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BIM 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肖艳
(重庆工商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及重庆高校BIM 人课程设置的现状,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通过该校BIM 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及实践效果,为其他高校BIM 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重庆工商大学;BIM 人才培养
一 研究背景
与国外高等院校积极将BIM 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并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研究相比,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没有将BIM 技术理念实施于课程体系,只有建筑类专业对Revit Architecture 软件的使用较为普遍。而重庆土木工程相关的院系虽然都在大力推广BIM 技术,主要应用的是PKPM、Revit、鲁班和广联达等软件,技术的传授方式仍然以社团、比赛等方式进行,但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也有一些学校在积极探索BIM 人才的培养,如重庆大学的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以及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以比赛促进学生对BIM 技术的掌握,并在比赛中选拔人才去企业实习进行项目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可以看出,重庆地区高校在BIM 人才的培养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脱轨的问题,高校首先应该设立BIM 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硬件基础支持,在课程设计中纳入BIM 知识模块,并辅以校企联合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方式和机会。重庆工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近年来在探索BIM 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些新的举措和创新方法,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
自抗扰控制是我国韩京清研究员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控制策略[5].该技术不依赖于系统具体的数学模型,它继承了传统PID控制的优点,克服了其不足之处.同时自抗扰控制技术也体现了现代控制理论的思想,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考虑到自抗扰控制的上述优点,同时结合单级倒立摆控制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本文针对存在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单级倒立摆摆角控制问题,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单级倒立摆控制器.
二 重庆工商大学BIM 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一)基于专业能力需求设计BIM 专业课程体系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立足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再将能力需求融入相应的课程设置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校将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融入BIM 课程体系设计,并落地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基于工程管理学生专业能力需求来打造BIM 系列课程,将BIM 内容贯穿大一到大四的学习。具体如图1 所示。
(二)打造集教、赛、训及项目实战为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设立BIM 实验室,开展BIM 教学、科研、竞赛及培训,具体课程实践体系设置详见图2。
图1 基于专业能力需求的BIM 课程体系设计
图2 BIM 立体化教、赛、训实践体系
以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为核心培养范围,以掌握BIM 技术的实践应用为最终核心技能领域培养目标,运用虚拟仿真信息化和AR/VR技术提供高效的教学方式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教学资源的共享,打通教学、考核、认证、就业各个环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融入案例式、项目式、任务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追求高效、趣味、可量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BIM 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充分落地应用。
(三)推进产教研赛融合、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途径
故中华腹地的武陵传统聚落,不论是气韵美或和谐美,往往为巧借因势,依据其原生态的峡谷地域以及特有的八大体系的武陵文化,并结合周易环境美学中风水学原理,在进行整体考量后,于自然、偶然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因此,可以暂得这样一个结论,聚落的构成包含了诸多的因素,其中不仅仅是周易美学等社会文化,还与自然环境、人类的参与及时代背景等密切相连。不过,单从美学角度来说,周易风水原理对于传统聚落的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BIM 人才培养配套措施
积极邀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探索产业教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并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提高企业专家入校兼职的积极性。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具备“双师双能型”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
1.加强BIM 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
“只要勤劳肯干,一天到晚有钱挣。”吉祥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说,村里有上千亩香菇种植基地,香菇加工企业及配套企业有10家,还有上百家小作坊,香菇大市场可容纳上万人交易,年交易额约15亿元。去年,全村产干菇180万斤,农业生产总值3.5亿元。
建立BIM 创新实践实验室,一是可以针对项目某阶段管理如施工管理或者成本、进度管理,使学生通过BIM 系统完成项目管理中“三控、两管、一协调”;二是可以完成从建筑设计到建造管理全过程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大学所学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成本规划等专业课程知识整合到BIM 三维模型中实现项目集成管理;第三,BIM 创新实践实验室还可以用于学生项目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
3.加快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以满足教学涉及到的课前预习、课程导入、课程讲解、课程实训、课程总结、课程拓展等环节的应用和实施。基于BIM 技术的特点、教学应用场景和学习对象的不同,将课程分为分为沙盘模拟类课程、BIM 实训课程、BIM 理论课程、虚拟仿真类实验课程、BIM 类课程设计、BIM 类毕业设计等。
三 重庆工商大学BIM 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的效果
