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030024.
摘要:在任何工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错。血站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献血者、受血者的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血站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发生很多问题,甚至会对献血者、受血者的安全产生威胁,差错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对此,一定要重视血站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血站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通过对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以期更好的推进血站工作的顺利有序发展。
关键词:血站 质量管理 差错管理 应用分析
前言:差错管理是近阶段血站质量管理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且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差错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科学性,为全面提高血站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血站工作中,成为全面推进血站工作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差错的定义及特点
1、差错指不符合适用的法规、标准和血站的质量方针、操作规程或技术要求,可能影响到血液的安全、纯度和功效。
2、差错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1)差错仅仅发生于目标导向行为中;
(2)差错妨碍了目标的实现;
(3)差错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二、差错管理理论分析
差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工作差错情况,是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之一,自应用以来受到了众多献血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差错管理通过及时掌握差错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流程,从源头上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使采供血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更加合理,在减少工作误差的同时,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优化岗位管理、强化实践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为有效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基础[1]。
1、质量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差错信息,因为差错可能存在于管理和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筛选差错信息,重点包括:献血环节、血液检测环节、血液分离制备环节、血液储存环节、仪器设备保养校正环节和环境污染环节。
2、优化岗位管理,强化对血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以 SOP 实践操作演练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工作,使工作质量和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
3、根据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环节,认真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根据工作实际,重新设计优化工作流程,灵活地改进差错管理模式,使采供血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
三、差错管理的局限性
1、错误地把差错报告次数等同于血液安全的程度,片面追求差错报告数量的降低,而忽略对差错的分析整改,忽视对员工的宣传教育,误导员工的质量意识,员工从差错中汲取教训的机会也必将大打折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把惩罚作为提高质量、降低差错的惟一手段,在发生差错时,处理手段单一。一味的惩罚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无非是处罚, 留给未来的是对差错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差错的隐瞒和对他人差错的冷漠,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从而产生责备怪圈。
3、差错原因的分析仍然局限于关注员工的操作问题,未适当区分造成差错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 习惯地将出现差错的原因归咎于人员或培训不到位, 而系统方面的原因未被识别。
4、只注重终末管理而忽视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
5、侧重于事后管理而不是事先预防。仅关注一线人员的表现,成效不明显,预防措施流于形式, 跟踪验证落实不到位[2]。
四、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收集差错信息
(1)献血,其主要体现在,对献血者判断失误,不合理淘汰献血者,缺乏对献血者生理状况的正确评估,献血者资料不齐全等;
(2)血液保存,其主要体现在,操作不恰当,违反了操作规程;
(3)血液检测,检测标本自身不合理,血液样品血型、病毒等记录不符合标准,结果错误;
(4)外审、内审、常审及管理评审不合格;
(5)设备维修与保养不当;
(6)环境污染严重,存在安全事故。血站差错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归纳,才可以避免差错的发生。
2、人员管理
(1)血站一定要根据国家规范标准制定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而防止发生越俎代庖的事情[3];
(2)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3)鼓励工作人员找出差错,提出一些防治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调工作人员薪资待遇与教育培训的挂钩,进而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
(4)差错发生在采供血过程的各个环节, 因此血站管理者必须理解 “防患于未然” 的重要性, 有必要要求全员共同参与预防差错的发生。定期进行差错隐患自查自报大讨论,内容涉及存在的和潜在的差错隐患,应对措施、 经验 教训分析以及需相关科室协调解决的问题等。自查自报不扣不罚,消除了员工顾虑。
3、差错管理流程设计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完整质量控制下的血液检测报告为批”的方式展开。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对血液采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分析,更不需要以血液采集的时间与空间为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差错管理方式。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各种工作记录予以整理,如血液采集工作记录、工作交接记录、差错记录、差错资料统计表等。
4、注重数据日常手机与分析
质量管理部门要注重日常数据收集,定期发布 “质量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 提出解决方案,各科室要进行针对性的整改落实,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一定要重视血站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血站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想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减小差错出现的概率,就必须要尽量避免差错,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差错管理水平,进而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秀华.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差错管理的应用探求[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4).
[2] 程玲.差错管理在供血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7).
[3] 张浩,张清.差错管理在采供血服务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01).
论文作者:高岩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差错论文; 血站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血液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环节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