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论文_马伟伟

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论文_马伟伟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 要】从2014年至今,我国为了不断促进政府债务的优化和改善,对政府在投资上的行为进行规范,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力度,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项目合作,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并制定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政策,用以推进和指导以及规范现阶段我国运行中的PPP模式。本文将对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作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227-02

这几年来,我国棚户区在项目改造上的问题已经成为所有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中央和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都在不断鼓励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棚户区进行改造工程的合作模式。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民间资本合作中,都有了非常高的重视以及希望,然而受到现阶段金融和土地以及税收方面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运作中非常少、进展也非常慢。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作一研究。

1.棚改区项目改造中PPP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1.1 PPP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1.1 能够帮助政府在财政负担上减负

在我国现阶段棚户区的进一步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政府要正确引导社会资本不断融入其中,进一步促进棚改项目实现多元化投资,将财政资金自身的“杠杆”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比较少的资金投入下,不断扩大棚改在建设中的合作渠道。PPP合作模式在其发展的应用,可以行之有效地将政府部门中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不断促进资金来源的扩大化。所以,PPP模式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

1.1.2 能够降低以及分散风险

棚改建设在PPP模式改造过程中,主要强调一定的社会资本要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引入,政府与民营部门在谈判中,不断对风险分担的机制进行合理地确定,这一过程,有助于棚改区建设中的风险不断降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棚改区建设效率以及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在社会资本中,将PPP模式下的现代化管理经验运用其中,对项目自身的可行性以及风险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棚户区的建设效率。二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棚改项目中的布局进行统一整改,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质量监控,对安置房进行合理的分配。

2.棚改项目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的难点分析

2.1 融资异常困难

就棚户区改造的工程项目而言,其所要花费的时间非常长,需要很长的资金链支持,然而,能够进入棚改工程后期建设中的资金非常少,主要来自于我国具有开发性特点的金融机构,没有较长的资金链做支持。

2.2 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

自2013年来,PPP模式的概念在我国各个领域中都是非常常见的,PPP模式不只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还是我国政府和企业之间长期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约定,因此,国家必需有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以及合理的法律制度,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目前支持PPP模式运行的相关政策来看,并没有比较系统的政策做保障,而且在执行能力上,也是非常低的,没有很强的约束性;另外,缺乏上位法的保护,一旦出现政府违约的现象,民营资本自身的权益缺乏一定的法律做保障。所以,国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势在必行。

2.3 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PPP模式的运营下,政府之间还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主,社会资本向往的是经济利益,这两者间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相关规定尽管从市场准入、完善特许权经营制度、运行安全、产品与服务质量、价格与收费、成本等方面,都对PPP模式下的项目作一监管,然而因为没有可以操作的具体政策的大力支持,导致政府对该项目在监管力度上非常笼统,还没有涉及到对其在监管中的责任划分,因此政府的相关监管存在一定的形式化。然而在这一环境下,社会资本考虑到成本节省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例如,在政府部门对其不能有效的监管下,社会资本方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在对安置房的施工建设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具体的工程质量。

3.对于PPP模式在棚改区改造中的优化措施

3.1 加强对融资方式的创新力度

做好在PPP模式下进行的棚改工作,可以采取很多融资手段,就PPP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设计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加强融资手段。在各种保函和各类基金以及企业债和收益债等金融工具上的灵活性,不断将融资成本作一降低,促进资金来源的扩大化;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介入的鼓励力度,PPP模式中的所有参与人员要对项目融资落地自身的可行性最易综合性的分析,此外,金融机构就要提出对于风险进一步环节的优化建议,尽最大可能在PPP合同的作用下对风险因素做到合理的化解。

3.2 不断促进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性,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在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建立系统化的PPP模式下的法律制度,例如,国家要加强对PPP项目在民商法中的应用,在法律的作用下,对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作一规定,对政府主管单位和审批程序进行明确,此外,还要对PPP项目的开展最易保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争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国家可以通过和专业机构的合作,让其帮助自身培养PPP项目方面的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聘用相对专业PPP人员,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政府在PPP项目中的支撑力。

3.3 政府出台关于棚改的优惠政策,不断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的眼球

在PPP模式下,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一定的棚改区优惠政策,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不断促进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例如不断扩大有关银行的贷款力度,或者运用一定的财政补贴利率来吸引社会资本的眼球。因此,在PPP模式下,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对其的补贴。政府部门的补贴形式,可以是来自于资金方面的补贴,或者税费补贴以及捆绑开发。将住房公积金作用发挥到极致,不断促进其业务范围的扩大,脱矿其贷款的力度,有助于棚改建设的大力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PP模式在我国棚改区建设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经济复返,还能不断促进棚改融资途径的脱矿,同时,还能在优势互补的作用下,对双方存在的风险隐患不断降低,达到双赢。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棚改区改造中,将PPP模式运用到其中,是非常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马全龙.康乐县棚户区改造中的PPP融资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朱跃.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J].中国工程咨询,2016,05:36-38.

[3]李枫,雷亮.A市棚户区改造工程PPP融资方案优化研究[J].四川建材,2017,01:181-183.

论文作者:马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论文_马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