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的常见户型为例,将“1+N”模块化原则贯彻其中,验证模块化设计模式。我们选取90、110平方米两种面积户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这是当前大多数刚需型购房客户首选的面积段,因此也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价值。



基本户型一(如图1所示):紧凑型三室,套型建筑面积约92㎡。(虚线内即模块“1”)这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户型,也可以满足大多数两口和三口之家的居住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置业者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习惯的客户进行模块化分解研究,通过N模块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通用子模块的组合变化,使本户型可以衍生多种布局形式丰富产品线,适应不同客户需求,而预制构件和部品的规格、种类基本不变。由于采用了通用率和互换性高的模块及构件部品,可以适应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如图2所示)

.png)

基本户型二(如图3所示):舒适型三室,套型建筑面积约110㎡。(虚线区域即固定模块“1”)
.png)

该户型面积较大,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变化,对于有改善型购房需求的客户来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1”模块内,也可以实现增加卫生间或衣帽间等变化。对于居家养老、二孩家庭等社会关注热点,“1+N”模块化体系可以利用模块增减和组合,衍生更多的适应性产品,例如在必要时可衍生出四室二卫的户型。(如图4所示)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1+N模块体系适应性非常强,其中的固定模块也可以具有多种变化,结合SI体系和一体化装修,可以实现一户多型。而且如开放式宽厅、餐厨合一等形式,使户型更适应现代生活。不仅可以满足同一个家庭不同时期的生活需要,还可以满足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客群对居住品质的需求。八、总结长期以来,住宅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维等各级产业链是脱节的,而且升级阻力大。推广和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化大生产,改变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作业建造模式,提升建筑质量,适应人们对生活品质新的需求。我们提出的“1+N”模块化体系,将住宅户型纳入标准化研发模式中,大大减少了设计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工作。模块化体系的优点在于:1.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非常高。通过模块变化衍生出多种户型,组合方式多变。2.户型产品的生命力强,模块体系建立后,可以持续改进模块,不断完善产品。3.户型利用率高,改进潜力大,可通过替换模块在多个项目中连续使用。4.提高了住宅产品的标准化,有利于一体化设计及产业链的整合。5.便于部品的规模化生产,满足装配式住宅以及将来百年住宅的建造要求。
论文作者:孙佳临 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模块论文; 住宅论文; 户型论文; 体系论文; 组合论文; 空间论文; 产品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