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 贵州遵义 5632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仅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和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的感染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期间对可能引发感染的常见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感染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效果
1 引言
手术治疗是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围手术期是手术全过程的一个概念,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由于药物使用、耐药性增加、病房环境不良、护理操作不合格等因素的影响,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可能出现炎症、排尿异常、便秘等问题,不仅影响妇科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也为患者增加经济压力。因此,有效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是妇产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本院妇产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进行此研究。其中妇科疾病74例,产科疾病26例;全子宫切除术1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8例,卵巢癌根治术21例,剖宫产31例,其他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1.2±4.2)岁;妇科疾病36例,产科疾病12例。干预组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0.4±3.9)岁;妇科疾病38例,产科疾病14例。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第一,住院指导:在患者入院时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详细介绍医院的整体情况、病房环境和规定,患者疾病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住院和吃药等相关注意事项,各项检查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流程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第二,加强卫生与营养: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病房及科室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进食习惯,及时进行清洗和更换衣物,加强外阴部的清洁;鼓励产妇术后尽快下床活动,以促进子宫的自我恢复;增加患者的养分摄入,与家属沟通饮食种类和形式,增强抵抗力。
第三,注意抗生素使用:妇女阴道中的细菌种类与数量比较多,手术或分娩等会造成微环境变化而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感染或炎症等。因此,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适量、适当、适时,且保证患者皮试不过敏。
第四,并发症的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主要有腹胀、咳嗽、伤口感染等,要分别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屈膝等床上活动,并合理安排床下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患者的痰液,并嘱托患者咳嗽时用双手压住手术切口两侧,减轻震痛的同时帮助咳出痰液;定期检查伤口情况,进行消毒,如果出现疼痛、体温升高时密切关注,及时进行治疗。
第五,术后感染的预防:对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性障碍的患者进行纠正,避免抵抗力再次降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进行手术,缝合手术切口时注意彻底止血,减少组织坏死的可能,尽量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的缝合线,减少外来感染。
2.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感染部位和手术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和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率。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不同手术的感染情况
对照组的妇科手术出现14例感染,产科手术出现6例感染,而干预组的妇科手术出现9例感染,产科手术出现2例感染,干预组的妇科手术和产科手术感染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手术的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2不同部位的感染情况
100例患者中一共出现,31例感染,占比31.0%,其中出现呼吸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4例,皮肤感染7例,泌尿系统感染6例,其他6例。对照组出现20例感染,感染率40.0%,干预组出现11例感染,感染率22.0%,干预组感染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在围手术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加强了为手术期间可能引发感染的各因素的针对性预防,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本研究证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手术和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
5结语
因此,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荣.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85-86.
[2]周银玲,郭惠玲.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28-229.
论文作者:王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科论文; 感染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