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经济机理及科学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机理论文,科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总是相互推进的
1976年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称“通货膨胀总是并且无处不是一种货币现象”。这里讲的通胀是指物价的普遍上涨。不少经济学家从经济运行与货币、物价的关系分析中也得出同样结论。这从费雪方程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货币供应量(MS)×货币流通速度(A )=物价水平(P)×社会总交易(或总产出)(T或Y)。在近期内, 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不变,真实总产出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基本上可理解为是固定的,这样货币供应变化与通货膨胀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表明,货币供给从表象上看会带来名义GNP 增长,而真实GNP正是名义GNP与价格水平的比率,它是不能以货币的增长而直接变化的,这种货币的中立性证明,依靠通货膨胀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想法,在短期来看只能是自我麻痹。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通货膨胀是用消费价格指数来反映的。因为通货膨胀的程度迟早会全部甚至过度地反映在物价水平上。并且物价上涨与通胀这两种相关现象的经济完全一样,都会使单位货币的支付能力下降。但现实中,两者关系却相当复杂。通胀的外部时滞(Outside Lag)决定当期的通货膨胀不能全部反映在物价上,通货膨胀一旦发生,总对未来有潜在影响。已经出现通胀后,社会对通胀的预期则在相当程度上夸大了价格信号对通胀的反映。微观市场上厂商或者政府订价只能大致反映当时个量的货币需求,而当这种行为不合理,特别是出现垄断性涨价,物价水平上涨则不是真实的通货膨胀了。但是需要指出,无论何种非货币因素引起的价格上涨,都将以成本推动方式逼迫货币需求的扩大。因此,无论如何,货币与物价是相互推进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物价进行管制,可能缩小通胀的物价上的近期反映,但必然以扭曲相对价格关系和增加中长期通胀压力为代价。
二、通胀是一种难以自拔的境地
既然通货膨胀是货币过量所致,是否意味中央银行停止印钞就能控制通胀?在现实中,通货膨胀形成一定之势后,必然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高通胀总是不断变动的难以驾驭的。一旦形成较强的通胀预期,就会出现很大的惯性,还会形成继续通胀的强大压力。
至于什么是恶性的通胀,各国情况不一。一般认为年率10%以下的通胀即温和的通胀,只要稳定相对价格关系,不会产生过分的不协调,货币供求关系会通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进行相应调整。但当连续出现20%、甚至100%的通胀,则会形成奔腾式的通胀, 这时金融市场消失了,相对价格极不稳定,投机充斥,分配关系扭曲。这种奔腾式通胀的演化,就是超级通货膨胀,经济学家称这种经济患了癌症。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不少经济学家都认为,高通胀是一种难以自拔的境地。当已经出现通胀的时候,避免其恶性化则是唯一的政策目标。
三、货币增长形成通胀的可能性
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及整个银行系统的创造。货币供应(Ms)的增长是与货币需求(Md)平衡的结果。我们看最简单的货币需求方程式:Md=F(r,Y)=eY-fr。其中r和Y分别是利率和国民生产总值,e 和f即货币需求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利率变化的灵敏度。公式表明货币需求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与利率变化成反比。即货币需求增长大体等于经济增长加上通胀并减去利率上升。而从费雪方程式可知,货币需求还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如果考虑国际经济因素(I),本币的需求还要考虑国际收支余额及中央外汇占款的多少。在体制转换中的国家,还得考虑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化的因素,即货币化程度提高的因素(C )。综合上述,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大体是经济增长(Y)、 利率变化(r)、通货膨胀(P)、货币流通速度(V)、 国际经济参与度(I ) 及体制转换中的货币化推进系数(C)。 用公式表示,即:Md=F(r,Y,P,C,I,C)。
如果由中央银行负责调控的货币供应量把握好上述因素,并能抵挡过分的货币需求,则不会发生通胀。经济学上一般把货币供应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因素视作通胀的可能性因素,在转轨过程中的国家再加上货币流通沉淀及货币化进程的因素,其它超常规的货币供应则会发生通胀,发展中国家通常会出现高增长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低效率和市场不规范引起的成本推动以及伴随货币市场发育出现的货币流动性加大等情况对货币的过度需求,这是通胀的诱发因素。
四、货币政策可能对当期和中长期通胀发生的影响
