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档案规划回顾与“十一五”展望(下)_档案学论文

“十五”档案规划回顾与“十一五”展望(下)_档案学论文

档案学科的“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续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学科论文,档案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档案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中的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

随着档案管理活动技术含量的提高和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的全新要求,档案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内容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充实。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学的学科边界可能会发生以下显著变化:

第一、从研究档案的运动与管理扩展到研究文件(含档案)运动的全过程及其管理。我国档案界一般习惯于以“归档”为界将归档之后的文件(即人们所指“档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构建档案学科理论体系。在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思想提出后,迫切要求档案学科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架构,档案学不仅要将归档后的文件(档案)及其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要将研究触角前移至文件归档之前的过程,特别是文件形成之初。

第二、从研究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扩展到同时关注各种有形信息以至隐性知识的管理。因为在电子环境中,除正式流转的文件和档案信息外,在业务流程和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数据和其他业务信息也往往是对该社会组织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文件的属性。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往往与文件管理密切相关,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如何界定信息化环境中的“文件”范畴,如何把隐性知识管理纳入档案学研究范畴,如何处理好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在“知识及其管理”这一研究对象上的重合问题需要有边界上的进一步明确。

第三、从重点研究传统管理理论与方法扩展到关注大量技术应用及其带来的理论创新。对档案学科而言,管理问题和技术始终是两条基本的线索,如今二者的结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档案管理和档案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如何兼顾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问题,关系到档案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教育定位的选择。

第四、从研究文件信息流的管理与重组扩展到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本身进行研究,使档案学科的“拓展与适度”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文件、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具有密切的联系,需要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在这种渗透发展中,如何继续保持档案学的学科特色,把文件、档案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研究结合起来,成为档案学科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随着档案学科在研究边界上可能出现的上述扩大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档案学界有人提出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上位学科概念来集成相关学科。在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背景和发展框架中,档案学科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但档案学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中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好拓宽领域、发挥优势和保持特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形成具体思路。

(二)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在相关领域中进行课题协作攻关以及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尚存在一定障碍

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加剧和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增加。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是具有相邻关系和同族关系的学科,这决定了它们既有密切联系,又各具特色。由于三学科之间在联系程度和亲缘关系的不同,它们所表现出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的强度和规模也有差异。近几年来的有关统计表明,除情报学与图书馆学在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跨学科研究规模和强度外,图书馆学与档案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三学科的交叉融合都有待加强。近年来,尽管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界都强调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但在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上却并未出现多少成功的案例,相反,“各自为战”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例如,图书、档案、资料的数字化问题、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问题等都有很多共性,在信息扫描、压缩、存取技术上,在元数据管理、服务模式和安全策略的确立等管理方法上,在概念界定和相关立法等理论问题上都有很多相同与相通之处。但令人遗憾的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界缺少有效的合作,导致有限的科研资源(包括科研力量、资金等)被人为分散,各课题组之间存在大量重复劳动,从整体上降低了科研效率。可见,相关学科之间还需要大力加强交叉融合、联合攻关。

(三)建设中国档案学理论体系,扩大中国档案理论的国际影响任重道远

中国档案事业极具特色、活力,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理应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档案学理论,在学术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这需要专业理论的积累和研究方法的突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独创性的专业理论,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之间关联研究也还比较薄弱。构建系统的具有特色的学术理论并不意味着在游离于学术主流之外,用“边陲”思维意识对待学科发展,而是应在把握国内外档案学科发展趋同势态的基础上,在一些特色理论上产生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在档案学核心理论(如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以及电子文件管理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尚未形成重大的国际影响力。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其中研究方法的简单化妨碍了理论的突破,语言障碍影响了成果的推介。在未来的档案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争取在部分特色领域取得突破,树起旗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档案学理论成果。

(四)探索档案学科产学研一体道路,进一步密切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的关系尚有很大空间

档案学科中的产学研一体是指有关人员在教学科研的同时研发有关产品,甚至把它推向市场。档案管理突出技术运用和管理实践的学科特点也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可能。从总体上看,目前档案界教学与科研人员普遍缺少市场意识,很多有价值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研究成果,却没有得到市场开发经营的实践。据调查,目前由各类计算机软件公司设计开发的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数以千计,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不仅面临系统选型的困难,在应用后也往往发现有些系统功能不佳。出现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系统研发人员不了解文件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档案人员又不能全面表达系统功能需求。目前,已有学者就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却没有实现成果转化。如果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和用户代表参与系统研发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质量,还可以利用其智力服务赢得一定的市场利益,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产学研一体的过程不仅可以把档案学科发展中形成的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服务社会,也可以用实践检验和丰富教学科研的内容,实现档案学理论与档案管理实践的结合。从总体上看,在档案学科建设中,理论脱离实践或实践轻视理论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面向应用和实践进行科研选题是解决档案学理论与档案管理实践关系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档案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设想

对档案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的整体考察与评价,主要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在横向方面侧重于从广度上考察,即梳理出未来档案学科主要研究什么问题;在纵向方面侧重于从深度上考察,即把握这些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应该说,目前我国档案学科已经几乎涵盖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所有领域,如果说在广度上要进一步拓展,就要关注档案学与相关学科交叉地带的现象,以及因技术应用和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全新管理问题,这种拓展的结果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学科的深度。在“十一五”规划中,档案学科在适度拓展其研究面的同时,更应关注档案学科的研究深度。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结合上文中关于近五年档案学科发展态势的基本估计,我们认为,在“十一五”时期档案学科应关注以下发展趋势和重要领域:

(一)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和社会管理变化所引发的档案管理理论创新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衰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新的足够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供研究。档案学科中的新问题主要产生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是在技术应用和社会管理变化中出现了一些过去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全新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数字档案馆建设问题、档案载体变化所带来档案保护技术策略调整、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信用档案管理模式等;二是因技术应用和社会管理变化带来的已有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如,物理管理和逻辑管理的分离引发来源原则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有限与服务型政府中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变革等。

(二)强化对档案学基础理论中一些传统课题的深度挖掘

档案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有进一步深度挖掘的需要。如全宗理论、档案鉴定理论等都是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但在档案管理的后保管模式背景下,以“来源”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档案管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档案整理工作要从传统的实体整理转变为对文件档案中所包含有效信息(知识)的控制,档案部门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已经成为档案学理论必须覆盖的内容之一。而这种转变又必须以档案价值判断和档案知识地图的绘制为基础。因此,在档案整理和档案鉴定等传统领域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研究课题。

(三)从文化建设高度加强档案文化研究

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档案在延伸社会记忆、延续人类历史、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功能以及档案馆的社会文化属性也已被人们共同关注。但从全社会来看,在如何科学对待档案文化遗产、如何科学评价我国档案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如何界定档案馆的文化内涵、应采取何种策略加强我国档案馆文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在我国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地位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档案学的理论建设,也可进一步发挥档案管理服务于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

(四)重视研究档案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档案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档案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学科建设具有拉动和支持作用。由于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高层次的、综合性信息管理与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档案专业课程建设中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上位学科概念下开展档案专业课程建设,并处理好它与其他相近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保持档案学学科特征,保持和张扬档案专业的品格与个性的前提下,给档案学科和档案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与厚实的平台成为当前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对档案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既要研究宏观层面的一般态势,又要研究各门课程的具体方案;既要研究本科课程,也应把研究生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纳入研究视野。随着档案学硕士学位点的增加,档案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学界应在调查研究型人才就业走向与社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档案高级人才的培养定位和特色,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地区与学校的档案高级人才培养方案。

标签:;  ;  ;  ;  

“十五”档案规划回顾与“十一五”展望(下)_档案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