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群众文化的审美场层面分析
梁 珺
(大庆市群众艺术馆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审美,审美层次的实现是一种多层次的创造,是指“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审美者的心理处于极度的状态,又有历史文化渗透与参与,实现了客体事物的观照、感悟、判断。”具体而言,群众音乐文化的审美层次包含以下四个层面:主体心理层次、客体物质层次、生活时空层次、历史文化层次。
【关键词】 音乐类;群众文化;审美;层面
审美就是人的一种对象性精神活动。而审美层次中的“美”是指现实中所呈现的事物,这是“审”的对象——客体。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音乐的音调、节奏、旋律这些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可供欣赏的客体。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客体,它能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这是因为音乐的结构模式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一,音乐与生命状态在运动与结构上是接近的。就音乐的来源而言,它既是自然万物运动的节奏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自身生命规律的外在显现形式,因为音乐的音符、旋律等要素通过各种组合构成音乐特有的运动规律,而正是这种运动变化的周期性与人生命运动的状态很相似。因此,音乐与人的生命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音乐的节奏甚至能够反过来影响生命物体的内在律动。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在播放某些缓慢、庄重的古典音乐时,人的身体节奏能和这种音乐相协调、相适应。
取灰渣粒径以60~100目,温度20℃,染液的pH值为6.5,按1.3试验方法对染液进行处理。改变灰渣投放量,测定灰渣对不同染料染液的脱色率见图4。
其二,音乐的展开过程与人的心理运动过程,尤其与情感流露的过程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这也是黑格尔指出的在声音和情感的内在本质上,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在音乐的表演、播放过程中,听众通过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体验,不单可以感受到音乐模拟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更能体验到音乐创作者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状态,因而在自己内心所积淀的种种情感形式中寻找到对应点。人们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自身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被音乐所同化和感染,从而获得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
其三,审美场中的“场”是指审美活动展开所具备的特定的时空组合。“场”源自物理学的概念,而人类的审美活动也像电场、磁场、引力场一样,有着人类审美体验赖以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审美活动能不能实现,还有赖于特定时空所建构的场,如果离开这个语境,即便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也都是毫无意义的。
随着经济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迷恋复杂的音乐技术客体层面,而忽视音乐的历史文化本质。群众文化让人们联想到过去的历史与文化,这是文化传统凝结的成果。出于对群众文化的认同和追捧,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进来,从而形成社会音乐生产的良性循环。音乐无法离开历史文化而存在,人的活动也无法离开历史文化而独立,自然以人为本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更是无法离开历史文化而开展,历史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建设中来。
其四,审美场的实现还必须有历史文化的参与,因为审美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每次实现必然伴随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又积淀到每次审美场的实现活动中。任何音乐都产生和发展于历史文化背景中,因此,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性。不同的地域空间、不同的民族群体、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群众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比如在东北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比比皆是,而在江浙的群众文化演出中,评弹往往是当地居民最喜闻乐见的形式。
群众文化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论传统与现代,也不论高雅与通俗,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总能满足各自欣赏群体的审美需求。由此可知,立足于具体的生活时空条件是群众文化的审美共性,这也是群众文化的发展规律。
概而言之,群众文化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构建起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场,其中包括了主体层、客体层、生活时空层和历史文化层。审美场是人类心灵自由的表现,它所体现的审美体验既是人原始的又是终极的生命体验。这是人的心理感情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场的结构的沟通与对应,在这种沟通与对应的过程中,人的心灵超越了音符、节奏、旋律等客体物质层面,在特定的时空条件和历史文化语境中,进入了一个自由的审美世界。
音乐美学将不断推进音乐的发展,其文化与时代的发展也不断推进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音乐美学新意境的推进,音乐反映时代气息,有可能真正体现时代的风格,这就是音乐的杰出成就。如果紧跟时代的步伐,音乐表演展现音乐美学的新时代,那音乐美学就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研究,全面地把握历史与时代,所以音乐美学将促进音乐表演,成为和谐的新时代。
3.不仅要重视主体性问题,还要重视主体间性问题,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和力量协调好,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仅关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主体间关系的和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江泽民强调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重视社会公平公正,这些都是重视主体间性问题的重要体现。
女人先付给了那个经常来咖啡馆跟她见面的瘦男人五千块钱,并答应事成后再付给他两万块钱。男人是一名私家侦探,据说在这座城市里小有名气,专事打探挖查关于私企和个人的隐秘。
参考文献:
[1]常玉琴.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2015(03).
[2]秦曦.浅论新形势下应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通俗歌曲,2014(08).
中图分类号: J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5-0061-01
标签:音乐类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审美论文; 层面论文; 大庆市群众艺术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