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_石油论文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_石油论文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地区论文,地缘论文,美国论文,石油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地缘政治上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国际水道。地缘政治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中东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些次区域性的、功能有限的组织机构,如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它们既未能在阿以冲突中统一阿拉伯国家的行动,甚至也未能有效协调成员国间的冲突。随着美国试图利用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来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东地区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同时,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间的联动关系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趋增加。

一、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地缘战略历程

1、美国石油地缘战略在中东有着历史沿承性。从地缘战略的本质来看,地缘战略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向外的,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或交兵来谋取国家利益。(注:程广中:《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由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施其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而控制中东石油又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核心。这样,中东石油就同美国在中东的政治地缘战略紧密结合为一体。

20世纪初,随着中东石油资源的不断发现,欧洲列强在中东地区展开了勘探和开发石油资源的争夺,中东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因而凸显出来。有鉴于此,美国国务院于1909年12月设立了近东(中东)司,负责美国在中东的经济活动,为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拓展业务和增加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巴黎和会上,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在中东攫取石油利益的企图未能实现,直到1927年,美国石油公司才同英伊(朗)石油公司达成协议,美孚石油公司得以在伊拉克石油公司拥有23.75%的股份。(注: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这样,美国石油财团便实现了向中东渗透的第一步。1941年,美国参加由英国创立的中东供应中心。美国利用勘探和开发石油资源的机会,密切了同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的关系,从而使中东在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亲美政权,美国的势力影响由中东波及到北非。二战后,石油利益已经使美国深深地卷入了中东地区事务中。(注: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edited by L.Carl Brown,published by I.B.Tauris & Co Ltd,London,2001,p59.)

20世纪50年代初,伊朗首相摩萨台宣布石油国有化,直接影响了美国控制伊朗经济命脉的意图,美国中央情报局遂策动军事政变,伊朗进入了由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政权达近三十年的统治期。美国通过控制伊朗的石油公司,使巴列维政权成为冷战时期施行美国中东战略的一枚棋子。

1979年伊朗革命后,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遭受严重挫折。在经受了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在同苏联的全球争霸中陷入被动。不久,两伊战争的爆发使美国石油地缘战略重现生机,中东反美的两伊严重削弱,美国借机发展同沙特的友好关系,积极促使沙特在中东的影响力增强,借沙特来实现美国的中东战略。

冷战结束后,美国借机发动了海湾战争。通过打击伊拉克,美国加强了在中东的影响力,沙特、科威特、约旦等中东国家也成为美国的盟友,国际油价控制权重新回到美国人手里,一些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和地区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受制于美国,如日本和欧盟,非石油进口大国也因此受到互动性影响,如俄罗斯。

“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打击塔利班政权,并于战后在阿富汗扶持起了亲美的卡尔扎伊政权,使美更易实施其石油地缘战略。阿富汗紧接中亚产油国和石油蕴藏丰富的里海,油气可以经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输送到阿拉伯海,再运往世界市场。这样既可绕过俄罗斯,又可摆脱伊朗,顺畅地实现美国势力由阿富汗向中亚地区的渗透。于是,一个为美国长远利益服务的、反映美国理想和实现盟国一致的自由世界将被建立起来。(注:David Harvey,The new Imperialism,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3,p4.)

2、中东石油紧扣美国国家利益。在美国参与中东石油资源争夺的一百多年历史中,美国的现代发展史也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渗透、参与、争夺及控制的不断深化而推进。为此,美国在金融、信息、文化方面的“软权力”和经济、军事方面的“硬权力”同时上阵。(注: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edited by L.Carl Brown,published by I.B.Tauris & Co Ltd,London,2001,p73.)当前的美国在中东的石油战略是为其全球战略奠定基础的,因为中东在地缘政治学上的枢纽地位可以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产生广泛影响。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长期占有重要地位。中东素以“世界石油金库”著称,在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中东石油储量占66%,其中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五国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占整个中东石油储量和产量的90%以上。目前,中东日产石油约2170万桶,中东石油在西方国家石油消费中占很高的比重,其中日本占18%,欧盟占21%,美国占14%。(注:Oil & Gas Journal,Feb.18,2002,p36.)因此,一旦中东石油生产或供应出现障碍,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将会发生重大震荡。由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美国家利益已同中东石油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东石油同美国能源安全休戚与共。2002年11月9日的《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指出,由于中东局势不稳,在2002年2月1日~4月1日的两个月内,美国市场的油价攀升了近三分之一,4月2日的国际原油价格超过每桶28美元,10月份,美国的汽油价格上涨了20%。按照美国燃油业研究基金会公布的资料,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下降到两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一旦美国遭受全面石油禁运,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仅可支撑53天的正常需求,而历史最高的储备水平(1985年)可支撑118天的正常需求。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水平大幅度下降危及了自身的能源安全。2001年以来,随着中东局势趋紧,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美国已感受到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加大本国的石油储备,加紧制定新的能源法案;另一方面又准备联合世界上主要石油进口大国建立全球性的石油储备机制,以便在各大石油进口国间加强协调,消除或弱化地区性石油禁运对个别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注:Oil & Gas Journal,Oct.14,2003,p21.)

