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化体制改革看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访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_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从深化体制改革看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访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_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从深化体制改革的高度认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访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长论文,体制改革论文,重要性论文,审计监督论文,高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李审计长,您好。党的十六大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强调要注重发挥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审计部门的领导,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金华(以下简称李):审计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机关,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负有重要职责,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审计的本质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促进部门单位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从而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要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向政府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并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在整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对各部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预算管理,保障财政资金依法有效使用,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财权行使的监督和制约上,这是通过对政府部门管理使用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并确定违法违规行为责任来实现的,包括对部门预算收支、资产管理、项目立项决策和执行权力进行监督。对国有金融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审计监督,归根结底也反映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水平,是对政府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检查,并应由政府部门承担相应责任。所以从“问责”的意义上讲,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就是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各项审计工作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因此,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促进部门依法行政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从我国目前财政管理体制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中央财政总收入达到一万四千多亿元,中央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中央本级支出和补助地方支出,这两部分基本各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一半。中央本级支出主要由中央各个部门管理并用于行政开支、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宏观调控等,补助地方支出也主要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安排使用。近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等项改革,主要是针对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领域,促进其加强公共支出管理。在公共财政改革形势下,审计机关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首先要加强对各部门财政收支和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推动各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促进其充分发挥对所属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部门存在问题向所属单位转移和“下沉”的趋势以及管理薄弱的实际,加强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使用财政资金项目的审计,确保管好用好各项财政资金。

记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审计监督工作也在不断地前进,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成就。

李: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审计署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通过向国务院部门派驻审计局,制定专门的审计工作规划,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在预算执行审计基础上逐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和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始终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财经领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内容逐步深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结果每年向本级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审计已经成为预算管理和监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揭露部门预算执行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促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以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例,经过五年来的连续审计,各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一是违法违规问题总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如1998年审计53个中央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金额164亿元;到2003年审计61个部门,查处违法违规金额37亿元,比1998年下降77%。二是同类型的违法违规问题逐年减少。如审计查出的挤占挪用财政资金问题,1998年为31亿元,到2003年则下降到4亿多元。三是中央部门本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逐年减少。

——促进部门财政财务收支不断走向规范,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审计监督在着力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还积极督促各部门认真整改,帮助其完善制度,改善财政财务管理。国务院各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十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各部门纠正、落实审计查处问题情况都比较好,绝大多数部门全面执行了审计机关做出的处理决定。5年多来,各部门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400多项,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显著增强,预算分配秩序明显好转,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配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掌握的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宏观调控。近年来,审计署先后提出了细化预算、推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政府外债收支管理、规范银行开户等审计建议。这些建议大多被采纳,正在推行和深化,对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严肃查处财经领域中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近年来,审计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倡廉的重大部署,不断加大审计力度,注重发现和查处经济领域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为促进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审计界的高度认可。审计发现的一大批典型案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查处,1998年以来,通过审计共向司法机关移交经济犯罪案件4200余件,其中有4200多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根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审计机关还积极配合纪检和司法机关,完成了4000多个案件的审计查证工作,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记者:在已有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怎样进一步推进审计监督工作?工作的重心将放在哪些方面?

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展,审计署在认真总结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分析审计工作现状、找准与形势发展要求和发达国家审计差距的基础上,去年制定了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确定了今后审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审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继续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在促进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对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和工作重点,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规范预算分配和执行行为。我国的财政收支审计最初以收入为主,逐步发展到收支审计并重的格局。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支出管理非常紧迫,审计工作的主攻方向也相应做出调整。对中央财政的审计要以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在支出审计中,实现由主要审计中央本级支出向中央本级和补助地方支出审计并重转变。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以规范预算分配和执行为目标,深化财政部和其他中央部门的审计,建立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加强对中央部门所属单位的审计监控,使中央部门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中央部门所属单位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中央补助地方支出审计,要以促进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目标,加强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税收等财政收入审计,更多采用专项审计调查方式,主要揭露征管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同时,以财政收支特别是财政支出审计为基础,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落实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加强干部监督。

——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方面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当前我国财经领域中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腐败,一些不法分子借改革之机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等违法违规问题还时有发生,某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审计机关要继续坚持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把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作为审计监督的首要责任和第一要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

——开展效益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进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工作”。从国际上看,效益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在促进经济健康运行,提高增长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作重点,我们不仅要对部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进行审计,还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效益审计,重点揭露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影响效益的突出问题,力争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使国家审计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在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尽管从微观上讲,审计是一种事后监督,但一旦置身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宏观环境中,审计又可以是有效的预警手段。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初指出,审计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审计监督作为高层次、综合性和独立的经济监督手段,在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真实信息方面较其他部门有明显优势,审计已逐渐成为国家监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通过加强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合,选择财政、经济运行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探索建立有效的审计预警和防范机制,敏锐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苗头,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以及有关决策部门,有利于加强科学调控,防微杜渐,遏制种种不良倾向和现象的蔓延。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要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以此促进政府政务的公开和透明,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标签:;  ;  ;  ;  ;  ;  ;  ;  ;  ;  ;  ;  ;  

从深化体制改革看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访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_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