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362000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保守治疗期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2016年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服务,n=6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n=65),比较两组患者消极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疾病认知程度,心室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认知优良率分别为95.38%和84.62%,P<0.05;组间消极情绪评分、心室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的实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保守治疗;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1],心律失常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选择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3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在其接受保守治疗期间分别予以不同措施的护理干预,以便选择最佳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现详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实验对象共计130例,病例的选择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其中男76例、女54例,患者的最低年龄为46岁,最高年龄为72岁,年龄均值为(54.63±6.7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病例数一致,均为6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服务。①心理疏导。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和病房环境,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实施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②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和规范,饮食坚持以易吸收、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2],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量,坚持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原则,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性,提高患者身体机能抵抗力。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生嘱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用药前,向患者讲解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及常见不良反应等内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待患者用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适时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3],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停止用药,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提高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照组患者依照常规护理要求及医生嘱咐执行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服务及治疗操作[4]。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计数、计量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n(%)]和( ±s)表示计数、计量数据,相互比较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认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6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前后相关评分的改善程度,详见表1,实验数据相互比较,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服务的65例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比对照组6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后的相关指标更具有优越性,详见表3,实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5],心律失常不仅会加重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还极易引起心肌损害及心源性猝死,危害极大。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6],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理想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低,疾病认知优良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偏高,心室率明显更趋近于正常范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临床观察指标相互比较,P<0.05。由此足以证明,优质护理服务为临床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损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加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丽,翁爱丽.对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周刊,2017(6):46-47.
[2]李玉琼,李雪娟,邓方利.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6,13.
[3]于会芳.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097-2098.
[4]辛旭超.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35-35.
[5]李法玲.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5):182-184.
[6]常晓波.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39-39,43.
论文作者:陈一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保守论文; 评分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