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工作中论文_王娜

院前急救工作中论文_王娜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6)

摘要: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措施。方法 从我院院前急救工作中接诊的昏迷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抢救方案,而后回访、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 、抢救方法以及临床抢救结果 。结果 66例昏迷患者中以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居多,占比高达45.45%,其抢救成功率为96.96%。结论 对于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临床应予以及时诊断,以在明确患者病因病理及综合实际病情的基础上及时为其制定和采取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抢救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为后续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昏迷患者;抢救;临床分析

院前急救工作中患者发生昏迷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脑部高级神经活动发生抑制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进一步造成患者发生昏迷症状。因为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不能给诊治医生提供有效、及时且准确的病情信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患者的诊治难度。本文主要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希望可以为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在具体诊治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这对于院前急救工作中 昏迷患者的救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院前急救工作中接诊的昏迷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昏迷且由我院送诊于院内的患者;②经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身体各项器官和机能不全者;③意识不清醒或精神病患者;④不愿配合试验者;⑤不符合本次试验其他相关标准者。其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9.49±10.71)岁;重度昏迷12例,中度昏迷22例,轻度昏迷32例。

1.2 诊断与治疗

患者在昏迷后,必须对其进行紧急抢救,让死亡率降低。无论是哪种情况出现的昏迷,都需要确保呼吸顺畅,需要把患者的一头偏向一侧,对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进行处理,确保氧气能够正常供应,并及时进行吸氧,对于一些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通过插管的方式,让其呼吸顺畅,有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并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电图、血糖、血氧的检查。回访患者入院后有必要时均进行ct、尿常规、血常规、电解质、血常规、x射线等的常规检查。

在诊治昏迷病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是否出现中毒等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出现食物中毒或疑似中毒的情况,首先需要进行洗胃、导泻并且注射一些缓解中毒症状的药物或者解毒剂。对于初步诊断没有出现中毒的患者,首先需要对其脑膜是否有刺激特征进行检查,如果有刺激特征则说明是蛛网膜下控出血或脑部炎症而出现的昏迷,对于这种患者,首先需要进行ct扫描脑电波、脑电图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对神经系统定位特征进行检查判断。如果出现明显特征则说明是中枢神经疾病而出现的昏迷,如果两类情况都没有出现,则可以判断是否为患者内环境疾病造成的昏迷或者脑外器官功能障碍造成的昏迷,需要检查肝功能和代谢指标,判断是否是由于肝性疾病而造成的脑疾病,诱发昏迷,对于脑猝中昏迷的患者,首先需要做ct扫描,并且进行脱水治疗,对心血管昏迷的患者,首先要注射小量的胰岛素,对患者进行脱水纠正治疗,让临床康复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则可以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通过静脉注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肺性脑病,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且对酸碱平衡进行纠正,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让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对于低血糖的昏迷情况,需要通过静脉注射30毫升左右50%葡萄糖的方法进行治疗。

2 结果

2.1诊断结果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占比高达45.45%(30/66),与酒精中毒(6例,9.09%)、一氧化碳中毒(6例,9.09%)、药物中毒(6例,9.09%)以及糖尿病并发症(16例,24.24%)和其他致病因素(2例,3.04%)的占比相比明显更高。

2.2临床抢救结果

实施针对性抢救方案后,66例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96%(意识完全恢复50例,意识恢复良好14例);抢救无效病死率为3.04%(2例)。

3 讨论

昏迷通常条件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昏迷导致患者出现大脑高级中枢结构感觉、意识、运动等功能受损,进而造成患者产生意识障碍,比较明显的临床情况就是昏迷患者没有办法对外界的刺激进行反应,另外还会产生大小便失禁、运动反射功能障碍等情况,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当中,一般情况下,病情发展快,发病比较急,而且病因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昏厥主要涉及临床当中的大部分学科,主要导致昏迷的因素有肺、肝、心、肾等重要器官受损,或者一些神经系统当中的疾病。

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发现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造成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各种各样,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会出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发生一定的障碍,从而使得大脑的兴奋刺激会收到一定的阻滞,进一步导致大脑皮质受损。在临床上昏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对其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救治,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想要很好地改善预后,在患者入院之后就应该对其进行全面诊断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诊治效果,同时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院前急救工作中患者发生昏迷乃至死亡大多数都是因为心肌梗死、颅内出血而造成的,患者在到达现场的时候就发生了休克,所以给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院前急救工作中一定要对昏迷患者的抢救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救治措施,避免由于救治不够及时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除此之外,昏迷患者还更加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还应该对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就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送院后要加强对血电解质和肾功能的监测,并做好对液体的管理工作。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的昏迷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进一步采取最为科学合理的救治措施,尽可能减轻昏迷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本研究中,尽管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院前急救工作中 昏迷患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占比高达45.45%,但也不乏其他致病因素。可见,导致人体出现昏迷现象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临床在采取抢救措施前应先明确患者的实际病情,从而才能确保抢救措施的安全有效性。

总而言之,由于院前急救工作中昏迷患者在到达现场的时候就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所以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对昏迷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然后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好地促进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出院。

参考文献

[1]段琦.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抢救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79-80.

[2]姚爱琴.急诊昏迷患者紧急人工气道支持的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36+140.

[3]虞惠群,高海芳,董伟.急诊昏迷患者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05):60-61.

[4]陈志苹,何伟,汤慧,陈婷婷,方钰.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方法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06):1079-1080+1094.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院前急救工作中论文_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