上的有: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和陕西10省,而以鲁、粤为最,分别减少308万亩和307万亩。
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除了因灾损毁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外,各类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盲目兴办开发区,大量圈占耕地。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统计,到1992年9月底,全国共有各类开发区1591个, 规划面积1.53多万平方公里,在划定的开发区中有80%是耕地,有的高达90%。另外,当前兴起的县改市、盲目扩大城镇用地规模,农村集体土地非法进入市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片面追求开发建设,忽视对耕地的保护,也是造成耕地锐减的原因。
据建设部房地产业司汇总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截止1994年底,全国历年累计的空置房共达3289万平方米。开发区不光国家建,省里建,现在很多地区和县甚至乡、村也在建,由于盲目上马,各方面都不配套,相当一部分已闲置或废弃,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耕地减少是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从1980 年至1994 年, 全国耕地净减少了7527万亩,如按75%的耕地用于粮食作物生产,亩产按400 公斤计(减少的耕地大部分属高产稳产田即城镇郊区的生产条件好,土地肥沃的耕地),相当于我国年减少300多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因此, 必须制定有效的制约机制,严格控制非农用占用耕地,以降低耕地减少速度。同时,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争取在今后5年内开发和复垦耕地3000万亩, 这样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600万亩,约增加粮食产量75亿公斤左右。
3、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 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粮食生产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一些地方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低,粮食生产丰欠波动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改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中低产田土地瘠薄,干旱缺水,并受渍涝、盐碱、风沙等灾害的危害,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农田生产条件较差,产量低而不稳,一般比高产田产量低20—40%。我们应下大力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综合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广农作物良种、重大病虫害防治、高产模式化栽培和化肥节本增效等实用技术,推进农业由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化的进程,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速度,强化资金投入;推广农田节水、保水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调配氮磷钾肥比例,重视微肥和长效肥的施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坚持区域治理试验示范。将大面积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挖掘出来,如将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每亩有70—90公斤的增产潜力,这将对全国粮食总产上台阶产生决定性影响。
4、恢复和稳定发展南方的水稻生产。
近几年粮食生产出现徘徊,从品种结构上看,问题主要出在稻谷上,1994年与1990年相比,粮食生产减少了16.5亿公斤,其中小麦、玉米增产85亿公斤,但稻谷减少了125亿多公斤,其中早稻减少95亿公斤, 占稻谷减少量的75%。早稻减产已成为我国粮食品种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今后应在南方适宜地区积极发展再生稻,恢复和稳定发展南方的水稻生产。
5、培育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
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政策的实施,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粮食市场的发育,有效地抑制了不合理的粮食消费。但必须看到,虽然粮食产销运行机制发生了剧烈变化,但原有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未完全得到根除,粮食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粮食“卖难”现象仍然存在。要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应积极培育粮食市场,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强化宏观调控。同时,搞好农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做到优质优价,使价格在指导生产、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及引导合理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确保我国粮食供求在总量和品种结构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