其次,中东石油同美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中东石油生产和输出比较稳定,美国经济一直处于稳步低速增长状态。小布什上台后,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再加上伊拉克问题的影响,美国经济陷于低迷状态,这主要是由石油价格动荡所致。美企业要扩大生产,尽可能低的油价是恢复生产和增长的重要条件。纵观美二战后60年的经济史,任何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几乎都由国际油价上涨所诱发。2001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由于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国际油价飙升,道琼斯指数下挫了近300点,纳斯达克指数也下跌了近100点。(注:http://www.petrodragon.com/2002/04/12.)油价飙升给股市造成的影响虽是短期的,但对于美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却是长期的,而且很可能拖累经济复苏的步伐,甚至使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再次,中东石油直接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鉴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美带来的经济冲击,美一直在调整同中东乃至整个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外交关系。在巴以冲突中,美虽极力袒护以色列,但一旦涉及敏感问题,如耶路撒冷地位和阿拉法特个人命运等,美也对以色列施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和同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如沙特等的关系,以保证美国石油的稳定供应。2002年10月初,美国同俄罗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举行了第一次美俄能源部长级会议,使俄罗斯石油有史以来第一次被运到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美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人预测,俄罗斯对美的石油日输出量将突破100万桶,达到与美国从沙特的石油进口量不相上下的水平。(注:《参考资料》,2002年11月4日,第23页。)为此,美国调整了对俄政策,在车臣问题和削减战略核武器等方面对俄作了妥协,美俄关系也进入了二战后的最好时期。另外,美也因为石油资源提高了非洲的战略地位。

3、美国石油战略的重点与突破口——伊拉克。在中东各产油国中,除伊拉克和伊朗外,大都同美国保持正常或良好的关系。伊拉克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储藏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1%。(注:Oil & Gas Journal,Feb.18,2003,p56.)这也是长期以来美把伊拉克列为其中东战略重点的原因。

为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美国以“反恐”为名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力图在伊建立起美式民主,以伊拉克为模板,在中东地缘政治上实现“扩大民主阵营”战略。按美国学者丹纳(Mark Danner)的说法,小布什政府发动的战争是“意识形态的十字军出征”,也就是彻底重划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他认为,重划中东政治版图的首要任务是扳倒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将后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转化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民主国家”。(注:《参考资料》,2002年10月14日,第12~13页。)

美国还充分利用伊拉克在中东的地缘战略地位,加强同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的关系,扶持一个亲美的新政府,伊拉克主要产油区的大门随之向美国石油公司敞开,而且土耳其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的地区新版图战略也将难以实现。另外,伊拉克的民主化模式也会影响到伊朗。美国有信心使伊朗放弃宗教狂热,走世俗化、民主化道路。民主化后的伊朗将收回它对真主党等激进组织的支持,进而达到孤立叙利亚、缓解以色列压力的目的。伊朗的变化也将影响到沙特。美国在“9·11”事件后就开始重新评价沙特政权,曾多次宣称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资助了参与“9·11”事件的恐怖分子,进而攻击沙特政权缺乏民主,认为沙特许多具有浓厚伊斯兰背景的组织不但威胁到美国的国内安全,还威胁到美在中东的政治、经济和地缘利益,这实际上是美国要在沙特实现美式民主的信号。

在美国使伊拉克实现美式的民主化,并使该民主化模式向周边扩散的过程中,美国的特殊盟友以色列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已进一步扩大,旧盟友沙特和埃及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渐降低,老对手伊朗迟早将同美国协调立场,美国将可以实现多年的夙愿:通过控制石油供应和价格,巩固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地位,与欧盟、俄罗斯及其他企图进入中东的强大对手相抗衡。但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民而言,美国重划中东政治版图,无疑是瓜分阿拉伯世界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在21世纪的再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Michael Ignatieff)就把美国对外发动的包括所谓反恐在内的战争称为是帝国主义的实践。(注:David Harvey,The New Imperialism,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3,p3.)

