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论文_刘扬

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论文_刘扬

天津泰达市政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信息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市政公用工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是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千万不可急功近利,所以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工程管理效果,创建高质量、高效益工程。

关键词:市政公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

1市政公用工程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但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目前,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随着现在不断扩大的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开始出现了越来越高的施工质量要求以及施工难度,同时各部门与各单位之间需要交换越来越多的信息量,因此出现了越来越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2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庞大的工作量。通常情况下,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包含许多领域的工程建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还要对施工方案、施工合同及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足以表明市政工程管理具有庞大工作量的特点。其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先将旧的市政工程进行拆除,再建设新的市政工程。而在建设新工程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城市的交通情况、市民居住情况及施工用地范围等方面的内容。换言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制约性强的特点,施工流动性也比较大。最后,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工程的招标阶段,到承包合同洽谈、施工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

2.2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原因: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种储存信息的管理,包括对报表的管理及相关文件的管理。管理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基于各种书面形式或表格形式进行的。换言之,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比较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管理效率也较低,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有力保证。而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下,管理人员不再亲自投入到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中,而是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在信息管理体系的支撑下,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加工、整理、传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使相关信息及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高效处理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或难以完成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中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3.1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流程

在建设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其流程如下:①收集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与其相关的所有公共信息(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地质环境信息、市场信息等)。其中,市场信息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报表、机械设备价格表及机械设备供应商表等;地质环境信息包括施工土壤情况、地下水高度情况及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②将收集到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整理,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将相关信息有类别地录入到数据库中。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的具体方案。④设计竣工的验收管理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合同、工程质量检测表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将上述内容进行完整录入。

3.2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信息化管理

事实上,建设工程文件是反映工程质量建设标准及施工效果概况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工程文件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市政建设工程文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①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图、工程施工报告、每日施工记录报告、工程测量数据等。②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该部分的资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工程全部施工环节质量情况的数据资料,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报告、设备进出场检验合格报告及交接检查工作报告等。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验收情况进行整理,在这种情况下整理出的报告就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④竣工图纸资料。在工程竣工后,会制定完整的、能够反映出工程施工情况的信息资料。

3.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

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要想理顺纷乱复杂的细节,分清各个千头万绪又相互交织的事项,进行高效地协调和控制,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可以采取“横道网络统筹技术”。横道网络统筹技术保证了工作流、时间流、逻辑关系流的有效统一,较好地解决了以往的横道图仅能在工作与时间这个层面来协调关系,网络计划技术仅能在时间和逻辑这个层面协调关系的结构型问题。它的适用范围是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工期优化、资源均衡、费用优化、多个部门工作计划的合并与优化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及效率,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加强;同时,通过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寻访,使施工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建立信息化管理方式,也能够进一步避免人为管理中的决策失误,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敬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3(06):270.

[2]康彩英.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6(01):160-161.

论文作者:刘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论文_刘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