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战略研究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0)05-0003-07

作为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第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一经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讨论,本文对其中一些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供大家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历史赋予西部和中国的一次发展机遇,研究者普遍认为西部开发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意义难以估量,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关于西部开发的政治意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开发西部、缩小地区差距的战略意图首先体现在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方面。

一些学者从国内外经验教训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胡鞍钢认为导致前南斯拉夫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和近期公开的民族冲突之外,还有两个致命性的政治经济原因为前南斯拉夫分裂埋下祸根:一是中央汲取财政能力不断下降;二是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他认为,实际上中国的地区差距比前南斯拉夫更明显,即使在同一省内有些地区内部差距也超过了前南斯拉夫的情形;作者的一些问卷调研表明,有84%的人认为地区差距过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有16%的人认为可能会出现“国家分裂”(注:胡鞍钢:《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0(28):2-15.)。在几年前也有研究者分析,认为地区差别过大可能引起社会动乱(注:徐滇庆:《区域不平衡会不会导致动乱分裂》,《经济学消息报》,1997-6-13.)。另一些研究者直接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客观上当然会有一些不平衡,但如果东西部差距太大,形成极不平衡的状态,就会逐步由经济问题演化为社会和政治问题,造成中国整个战略上的失衡(注:孙国强:《对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0(2):25-31.);如果一个国家的地区经济差距过大,将有碍于区域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或者引起落后地区人民强烈不满情绪,甚至触发社会政治不稳定(注:靖学青:《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上海经济研究》,1999(11):24-28,37.)。一部分文章认为向东部倾斜的政策实施的结果一方面是积极的,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急剧拉大,社会公平目标被损失太多,在人们心理上、经济上和政治上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并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注:朱珊:《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战略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影响问题探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1):61-65.)。

与此相关联,研究者从地理位置的不同特点分析了西部开发的政治意义。

首先,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和稳定西部地区对解决民族团结与国家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中央一直采取民族自治的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在投资、扶贫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支持,所以民族关系十分和谐。因此一种看法认为民族地区根本不存在分裂的问题(注: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19):2-11.)。另一种看法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区域之间的冲突多半是经济问题引起的,由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引起中西部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等因素时隐时现,我国要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注:靖学青:《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上海经济研究》,1999(11):24-28,37.);西部地区存在不同的社情和民族状况,有些在东部开发中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西部一些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民族宗教状况,可能就会成为问题,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泛滥、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民族分离主义的浪潮对民族关系的冲击很大(注:马大正:《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两个因素》,《经济管理》,2000,(3):6.);加快西部发展是增进民族团结,粉碎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矛盾、制造亚洲版科索沃危机的根本保证(注:陈栋生:《面向新世纪的大战略》,《经济管理》,2000(3):4.)。基于上述的观点,可以认为加快西部开发主要是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边陲,与十余个国家接壤,是通向东南亚、南亚、中亚以及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从这些地区获得战略性资源与物资的主要地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开发西部对确保国家西部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注:胡鞍钢:《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0(28):2-15.)。

第三,另有观点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21世纪,中国要成为一极,就只能有两个重大的战略选择,一是中国必须向海洋发展,成为海洋大国;二是中国必须开发西部,提高陆上的综合国力。各种情况表明,中国目前还不太可能成为海洋大国,因此,发展战略的选择自然而然地指向西部(注:孙国强:《对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0(2):25-31.)。

二、关于西部开发的经济意义,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文明和发达程度的概念。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全局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我国是疆域广袤的发展中大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的重大差异,实现现代化的难易和速度也有重大差异。建国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但总的趋势,地区之间的差距是扩大的。据有关的统计资料,1953年~1978年我国区域差距为60.59%,到1978年~1995年为99.44%(注:龚向明、罗志辉:《三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策略及效果的对比研究》,《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1):57-60.)。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已相当严重,区域经济战略重点应该西移。另据资料,在国家划定的贫困县中,有70%左右分布在西部,贫困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由此看出,西部地区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瓶颈”因素,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是在西部,中国实现现代化,应该包括西部广大地区,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注:王梦奎:《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前沿》,2000(5):3-4.)。因此,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在整个21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