二、美国石油地缘战略对中东地区安全的影响

1、造成中东和平进程徘徊不前。二战后,在阿以双方爆发的冲突和战争中,美国都支持以色列,究其原因,除了美国犹太集团的压力外,更主要的是美国认为以色列是“一个能为美国利益而战的代理人”。(注:Stephen Hubbell," The Containment Myth:U.S Poli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Middle East Report( Fall1998) ,p9~10.)通过控制以色列,美国可以主导整个中东局势。但美国一味袒护以色列的做法又不断激化阿以间的矛盾,在经历多次对以战争失败后,阿拉伯世界陷入了深度屈辱之中,对以色列怀有一种强烈的复仇感。冷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显得更加咄咄逼人,它不仅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而且拒绝履行其同巴勒斯坦于1993年达成的《奥斯陆协定》。在此情况下,中东和平进程多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目前形势看,以色列掌握着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动权,不愿对巴以冲突的实质性问题做出妥协,如巴勒斯坦地位、耶路撒冷归属、约旦河西岸、以军占领区及水资源问题等。中东和平进程的另一当事方,处于弱势的巴勒斯坦也不可能一味向以色列屈服。为了促使以色列改变政策,巴勒斯坦趋向于以暴易暴的抗争方式,哈马斯的自杀性爆炸袭击活动便是这种典型,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巴勒斯坦人民对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持态度的抵制。

总之,由于中东国际关系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及夹杂着政治、经济、领土、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美国的不公正态度会使巴以冲突的根本性问题更难以解决,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尚不容乐观。

2、造成中东政治格局更加不稳。在冷战时期,中东是美苏对峙的制衡点,美苏在该地区激烈竞争的同时也注意保持限度,中东成了既敏感又有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的缓冲地带。冷战后,中东国际关系出现了重要转变,美国在中东推行石油地缘战略不再缩手缩脚。美于1991年撇开独联体发动了海湾战争,2001年撇开俄罗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又撇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从美国全球战略来看,它扮演“世界警察”角色似乎进入了状态,但从中东地区安全角度来看,中东政治格局将因美地缘战略的实施而在长时期内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东地区的政治体制将动荡不安。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击垮了塔利班政权,扶持起了亲美的卡尔扎伊政权,从而完成了为改变其他中东国家政权(如伊拉克、伊朗等)的一次预演。但即便是阿富汗,卡尔扎伊政权在美国支持下仍很不稳定,仍存在派别冲突,经济也未能得以恢复,被认为是威胁美国安全的伊斯兰意识形态并没有被西方的民主和人权观念所取代。在伊拉克战争后,无论美国怎样协调同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的关系,新政权也未能真正摒除伊拉克的不稳定因素。如果美国继续在伊朗、沙特、也门等中东国家推行美式民主模式,建立起来的将不是美国意图中的民主中东版图,而是一片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地区冲突不断的沼泽。

第二,阿拉伯世界的凝聚力面临考验。如果说1945年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要求加强团结和统一的愿望,那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则是阿拉伯世界用实际行动表现团结的范例。伴随冷战结束,阿拉伯世界的凝聚力同不断增大的美国压力成反比。这种现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表现明显,不但阿拉伯世界内部发生冲突,而且在对美国打击伊拉克问题上也分成两派,一派以科威特为首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一派以巴勒斯坦为首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阿拉伯世界的离心力进一步波及整个伊斯兰世界。伊拉克和伊朗曾多次呼吁伊斯兰国家拿起石油武器对抗美国,但沙特和科威特等中东产油大国并没有响应。因而可以预测,面对再现的中东危机,伊斯兰国家的凝聚力难以再现像前两次石油危机中的团结与合作。

3、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文明的冲突将在中东进一步展开。伊斯兰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冲突,而融合是相对的,冲突是绝对的。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指出,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和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缺少核心国家是伊斯兰内部和外部普遍发生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它的一个特征。没有凝聚力的意识是伊斯兰虚弱的一个根源,也是它对其他文明构成威胁的根源。(注:【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亨廷顿当然有为西方文明扩张进行辩护的意图,但他却明确指出了伊斯兰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自两伊战争以来,随着阿拉伯世界凝聚力的不断削弱,伊斯兰文明在伊斯兰世界的内讧和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较量中不断被削弱,但伊斯兰文明的暂时弱化并不等于消亡。即使在伊拉克、伊朗、沙特等伊斯兰国家建立起了类似于阿富汗那样的亲美政权,根深蒂固的伊斯兰文明也不会随政权的改变而发生同步转变。每个中东国家都有许多宗派和民族,对这些宗派和民族而言,伊斯兰教义比亲美政权更具亲和力,因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尤其是犹太文明间的冲突将长期存在。

