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林州 45655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的病害是危害交通安全的一大主要因素,也是现代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而这些病害绝大多数是可以靠人为因素来避免的,其实主要就是道路桥梁工程上的质量问题,所以提高道路桥梁质量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关键,施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预防施工过成中出现的危害,提高道路桥梁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本文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与常见的病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病害
一、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分析
1.1 路面裂缝
道路桥梁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的就是路面裂缝,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给予细致的分析,满足施工具体要求。其一,是和温度有关,当前施工过程中,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因此对于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等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铺装设计的具体要求,如果存在养护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则会出现内外温差大的现象,形成裂缝。其二,是荷载力,每个路桥工程本身承载力都是固定的,如果路面行车超过了已有的承载力要求,则会出现超载的现象,引起裂缝。
1.2 沉降裂缝
路面沉降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质量比较低,材料包括软土或者黏土等,填筑不规范,压实质量不合格。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置换和加固处理,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必然会引起不均匀的沉降。桥头跳车是典型的沉降现象,主要是和建设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前期工程勘察、阶段没有及时对地质进行检查,各项因素思考不周全,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赶工,不重视工程质量,进而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整体难度比较大。
1.3局部损害严重
局部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和桥梁端头变形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考虑到应力结构以及使用寿命的具体要求,需要对病害类型以及施工设计要点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材料。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然增加行车承载力,给道路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工程初期的设计不合理以及没有准确对缩量值进行评估,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桥梁梁端头的局部破损会降低桥梁的适应功能,损坏桥梁的结构。
1.4剥蚀病害
剥蚀病害主要是破坏路桥工程外观,具体表现为路桥工程表面会存在剥落、蜂窝麻面和起皮等病害。如果实际的路桥工程出现上述这些病害,那么就可能减小构件截面面积,同时其所受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加之空气等各种有害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引发严重的侵蚀质量病害。从该种病害成因角度来讲,可以将剥蚀病害划分成三种类型的剥蚀破坏,即:水质侵蚀、冻融剥蚀和风化剥蚀。
1.3钢筋锈蚀出现断裂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钢筋是路基工程中重要的原材料,在路基的底层起着主要承重的作用。但是钢筋结构处于路基的内部,容易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影响其原本的承载能力。比如说,钢筋和混凝土构成了桥梁的承重结构,若是混凝土施工过程或是后期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裂缝时,那么钢筋就相当于失去了混凝土这层主要的保护层,一些空气中的水分会大量的侵蚀到钢筋结构的表面,钢筋表面会在长期的水分影响下而发生化学变化,也就是产生表面锈蚀,锈蚀情况严重时,继而会引发钢筋结构的断裂。在外界环境中若是存在一些硫化成分的化学品时,更会加剧钢筋结构的锈蚀程度,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在短时期内发生严重的断裂现象。
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1裂缝填充技术
这种修补技术相对于裂缝修补技术来说,更具有加固的作用,适用于裂缝较宽,裂缝现象较严重的情况。具体方法是,在路面的裂缝处进行纵深方向的挖槽,在槽位里边采用水泥浆和环氧树脂胶根据规定比例配比之后填入路面的裂缝内,但是,环氧树脂胶的各方面性能都很稳定,在和水泥浆调试后,性能会变得更加稳定,能够更好的修补表面裂缝。不仅如此,所配比的裂缝填充材料中加入一些性能较强的橡胶材料,这会使得裂缝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2.2 沉降处理技术
在对路基进行处理的阶段,一般采用易于和其它土壤混合的砂砾土和增加土壤粘合力的亚粘土;还有就是在填充时必然要比出现故障的土壤面积范围大,分层次的进行填补并且确保土壤每层的承载力与周围土壤的承载力基本相同,有利于双方土壤的融合,并且也降低了上方土壤承载力的不均匀,降低了公路路基的沉降概率。针对预应力的具体要求,如果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其他现象,可以结合程度变化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沉降的程度比较小,具有处理条件后,要对其进行压实,采用置换或者灌浆处理形式,借助压路机的作用对表面进行压实。置换指的是对软土路基进行置换,在置换阶段要合理应用处理模式及方法,改善地下软土、淤泥的土体性质,提升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2.4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
钢筋作为道路桥梁承重系统的中心环节,之所以会出现锈蚀现象,主要是失去了混凝土的保护作用。作为主要的承重构建,钢筋一旦失去了混凝土这层保护层,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或是腐蚀性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钢结构的硬力和韧性降低。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增加混凝土的厚度,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钢筋。此外,在混凝土的表层涂抹覆盖层、封闭层、砂浆层等方法也可以更好的保护钢筋。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借助改变施工材料配比的方式可以使混凝土的密度大大增加,而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矿渣、煤灰粉等材料又可以增强其防渗透性。不仅如此,实际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时,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都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以从根本上降低裂缝的发生率。做好上述一系列工作,混凝土的牢固性便会大大增强,而钢筋结构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2.4养护技术
道路桥梁的养护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出现其他病害现象。因此,在处理阶段,对于常见的松散、波浪或者裂缝等现象,需要采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如果存在超标的现象,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养护结束后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对路面压实度进行评价,详细评价流程,如图所示。在对原有的养护治理计划进行调整后,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磨损现象,要限制超重型货车通行,避免增加路面承载力,出现其他病害。
三、结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极为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性以及外在美观性。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加强对病害问题的处理,进而将病害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或者将病害所造成的危害性降至最低,最终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军.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河南建材,2016(03):87~88.
[2]黄剑.探析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知识,2016(04):143.
[3]李金威.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141~142.
论文作者:张元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道路论文; 钢筋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现象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