第二种观点从解决国内经济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问题出发,提出西部开发能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全局上解决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从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连续几十个月增速减缓,出现一种经济低迷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因此大多数的研究者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地域广大,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品市场。魏杰认为,西部开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注:魏杰:《西部大开发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当代财经》,2000(5):3-7.);加快西部开发可以刺激西部地区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为东部地区的产品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创造巨大的市场(注:布赫:《认真做好西部大开发这篇文章》,《求是》,2000(10):11-13.),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西部开发的经济意义是其政治意义的基础,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西部地区的基本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成功。

三、关于西部开发的军事意义,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进行大国对抗的可能性不大,西方国家关注的热点集中在具有战略储备资源的区域和西方国家的周边区域,对于其他区域的干涉不会到激化的程度,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出于自身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注: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19):2-11.)。另一种观点认为面对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而局部高科技战争的危险因素增大的国际环境,我们应防不测,把西部作为中国全球战略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建立起中国21世纪的战略腹地;面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利用人权、民族、宗教三大问题实施新干涉主义的危险,中国必须开发西部(注:孙国强:《对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0(2):25-31.)。胡信平介绍,有的美国学者说分裂为一堆小国的“经验”“特别适合于中国的情况”,因此要把对付国际霸权主义和“分化”图谋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注:胡信平:《论西部大开发“新思路”》,《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14-18.)。有研究者分析认为,近一两年来在我国周边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我国安全环境的新因素(注:邢玉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前景展望》,《瞭望》,,2000(3):20-21.)。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差异长期存在并且日趋扩大可能不利于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注:刘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改革与战略》,1999,(4):39-43.)。因此,西部开发要立足于多方面的发展,但也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四、关于西部开发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首先,从我国人民生存环境角度看,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向自然过度索取,以致出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注:陈栋生:《论西部大开发》,《求是》,2000(1);18-21.)。因此,只有加快西部开发,把扶贫、改善生产条件和改变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西部才能走上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道路。其次,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必须保护环境、平衡生态、留有空间、延续时间(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河川的主要发源地,而且也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更是决定中国能否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为敏感的地区(注:莫杨:《西部大开发关键在“种草”》,《经济改革》,2000(2):8-9.)。因此,研究者一致认为解决中国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开发西部,只有在开发中才能重整山河,才能真正维系西部的生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6月考察西北地区时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规律办事。”由于和以前几次西部发展的形势、背景、环境和条件不同,此次西部开发表现出了一些新的内涵,因此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对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进行了分析。