三、石油与未来中东地区安全

1、石油利益仍将制约中东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中东石油的控制权及其分配情况仍将是中东国际关系的焦点,制约着中东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并将在两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中东与外部层次的关系将趋于复杂化。美国认为,在对中东事务中,目前的单极国际环境已使多边主义失去意义。(注:Middle East International,Oct.11,2002,p3.)美新中东政策的第一步是改变中东的政治格局,继而控制中东石油,最终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但即使美成功地改变了中东政治格局,中东政治新格局在控制中东石油的有效性方面也不可能完全顺美国心意发展。从国际关系学的国家利益中心论来看,美国的盟友欧盟和日本也严重依赖中东石油,它们对美国在战略上建立中东政治新格局的做法并不会反对,甚或是支持,但如果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导致美国完全控制中东石油而威胁到它们的石油利益时,其态度则会发生改变。另外,其他石油消费大国会更反对美国以建立中东政治新格局来控制中东石油的意图。由于世界多种强大力量的压力,中东政治新格局在具体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充斥变数,中东和外部层次的关系也将更加复杂。

第二,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也将更加复杂化。一方面,中东各国石油储量很不均衡,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又不平衡,各国在贸易、劳务和投资等方面的往来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在新的地区格局转变过程中会进一步被激化,从而使各国间的关系多变难测:另一方面,在中东政治新格局构建的过程中,中东各国会因石油战略地位的不同而导致在整个国际关系中处于不同的战略地位,进而影响各国在中东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地位。为了加强自身在中东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中东各国必然会尽力提高各自在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非产油国与产油国间、产油国与产油国间的争斗会在多个层面展开,在失控的情况下难免会导致冲突,整个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也随之会发生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局面将导致阿以关系更加复杂化,美国在土耳其和伊朗间的所谓“北层纽带”将会空心化。(注: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edited by L.Carl Brown,published by I.B.Tauris &Co Ltd,London,2001,p61.)

2、石油将维系中东地区现代化进程和中东安全机制。一个地区的安全状况同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就中东地区而言,石油直接制约着该地区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史上中东各国间的冲突大多是因石油导致各国现代化进程失衡而发生的。除以色列外,中东许多国家同现代化程度相差甚远,尤其表现在社会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国民经济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等方面。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展开,中东地区的应对能力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中东政治新格局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中东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会受到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政治上,土耳其因为其特殊地缘位置和同美国的战略盟友关系会朝地区领导者的角色迈进而打破地区政治的平衡。(注:International Affairs,Vol.79 No.3 May 2003,p559.)经济上,一些低收入国家,为获得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发言权和受尊重地位,会选择发展军事力量来达到目的。产油富国既然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则可以花大量金钱来购置军备,以加强自身的安全感和提升自身的地位。比如沙特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1997年的武器进口额占其进口贸易总额的40%,近几年都维持在这种水平,未来也难以降低。(注:《世界经济年鉴》,2001年,世界经济年鉴编委会,第743页。)随着中东各国的巨大军事开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已因资金问题而受影响,同时大规模的军备也使各国间的冲突增加。这样,中东各国不但不能增强自身的安全性,反而会使整个中东地区安全受到威胁。因而,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东地区安全机制是必要的,但中东国际关系仍基本上处于自发作用状态,要建立一种有法律效率的调控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中东石油安全与中东地区安全的相互依存关系将不断加强。在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东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中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中东石油价格相对低廉,许多石油消费大国宁愿保存自己的石油资源而去购买中东石油。然而,中东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几乎是单一的石油经济型,人们正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东石油在若干年后被消耗殆尽,中东怎样发展?中东产油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类国家,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的国际关系层面看,世界各主要力量关注中东安全状况,并积极试图在中东建立起安全调控机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获得中东石油利益,一旦中东石油资源枯竭,中东的战略地位也会急剧降低,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很可能重新陷入自发调控状态。

中东地区安全还直接关系到中东石油安全。一个稳定的中东政治新格局可以避免中东石油的损害性消耗。中东产油国大笔石油收入用于发展军备,增加了石油的非建设性消耗,而各国间的冲突又导致了许多油田被毁。如果在中东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机制,中东的石油总量消耗将相对减少。从经济角度看,中东地区安全决定着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中东产油国能否在中东经济环境下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中东石油安全问题。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东地区资源单一,要通过在中东各国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来保障中东石油安全的前景不容乐观。

总之,美国在中东推行石油地缘战略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美在中东攫取石油利益时却无视中东石油安全问题,而且它的单边主义使中东地区安全机制难以真正建立起来。在未来的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如果中东石油安全同中东地区安全没有得以协调发展,那必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