货币过量供应形成现实的通胀。然而,现代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系统。一般讲的M0,即现金和活期存款(包括旅行支票等)执行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职能,流动性很强,被称为主导性货币。现代金融业发展不断创造的各种储蓄性存款及债务手段,金融市场日益开发的各种新的金融工具,这些属于M1、M2、M3、甚至M6层次的货币的创造,促进了经济的流动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货币供应系统及货币政策的复杂性,使之可控性越来越弱。此外,各种商业信用,民间未清偿债务等都发挥着广义货币的功能。这些货币的存在都构成社会有效需求的成份。
按市场经济国家经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控其主要资产结构或基础货币,并通过影响货币乘数来实现的。用公式表示就是:Ms=(1+Cr)/(Cr+Rr)·b=m·B。其中,Cr 是现金存款率,Rr是存款准备率,m为货币乘数,B即基础货币。公式表明,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这一高能货币和由准备金率、现金存款率等决定的货币乘数。即使最好的中央银行,也难以保证能完全控制住货币供应。因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和资本市场、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在最完善的银行体系下,货币政策失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果一个社会的货币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不健全,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能力则弱,货币乘数较小,通货膨胀往往是中央银行扩张基础货币引起的。其特殊的危险性在于,随经济流动性增强,货币化提高,扩大的基础货币必然不断变为对通胀的进一步加强,构成对中长期通胀的巨大压力。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的国家,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这种压力。因此,在这样的国家,治理通胀的难度就比较大。
五、高通胀的起因一般是社会货币需求特别是政府需求缺乏节制
现实的通胀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超过了正常商品流通需要,出现了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不平衡。而导致货币供应增长过快的根本原因则往往是社会需求过度,并得到货币供应的支持而成为现实的需求膨胀。当货币供应已经过度,则会造成通胀与货币供应互相推动的局面。因此,理解社会需求的膨胀必须与货币供应联系起来。在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需求不足是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如果运用增加货币来启动需求,可能出现短暂的繁荣,但通胀将使这种繁荣付出代价,因此现代西方国家一般不这样做。在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济增长阶段会促使社会需求很旺,货币当局一般会迎合这种需求,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通胀,主要起因是社会需求拉动。
应当看到,中央银行的过量货币供应的背后总伴随政府行为的失当,通货膨胀这种货币现象的背后一般可归于一种财政现象。尽管不少国家宣称放弃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直接借款或发债,但弥补财政赤字,不论何种(内外)负债本质都是一种社会信用扩张。在转轨过程中的国家,通胀无一例外都是政府过激。这些国家的政府开支过大,不能只看财政的直接赤字和直接对国有单位的亏损补贴,还要看国有单位的支出。国有企业消费支出过大,投资支出过大,与财政的扩张有相似之处。特别是新项目搞得太多,要么向国有银行搞过度信贷,要么形成“拖欠信用”。前者实质是国有单位变相向银行透支,这就是所谓的国有企业“倒逼机制”。后者则形成金融体制外的信用膨胀。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尽管中央银行无意搞通胀,但如果被动屈从了货币扩张的要求,或对银行外信用失去控制,通胀则成为现实。
六、总需求膨胀形成通胀的经济机理
由于总供给水平主要由资本、劳动力的技术等要素决定,在近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价格水平几乎直接取决于总需求水平,而有效的总需求水平,直接来源于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支持。现实的总需求是由需求意愿和货币供应共同决定的支出水平,按照国民经济统计,Yd=C+1+G+NX,(公式各项分别是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净出口), 总需求水平的变化直接决定物价的水平。
为此需要注意几点:(1)从短期来看,名义上的总需求增加, 会带来名义上的经济增长。根据费雪公式,MV=PV,货币供应(Ms)增加,名义国民总产值(PY)增长。但其中,真实的产值(Y )是相对不变的,经济增长只是价格上涨的一种假象。(2)在成熟的市场经济, 货币增加导致的总需求扩张,会迅速带动产业和就业的增加,这是基于货币增加会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但这种货币扩散机制的作用,不可避免地以价格水平的提高为结果,如果投资与利率之间相关性较小,如果投资的增长缺乏效益,不但会加剧物价上涨,还存在滞胀的可能性。(3)如果现实中的需求扩张始于政府激进和经济的外延扩张, 结果必然是财政信用扩张和投资规模过大,由此对通胀的拉动非常直接。发展中国家的情形都是如此。(4 )当期的总需求膨胀总会造成对未来通胀的压力,这是由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效应决定的。(5 )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有效供给的增加,则会自然增加对货币的需求,根据货币需求方程式,正常的货币需求与国民生产值成正比,由此经济增长形成的货币需求扩张不是发生通胀的因素。因此,从近期看抑制通胀,只能是节制需求,即控制货币供应量。