一、综合发展的思路

西部地区有着特殊的区情、社情和民族状况,西部开发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问题,还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研究者认为思路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多格局。部分研究者从中央提出的近期抓好的五项工作出发,分析西部开发有五大战略—知识发展战略、人力资本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产生结构调整战略(注:贾治邦:《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中国国情国力》,2000(1):12-14.)。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从开发原则的角度提出总体的战略思路是:1.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2.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物质与人力资本开发一起抓;3.坚持两种手段(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用、三股合力(中央的投入、东西部的协作和西部改革开放)协调;4.坚持增量投入与存量盘活相结合;5.坚持以体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注:中国社科院课题组:《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问题研究(上、下)》,《中国工业经济》,2000,(4):28-34;2000(5):40-44.)。陈栋生则从观念更新的角度提出了“新五观”的思路,即新的发展观(经济—社会—自然三维交合系统协调发展)、新的资源观(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源开发和软资源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新的模式观(培养市场主体,自下而上自主发展)、新的优势观(与发达地区同样走产业升级之路)、新的规划观(将新增就业岗位、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与民众福利水平的增进以及反映人力资本开发的指标、环境生态的指标纳入规划的内容)(注:陈栋生:《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0-(1):21-26.)。其他一些研究者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发展的思路,如陈佳贵的九条思路(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陈耀的五种新思路(注:陈耀:《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日报》,2000-2-15.),韩立岩、刘建平的八个战略重点(注:韩立岩、刘建平:《试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12-15.),中国科学院《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提出的“三大战略”、“十大政策”建议(转引自《参考信息》2000,1)。上述各种观点尽管提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一致的认识是西部开发应该走一条不同于东部发展的新道路。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前西部地区有两次发展机遇,“一五”时期(重点在西北),“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在西南)。改革开放后,对西部地区也进行了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较大规模的开发。这几次发展除了国防安全的考虑外,更多地考虑国家急需资源的开发(注:魏后凯:《加快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学家》,2000(2):14-19.),结果并未使西部的经济获得应有的快速增长,当地居民也没有从这种开发中得到多大好处,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始终得不到有效抑制(注:陈耀:《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日报》,2000-2-15.)。因此,研究者提出西部开发思路的基本点是以富民为本,认为要由“原料基地目标”转向“富民兴区”目标(注:陈耀:《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日报》,2000-2-15.);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人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从单纯经济增长转向全面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从增强本地经济实力转向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注:贾治邦:《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中国国情国力》,2000(1):12-14.);必须在20~30年内使西部地区经济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注:林凌、刘世庆:《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5):8-13.)。实现富民的发展思路必然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一些研究者认为集中力量建设一些大的项目不一定意味着就能富民,切切实实解决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中的一些大事才是富民的根本(注: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19):2-11.),要从原来办大项目这个思路转变到办大事这个思路(注:胡鞍钢:《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0(28):2-15.)。中科院地学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公民吸收知识能力,投资于人民健康、为全体人口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降低高失业率等为内容的政策建议(注:中科院地学部:《富民开发十项政策建议》,《中国改革》,2000(2):29-30.)。总之,西部开发应该建立在人民富裕的基础上,居民收入的增长应当放在优先的地位,这是比较一致的观点。

三、抓好关键环节的发展思路

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提出要从关键环节入手,确立西部开发的思路。一种观点认为西部落后不在于西部资本投入不够和自然资源开发不足,而主要在于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等无形因素的影响(注:贾治邦:《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中国国情国力》,2000(1):12-14.);东西部发展差距首先是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和信息差距,知识经济的时代更给欠发达地区带来了负面影响(注:邹东涛、马海霞:《知识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0(1):27-32.);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首先要缩小知识发展差距,政府应从对硬件投资为主转向对软件投资(指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发展并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投资)为主(注:胡鞍钢:《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0(28):2-15.),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的战略;由于投资于教育、投资于知识、投资于科技是最有效果的,回报率也是最高的,因此需要着眼于科技的投入,科学技术是西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注:陶晴:《经济培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经济问题探索》,2000(2):10-12.),不能让科技“弱”下去(注:陈文:《西部大开发别让科技“弱”下去》,《瞭望》,2000(19):44.)。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程度低是西部落后的原因,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消除和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提高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注:党兴华、杨屹:《西部区域工业可持续内生发展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7-11.),随着西部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将会极大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西部地区有能力去逐步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注:魏后凯:《加快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经济学家》,2000(2):14-19.);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推进产业升级是首要目标(注:钱津:《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2);21-23.);一些研究者认为不能放弃传统产业,但核心的问题是要用高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注:罗松山:《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00(5):45-48.),并进行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西部经济的“部分跃升式”发展(注:邹东涛、马海霞:《知识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0(1):27-3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切实抓紧抓好基础设施,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西部开发的首位,而且还要适度超前(注:林凌、刘世庆:《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5):8-13.);应当采取多种方式,集中有限财力对西部进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注:郭晓鸣、赵昌文:《别走破坏生态的老路》,《中国改革》,2000(2)35-36.);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由于信息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和标志,因此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工程(注:李琳:《知识经济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基本思路》,《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5):98-99.)。