我校通过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及实践,学生参加各类BIM 竞赛及活动的积极性极高,参与的学生总人数覆盖本专业80%以上。此外,本专业举办的各类BIM 竞赛及活动,还吸引了除工程管理专业以外的管理学院、机械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加入,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在BIM 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和企业在BIM 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除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科竞赛、软件研发等,可以合作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新工科建设、现代学徒制等项目。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基于BIM 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把BIM 技术融入产教研赛的全过程中,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科竞赛以及教学类软件研发等方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双方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依托工程管理专业BIM 社团开展BIM 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9年5月,由工程管理系、BIM 协会承办的首次工程管理专业校友论坛,收集了累计1000 余人的校友资源,邀请了100 多名优秀校友返校,遴选了10 位优秀的校友导师。本专业将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搭建“学校—校友—企业”三位一体的平台,更好地为专业和学生服务。
其中2019年,由BIM 协会主办的“工筑匠心,智创共享”建筑文化节包括“建筑文化节讲座周”、“管理杯系列学科竞赛” 、高校科创沙龙、工程管理校友论坛,历时三个月,共吸引了来自10 余个学院的2258 人次参与。管理学院1182 人次,机械工程学院389 人次,艺术学院246 人次,其他学院441 人次。2018-2019年,工程管理学生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和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加,参加全国高等院校BIM 应用技能比赛、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重庆市第一届“斯维尔筑云杯”高等院校学生BIM 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重庆市BIMVR及装饰VR 挑战赛等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累计108 人次。
(二)建立了校友导师合作机制和校友反哺机制
我校工程管理BIM 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广BIM 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BIM 专业技能。协会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BIM 相关活动,学科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校企交流等。
2.探索BIM 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充分落地
另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帮助。在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重点文章、典型句式及精彩段落,应展开精读;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略读。这样的阅读训练更加有的放矢,可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校企合作基地数量及质量均有提升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共签订校企合作基地13 个,双方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践、人才招聘等方面展开合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四)师生合作教学改革及科研项目
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专业老师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包括科创基金、发展性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科研项目。2018-2019年,我校工程管理学生完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1 项,立项科科创基金项目4 项,立项发展性资助项目4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 项(1项国家级,4 项校级);成立校级优秀学生竞赛团队,师生合作完成教学改革项目7 项。
梨花不知自己为何没有离开大寨河,没有离他而去,她只是沿着河北岸走;或许在她心里是想听方竹要问的那句话的。方竹在河南岸追她,他问:“小妹,你为什么要答应?”梨花突然站住了,隔岸冷笑道:“姐夫,你不是都亲过我姐了吗?”方竹反问道:“我亲过她什么了?那次她绣花边刺破了手指,突然伸到我嘴里,你不是看到的吗?”梨花想起来了,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呢?梨花只是走,埋着头急急地走。不知不觉中,他们走到了八字桥的地方。方竹过了桥,追上梨花。他说:“小妹,不管你信不信?我心里……”梨花没有让他再说下去。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业化3.0 时代已经到来,建筑业将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引入智慧建造的概念,将信息技术与建造业相结合,实现需求、决策、设计、施工等基于BIM 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协同生产,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大量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能力+BIM 创新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艳.工程管理专业BIM 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J]. 重庆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8(4).
[2] 刘芳,赵杰.BIM 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整体性嵌入设计[J].工程经济,2017,27(07):72-75.
[3] 王照安,赵瑞刚,蒲科宇,等.BIM 课程融入土木工程专业的设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4):105-110.
[4] 王昭庆.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BIM 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81-184.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of BIM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Tak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AO Y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era, it is urg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BIM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goal of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BIM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s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BIM personnel training in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effect of BIM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Key word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M talents training
本文引用格式: 肖艳.重庆工商大学BIM 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J]. 教育现代化,2019,6(79):31-3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9.012
作者简介: 肖艳,女,籍贯:湖北省,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从事工程管理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标签:建筑工业化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论文; BIM人才培养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