七、通胀率与银行利率的轮番上攀会产生非常大的破坏性
通胀率直接影响购买力,作为资金价格,名义利率是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名义利率(I)=真实利率(R)+通胀率(π)。
从理论分析看,增长1%的货币供应会导致1%的通胀,从而必然迫使1%的名义利率增长, 这种通胀与名义利率之间的一对一效果即所谓的费雪效果。它表明,通胀必然促使银行名义利率的提高,因而通胀在扭曲商品价格信号同时必然扭曲资金价格信号。在持续的通胀环境中,债权人与债务人往往产生通胀预期,促使资金价格信号失真。在企业对利率信号不敏感的情况下,通胀往往促使名义利率轮番上升,如果对名义利率进行人为限制,则会扭曲资金供求关系。一般说来,中央银行提高利率能比较有效地预防或抑制通胀(预防效果好于抑制效果)。但如果通胀已较严重,提高利率就不见得很有效。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利率提高是否减少了投资需求。否则就可能出现通胀与利率的互相推动上涨。其破坏性在于,社会对利率信号失信,从而宣告金融市场失败。
八、在开放经济中,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及外汇政策存在密切关系
如果国内投资超过了国民储蓄,必然增加国外融资,对外借债会减缓当期的通胀压力,但构成中长期的通胀压力;直接吸收外商投资则直接增加本币投放。从一般经验看,国内财政赤字会增加国民储蓄,增加资本帐户盈余和经常帐户赤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赤字”。这种状况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反之,如果经常帐户与资本帐户都出现盈余,则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增减直接反映基础货币的变化。外汇净结余,从国内货币供应看,相当于投放了相应规模的货币。
从世界各国家的经验看,国际金融对国内通胀的冲击一般在国内的通胀情况下出现,因此抑制国内通胀,一般不运用汇率杠杆。国际收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及现行运行状况,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或出现盈余、中央外汇储备充裕的情况下,抑制国内通胀相对变得容易。为了充分发挥国内货币政策的效用,应建立规范的外汇市场,实现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
九、发生滞胀的可能性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波动时,一般讲滞胀的出现是由于不利的供给冲击,如灾害、石油危机、新的环境保护法限制生产、国际卡特尔限制产量等。这样会增加成本,抬高价格。
滞胀的出现还有一种情况,即经济的低效率陷阱与不加节制的宏观政策。如果企业扩张规模而不增加有效供给,产品质量低劣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与此同时政府采取随意的政策扩张,滞胀就难以避免。
通胀的恶性化,也可能导致经济滞胀。有的人认为,一些国家出现的滞胀是对菲利浦斯曲线的否认,实则不然。滞胀反映的是对经济增长的破坏性后果。如拉美国家由六七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高通胀不断恶化就出现了低增长和恶性通胀并发的境地。拉美国家1985—1989 年GDP年均增长2.3%,通胀率达到506.3%。它们采取牺牲经济增长以抑制通胀的办法,结果是通胀的因素难以消除,经济上又出现滑坡,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状况都不断恶化。较高的经济增长可能是通胀的诱因,但也可以成为战胜通胀的最终法宝。如果放弃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可能暂时把通胀率压下来,但可能出现滞胀。
十、在短期内通胀不难抑制,但从中长期看能否根治通胀则取决于整个经济肌体是否健康
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往往是政府财政现象的折影,归结起来短期的通胀是一种政策现象。短期通胀是可以通过政策的修正得以控制的。特别在相对价格关系比较合理,存在平均利润率和要素流动机制的成熟市场经济中,对通胀的抑制并非难事,只要保持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或对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松紧配搭,通胀既容易抑制也可以避免。
从中长期看,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信号,其变化反映经济的健康状况。不太健康的经济肌体总会对通胀不停地施加压力,货币当局自觉或不自觉地,或者说政府往往从某种社会的、政治的暂时功利出发,促成通胀的发生。从理论上讲,即使把通胀的压力(主要是利益关系和价格关系的扭曲)暂时抑制了,把其不健康因素扼制了,但其不利影响也会通过别的方式间接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从中长期着眼,要有效地避免通胀,还得改革体制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因此,中长期的政策目标就是在防止或治理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双向目标之间进行组合。
标签:货币需求论文; 央行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论文; 利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