四、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者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开发”不是单纯地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是西部开发的核心和依据(注:许玉贵:《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经济问题探索》,2000(2):26-27.);西部正面临着一个从长期的生态赤字、生态破坏到生态建设的历史性转折点(注:江凌、冯立怀:《西部大开发“生态”命运如何》,《民族团结》,2000(3):18-20.),不能为图一时的经济利益作出有损子孙后代的事情(注:王秀彩、石志彦:《西部大开发切记保护环境》,《经济论坛》,2000(6):1.)。研究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包括可持续人口战略、可持续资源战略和可持续产业战略(注:许玉贵:《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经济问题探索》,2000(2):26-27.);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既能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又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

五、超常规的发展思路

有的研究者认为,西部开发就像当初开发沿海一样,搞几个特区,搞几个开放城市(注:钟朋荣:《西部开发大到什么程度》,《中国财经报》,2000-2-29.);在若干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极”上,实行特殊政策,再现特区效应(注:林凌、刘世庆:《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5):8-13.)。但也有人对此感到忧虑,认为在少数民族集聚区建特区,很容易搞成“民族区”,在政治、安全方面的后患是很大的,而且搞单纯的经济开发区也有很多社会经济问题引起矛盾的隐患,因此西部开发搞特区不好定位,应慎行(注:陈淮:《西部大开发要重视“兴地富民”》,《经济管理》,2000(3):6.);另有观点认为在大面积的区域不加区别的实行优惠政策,基础上等于普惠,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建设经济特区难以变为现实(注:刘源:《中西部开发重新审视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1-2):40-42.),因此要避开搞特区(注:胡平:《开发要与开放相结合》,《理论前沿》,2000(6):5.)。

由于西部地区这种特有的社会经济状况,一些研究者提出西部大开发宜走超常规(即有别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常态)的发展道路(注:王永刚:《开发西部宜走超常规发展之路》,《参考信息》,2000(1):7-10.)。研究者提出的一些超常规道路,在其它思路中已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应把城市化、城镇化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化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达与否,城镇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东、中、西部城市建设差距的拉大,既是经济发展差距的表现,又是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促进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应调整倾斜方向,实施新政策提升城市化水平(注:季建林:《提高西部城市化的水平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东方经济》,2000(5):19-20.);把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开发作为切入点,不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起到带动一片的重要作用(注:林凌、刘世庆:《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讨论》,《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5):8-13.);以大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注: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4):4-7,18.);搞好区域内城市发展规则,协调大中小城市的比例发展,构建起城乡绵密的物资辐射传导网络(注:张颢瀚、张龙平:《“输血经济”的形成及“西南现象”的破解》,《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4):1-5.);在修路的同时,沿路建设小城镇,形成小城镇群或小城镇带,将农业人口有规划地迁移至小城镇,如此构成西部开发的城市化模式(注:韩立岩、刘建平:《试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12-15.)。另一种观点提出社区发展是西部开发的主题,认为社区发展实际上是强调“人的发展”,核心问题是社区的参与、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注:唐钧:《社区发展:西部开发的主题》,《中国改革》,2000(2):.)。

