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概述与展望论文_王正波,沈毅,陈金鑫

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概述与展望论文_王正波,沈毅,陈金鑫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安徽省 239000)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输送电源的重要责任,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因此,必须要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就需要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如果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比如漏电,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为“水火无情,电力亦无情”。本文主要对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概述与展望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网;输电线路;发展前景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关系着其运行效果。对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输配电线路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同时,在线路运营阶段,还必须强调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对其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处理,提升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效果,继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中,电力工程的开展都以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为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保证工程质量,还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只有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整个输电线路的稳定与安全。电力工程的唯一目的就是安全把电输送到千家万户,而只有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确保技术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够使整个输电线路的质量得到保障,进而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打造出质量过硬的电力工程,利国利民。其次,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按时完工。正所谓“火车快不快,全靠头来带”,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让工程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协作,避免拖沓与重复,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工人的工作热情,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不返工,不延期,如期竣工。最后,加强对输电线路技术与管理,能够缩减开支,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由于电力工程涉及的面广,工程量大,所以如果不加强管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从而降低了经济利益。输电线路建设作为整个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加强了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够为整个电力工程缩减开支,缩短工期,保证工程的经济利益。

二、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

1、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是工程施工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以往电力基础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施工单位需要强化基础施工的技术管理,为输配电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在输配电线路的基础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1)大板基础:大板基础本身的底板相对较大,而且开挖方便,施工简单,基础埋深浅,工程量较小,在软土、粉细砂等地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联合基础:如果基础埋深大、开挖难度大,则可以考虑使用联合基础,针对基础进整体浇筑,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基础地板上承担垂直压力及水平压力的弯矩,具有较强的整体性。(3)岩石嵌固基础:主要是利用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提升基础的整体性能,因此不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简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岩石嵌固基础具有良好的抗拔承载能力,在没有覆盖层,或者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4)复合式沉井基础:这种基础形式常见于流沙等软土地基中,可以显著提升基础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基础形式。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基础对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做好基础施工的技术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

2、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技术

张力架线多用于超高压线路的架设,主要是利用张力机、牵引机等设备,对导线施加一定的张力,使得其保持腾空展放状态,然后进行紧线、挂线以及附件的安装。张力架线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导线与地面的相互摩擦,保证了导线绝缘层的完整性,而且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在跨越河流或者既有公路时,综合效益良好。在应用张力架线技术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始终确保导线处于张力腾空的状态,二是必须避免将负面影响落在导线耐张段,三是在平衡挂线环节,需要在直通紧线耐张塔上进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冷喷锌技术

输配电线路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的架空敷设,受外界环境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巨大,容易出现绝缘破损、氧化、腐蚀等问题,引发各种各样的电力故障。为了对这些故障进行有效防范,在进行输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冷喷锌技术,提升导线本身的耐高温能力和抗腐蚀能力,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1、输电线路发展趋势

1.1紧凑型线路

发展紧凑型线路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第一,提高电路的电能输送能力;第二,节省输配电线路走长。紧凑型电路对于增大电路的输送能力有着明显作用,简单来说紧凑型线路是通过改变的线路的空间布局来实现线路阻抗自然补偿。具体方式有增加分裂导线数、合理排布各相导线、缩短相间距离等方法降低线路的阻抗,降低电输送能耗。此外,通过优化输送电系统导线结构减少受电磁场影响的线路,对城市景观改善的作用十分明显。

1.2气体绝缘线路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是以带有与导线同轴的接地金属外壳和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的输电线路,它与常规的电缆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承载电流大、绝缘击穿后可恢复等。它的敷设方式可以在地下,也可以在地面。目前,在水力发电厂的出线等场合已应用气体绝缘的输电线。在国外气体绝缘线路也到了应用,在沙特阿拉伯建设了一条总长17km的420kV气体绝缘线路,在日本建设了距离为3.3公里、电压为275kV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在未来输电线的发展趋势中,因架空输电线路的工程成本较高,输电线路走廊的获得越来越困难,气体绝缘的输电线的研究和开发受到重视。

1.3超导输电线路

超导输电是另一常见的低损耗输电方式。其特点是输电磁场影响小,输电电压低,输电电场影响小,上述特点对于环境协调要求高的输配电工程意义非常大。通过安装超导输电线路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供电需求,对于日益增大的市政供电有着支持改善作用。超导输电线路可利用原有电缆管道,施工便利,但是超导输电线路本身造价较高,且抗冷热可靠性有待研究,目前并未大范围应用,尤其对于长距离输电线路工程的应用价值有待商榷。

2、变电站发展趋势

2.1集成化电力设备

在输电站快速发展中,电气设备朝着的模块化、紧凑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努力,近几年出现了不同电气设备的集成化电力设备。例如,智能化开关设备,其集接地开关、隔离月-关、断路器、传感器、电流互感器于一体。且集成化电力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电力站投资成本、缩短电站安装试件。

2.2环保变电站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振动,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若变电站出现泄漏或者出现废弃物等,不仅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且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近几年出现了环保变电站,其运行声音小,废弃物少,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结束语

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国家智能电力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程的长久有序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实现我国电力能源输送产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体现,最终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桂萍.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运行管理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3(22):235.

[2]黄财源.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运行管理维护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0):31~32.

[3]施宝瑜.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技术探讨[J].大科技,2015(35):117~118.

论文作者:王正波,沈毅,陈金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概述与展望论文_王正波,沈毅,陈金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