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的问题
我们作为一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主要来自辖区农村。学校德育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从德育目标看,学段之间划分还不明确,目标安排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重复和脱节的问题。从德育内容看与实际脱节,表现在与学生的成长阶段脱节、与时代发展脱节。强调继承传统美德多,反映时代内容少;追求理想说教多,立足社会现实和学校实际少;紧跟政策、形式变化多,一以贯之内容少。从德育方法看手段单一,进行德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德育“瘸腿”前行。
二、抉择的思路
做好学段的衔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有效实施,成为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探索一套适合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实施的学段衔接的基本策略、有效途径,以此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构建不同学段依次递进、衔接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能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当前学校德育内容却严重忽视了学生道德发展年龄特征,违背了学生品德素质发展规律,存在着严重的简单重复现象,缺乏应有的层次区分和循序渐进。另一方面能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践的路径
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一体化机制,要增强教师德育衔接意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教育系统内外通力协作,尤其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各教育要素协同发挥作用必不可少,因此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教育网络,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全面组织领导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由德育校长主持,根据学校规划制定德育管理方案,政教处负责监督操作,团委、少先大队配合,班主任具体实施。由教学校长主持根据学校德育总方案制定出德育主渠道,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方案,由教导处负责监督检查实施,德育课程教师、学科教师具体在教学中落实。树立教师的德育“衔接意识”,要求低一级学段的德育教师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高一级学段的教师要适当“回顾”。编写德育读本,找到学段衔接的突破口。学校立足学生实际,围绕学科德育范畴,开发德育读本。从科学和发展的角度梳理学生的阅读和道德素养体系,进行学科德育渗透读本编写,体现学科德育范畴及知识的层次性和教育的连续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读本主要包括导语、正文、阅读链接、推荐阅读等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层提高渗透德育,使德育内容形成系列,将教书与育人结合得更加恰当和充分。学校根据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要求,紧紧围绕养成教育编写了《好习惯伴我成长》丛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好习惯”成为伴随孩子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张星镇以及周边村庄进行探古寻幽,将宝贵的信息和图片及时记载下来,编写了《探古寻幽》《家乡美》系列丛书,围绕“张星镇及周边乡镇村庄的传统文化”展开,再现那些即将被遗忘甚至是尘封的历史文化,展现家乡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品行教育。
四、行进的反思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社会活动,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学段衔接需要探索新举措、新方法,以此提高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的可实施性。要树立“大德育”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自觉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在德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对学生前一学段的德育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已经达到的德育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然后根据当前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制定出能够衔接起前后两个阶段的教育方案或教学计划。
在课程突破上,要打通学科育人的德育主渠道。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的设计与开展应该在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让德育工作与教学发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学习的兴趣。学段间德育衔接的本质是德育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阶段和道德发展阶段的适当衔接和恰当匹配,是给处于某个发展阶段的学生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措施与方法,既不超越阶段,也不简单重复。要对德育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之具体化,充分考虑从小学到初中逐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性设计,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在“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郑彩华 中小学校德育衔接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德育,2018,(19):26-29+47。
[2]张洪高 大中小学德育:割裂与衔接[J].中国德育,2018,(19):1。
[3]张明塘 实现德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06):226。
[4]文术婷 金欣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35):33+35。
[5]谢剑雄 论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与创新[J].职业,2008,(17):7-8。
[6]庄人佩 略谈初中与小学的德育衔接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03):20。
论文作者:于福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学校论文; 内容论文; 学校德育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