六、发挥优势的发展思路

部分研究者认为,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投资成本低廉、市场广阔等优势,从这一立足点出发,提出西部开发应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龙头优势。西部的比较优势是资源优势,西部的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有色金属等矿物资源占全国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总值的一半,因此适合能源和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发展(注:陈庆修:《西部开发要发挥好两个优势》,《改革与战略》,2000(2):1-3.)。但也有研究者指出近几年来,这种传统的资源优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往紧俏的资源品出现了市场过剩的问题,还有人分析西部地区的资源已毫无优势可言(注:许玉贵:《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经济问题探索》,2000(2):26-27.),传统的资源优势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包袱。从后一种理解出发,研究者提出了增强竞争优势的观点,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优势将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比较优势的作用必须通过增强竞争优势才能得以实现,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西部的后发优势大致有两种看法,陈庆修从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出发认为是将先进的科技成果用于发展,从较高技术层次上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注:陈庆修:《西部开发要发挥好两个优势》,《改革与战略》,2000(2):1-3.);陈佳贵认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要在已有的优势基础上,拓宽产业领域(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西部地区的龙头优势指人才资源优势,陈庆修认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也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保证(注:陈庆修:《西部开发要发挥好两个优势》,《改革与战略》,2000(2):1-3.)。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的形势下,西部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西部开发应从克服劣势着手(注:陈淮:《西部开发要从克服劣势着手》,《中国财经报》,2000-2-29.)。西部的劣势在于资金,积累开发西部的资金需要特殊的措施,需要制度创新,为此研究者提出了“出售”沙漠和有意识项目倾斜等思路(注:唐任伍:《西部振兴需要特殊措施》,《中国改革》,2000(2):33-34.)。

七、政策和市场推动的发展思路

西部开发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怎样推动大开发的实施便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空间已经不多,国家政策难以大幅度向中西部倾斜,国家直接推动的力量较弱(注:刘源:《中西部开发重新审视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1-2):40-42.),因此倾向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推进(注:柳华平、龚玉池、杨君:《西部大开发热的辩证思考》,《财经科学》,2000(2):11-13.),认为西部大开发实质是西部市场化,主张要从追求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从以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主要运用市场机制,从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注:陈佳贵:《西部大开发新思路初探》,《中国工业经济》,2000(3):5-10.)。一种观点认为要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注:朱志明:《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0(5):14-17.),一方面国家要实行产业扶持政策和公平竞争政策;另一方面西部首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从一开始就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注:罗松山:《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00(5):45-48.)。另外一种观点则着重从政府干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一种“逆市场”的调节,从长期看,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努力是主要的,但从目前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幼弱事实和已经存在的较大差距出发,政府扶持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邹东涛、马海霞:《知识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0(1):27-32.),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的适当扶持将对欠发达地区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离开国家的政策扶持,西部地区发展步履会十分艰难,目前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尚缺乏有效的手段(注:陈耀:《拓展中西部发展的政策空间》,《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0(7-8):15-27.)。从第三种观点出发,一些研究者对国家的政策支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白永秀提出在开发初期中央应至少提供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等八项倾斜政策(注:白永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支持的几个问题》,《经济体制改革》,2000(1):10-16.);陈耀提出着重从财税、投融资、制度创新等方面拓展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空间。中国社科院课题组提出“十五”时期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工业化援助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组织措施(注:中国社科院课题组:《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问题研究(上、下)》,《中国工业经济》,2000(4):28-34;2000(5):40-44.)。

西部开发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以及政策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关于开发思路的探讨也比较多,除了上述思路以外,研究者还提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东西合作、对外开放、农业产业化等思路,总体上讲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之处,在实施开发中充分予以考虑必将产生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各省区有各自的特殊性,统一开发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西部省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有一位研究者认为,西部大开发机遇来得突然,几乎是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的(注:邓志涛:《准备好了么》,《甘肃经济日报》,2000-2-14.),这也许是一个实情。从有关探讨各省区开发的文章看,大开发战略提出以后,西部各省区目前正处在学习、理解和讨论的阶段,基本的思路尚着眼于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工作重点等共性方面,具体的规划、发展重点和方向大多还在研究考证状态。限于资料的原因,本文对各省区的发展思路无法一一介绍,但从一些研究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大体把握一些发展方向。

有的研究者从区域整体提出了一些设想。刘源认为,关中地区的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并拥有较为突出的科技优势,是开发建设大西北的桥头堡;成渝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商贸业发达,人口密集,区内交通发达,是大西南的经注中心;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匹配条件和空间组合情况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较大,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发展的重点(注:刘源:《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构想》,《经济纵横》,2000(4):28-29.)。张秉彤认为就西北地区来说,国家可能确立以西安或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战略重点,为了不使区域内部的差距拉大,构筑以兰州为核心的甘宁青三省区国家级战略性重点区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注:张秉彤:《构筑甘宁青国家级战略重点区》,《甘肃经济日报》,2000-4-28.),唐任伍则在文章中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开发项目(注:唐任伍:《西部振兴需要特殊措施》,《中国改革》,2000(2):33-34.)。

也有的就各省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研究者认为云南抓西部开发,应鲜明地突出一点——摆脱贫困、奔向富裕,方向是开发绿色资源、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和特色经济产业,并提出有必要集中培植高水平的大学群(注:李和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图、方向和特点》,《经济问题探索》,2000(5):6-9.);目标是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东南亚、南亚大通道”(注:顾伯平:《关于当前云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若干问题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2000(2):1-5.)。贵州开发的切入点:一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二是发挥水能、煤炭资源优势,三是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四是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五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注:李隆昌:《找准项目切入点 理清发展新思路》,《贵州社会科学》,2000(2):22-23.);目标是“一、二、三”,即建成一个枢纽(西南交通枢纽)、两个大省(旅游、畜牧)、三个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军民结合战略基地)(注:龚晓宽:《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与思路调整》,《理论与实践》,2000(1):4-6.)。四川的突破口和主攻对象是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提高竞争力(本文注:包括提高增长速度、提高技术档次、提高经济效益),构建两个支撑点—成都平原经济圈、攀西钒钛经济区,实施三大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形成六大支柱产业(注:张琦:《西部开发与四川发展战略研讨会概述》,《社会科学研究》,2000(3):160.)。重庆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增强重庆在西部地区的市场要素集聚功能;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重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使其成为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加快科技和教育发展,占领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高地等十大对策(转引自《重庆社科文汇》2000.3)。陕西目前的总体思路是要着力抓好一带(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两城(杨凌农科城和阎良飞机城)、三个基地(能源化工基地、教育科研基地、节水旱作基地)、四大特色产业(高新技术、旅游、果业、军工产业)(注:孟西安:《陕西启动大开发带来新变化》,《人民日报》,2000-6-17.)。宁夏开发要打好两张牌(“伊斯兰经济”牌、“特色”牌)、抓好3316工程(即以三小一小政府、小企业、小城镇,促三大—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富民为本,夯实一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六个突破—观念、农业产业化、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人才引进、对外开放)(注:宁夏社科院课题组:《西部大开发宁夏怎么办?》,《宁夏社会科学》,2000(1):41-49.);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是发挥农业和能源两大优势,发展重点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煤炭化工工业、电力和高耗能产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信息产业和其它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刘国晨、刘国营:《跨入21世纪宁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0(2):60-64.)。青海的重点思路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实施科教兴青的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注:评论员:《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2000(1):1.);重点建设项目是西线的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青海钾肥二期工程、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注:刘同德:《关于加快青海经济发展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0(1):42-46.)。新疆的开发思路是以增强基础产业为重点,以发展色彩经济、特色产业为龙头,以市场赢利产业为主导,以资源环境发展为基础(注:王拴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新疆大开发步伐》,《新疆社会经济》,2000(1).);总体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是把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施人才工程、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加快新疆开发建设步伐的思路与举措》,《新疆社会经济》,2000(2):1-8.)。甘肃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带(开放带动)、推(开发推动)、拓(优势拓展)、兴(科教兴省)(注:纪文:《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甘肃日报》,2000-4-19.),重点是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高等级公路建设、陇海铁路二线建设、民航机场建设、天然气利用项目、城乡电网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等十大工程。

总之,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确定相应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走自己发展的新路子,才能在开发中居于主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标签:;  ;  ;  ;  ;  ;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