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2020年大选初选乱象观察
郭振家
2020年1月,台湾地区又将迎来四年一度的领导人选举。蔡英文似乎根本无视去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大败的事实,仍然想代表民进党“出征”,孰料3月份前行政部门负责人赖清德突然宣布参选,在“绿营”内部投下“震撼弹”。赖清德参选不仅严重打乱了蔡英文的选战布局,还尖锐地考验蔡英文长期以来所称的“民主价值”到底是“玩真”还是“玩假”。目前民进党初选风波尚未“尘埃落定”,但蔡英文迄今所表现出的“辣台妹”风格——只想征召、不要初选、百般拖延、舍我其谁——已经让台湾的“民主价值”再次蒙羞。
一、蔡英文并没有对“九合一”失败深刻反省
2018年台湾地区进行了包含全台县市长在内的“九合一”选举,在22个县市长席次中,中国国民党一举获得15席,而民进党仅获得6席。此役被媒体普遍看作是民众对蔡英文当局的不信任投票,也是蓝营自2014年以来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次选举。国民党此次为何能够获胜,最大原因恐怕在于民进党执政失败。显然,民进党过去三年的执政成绩并不令民众满意,尤其是经济政策和两岸政策,民众积累了太多怨气需要发泄,甚至一度“讨厌民进党”成为网络凝聚共识的关键词。当然,此次选举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韩流”席卷台湾,成为助力蓝营获胜的法宝。2017年8月,韩国瑜南下深绿选区高雄市担任党部主委,之后又代表中国国民党“出征”高雄市,并不是凭借扎实的桩脚、雄厚的财力和帅气的外表,而是通过打动民心的口号——“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短短一年多时间,狂赢89万2545票(民进党籍陈其迈仅拿到74万2239票)。韩国瑜为何能取胜,民进党高雄执政多年为何仍然失败,恐怕民进党需要深刻反思,长期执政地区的民众对其多么不满。
虽然“九合一”选举当晚蔡英文即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并且多次在媒体上口头反省,然而,“行胜于言”,实际上蔡英文并未进行真正意义的反省,反而是变本加厉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年以来,蔡英文当局继续不承认“九二共识”,阻碍两岸交流,还对新当选的蓝营县市长赴祖国大陆交流设置各种限制,甚至指责“大陆干预台湾选举、制造假新闻”。大陆事务主管陈明通甚至以“禽兽说”讥讽韩国瑜到祖国大陆“拼经济、促交流”,引起舆论哗然,也说明了蔡英文当局并未有改善两岸关系之诚意。不仅如此,民进党还积极向美国靠拢,妄图加入所谓的“印太战略”和实现“以美制陆”的目的,这样的立场和政策何来反省呢?无怪乎,蔡英文即便已经表态参选后民调还一直比较低迷,被已经“无官一身轻”的赖清德甩在了后面。以2019年4月“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为例,“如果明天投票,27.7%支持蔡英文,49.9%支持赖清德,18.8%尚难决定,3.7%不知道、拒答”。换言之,在台湾20岁以上成年人中,约五成人会支持赖清德,仅两成八支持蔡英文。
当然,蔡英文当局为民众所诟病的还有其人事布局。虽然“九合一”选举失败了,但是一些选举失败的人物“摇身一变”,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关键人物”,这样的现象被媒体戏称为“败选者联盟或复仇者联盟”。例如,在新北市市长选举中输给侯友宜的苏贞昌,成为新任的行政部门负责人;在高雄市市长选举中输给韩国瑜的陈其迈,担任行政部门副负责人;在台中市连任失败的林佳龙,出任交通部门负责人;前云林县县长李进勇将担任“中选会主委”。如此“落选内阁”也被民众讥讽为“票输越多却官位越高”。岛内政治评论员赖岳谦分析称,以上人事动向凸显出一是民进党内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人选,转来转去都是那些曾经当过官、而且施政不佳者,二是民进党中生代主力并没有人愿意出来承担。
二、赖清德参加初选完全符合程序民主
民进党3月18日开始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党内初选登记。自称“台独工作者”、曾任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赖清德当日宣布,将“勇敢承担责任”,前往登记参选。此前,赖清德参选一事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大约是18日早晨才将消息告诉蔡英文,而且还是通过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陈菊。此事证实了岛内早已传言的蔡英文、赖清德二人“貌合神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文生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表示,赖清德未告知蔡英文,(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确实蓄意已久。赖清德跟蔡英文早已“面和心不合”,表面上同蔡英文合作,但实则暗中较劲,给蔡英文施加压力。民进党党内并不团结,而且自相残杀刀刀见骨,不过结果显而易见,只能两败俱伤。
所以,原先自以为是“唯一的候选人”,却不料赖清德半路突然杀出,蔡英文顿时措手不及。蔡英文后援团立刻展开对赖清德的“围剿”,“图谋分裂民进党”“没有诚信”等谴责声不绝于耳。就连赖清德所在的新潮流系也纷纷站出来“挺蔡”。然而,赖清德也有自己的解释。一方面,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后,赖清德自称是自己出来勇敢承担的时候到了;另一方面,在刚刚结束的台南市民意代表补选中,民进党候选人郭国文最终击败国民党提名候选人谢龙介,赖清德的辅选打败韩国瑜的辅选,让赖清德信心大增。再加上“九合一”选举以来台湾各种民调赖清德都大幅领先蔡英文,所以赖清德决定“放手奋力一搏”。
那么,接下来蔡英文阵营的策略可谓十分明晰,一方面继续做赖清德的工作,加压“劝退”;另一方面,则是真真假假各种民调不断出炉,暗示“蔡英文的民调已经不断追赶上来”。甚至于为了将赖清德的民调真正打下去,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挺英派”正在展开“灭赖三部曲”,从斩断后路、曝光支持者、到号令“蔡粉”致电施压表态,逼迫赖清德走进孤立无援的绝境,最后再透过手机民调清理战场,“打包”赖清德。以上讲法当然遭到了民进党的否认,但民进党内“拥赖”“挺蔡”各派斗争越来越激烈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以手机民调来吸引所谓更支持蔡英文的年轻选民,也确实难以摆脱“因人设事”嫌疑。
无载氧体时,热解挥发气中H2含量较高,为51.1%,H2/CO相对较高,但气体收率低,为1.16 Nm3/kgbiomass,生物质碳转化率仅为62.8%。Fe2O3引入的晶格氧促进了生物质气化反应,当Fe2O3/C为0.13时,生物质碳转化率提高到 90.9%。进一步提高 Fe2O3量到Fe2O3/C为0.5,可将生物质完全气化。带入燃料反应器的晶格氧量的增加,促进了固体焦炭转化为气体成分,因此合成气收率和 CO含量提高,这也降低了H2/CO比,约为0.83。合成气收率和合成气的H2及CO收率为1.48 Nm3/kgbiomass和1.16 Nm3/kgbiomass。
三、“割喉战”初选乱象
此番“蔡赖之争”,有媒体大胆预测说,“民进党搞不好会走向分裂”,笔者对此持严重怀疑态度。毕竟,历史上民进党类似的严重对立并非没有过,例如2008年初选“苏谢之争”,曾引爆疑似贪污案公文外泄事件,苏贞昌、谢长廷也因初选“撕破脸”,但民进党却并未分裂。正如高雄市市长韩国瑜的分析:“民进党(虽然内斗至此),最终形成‘蔡赖配’并非不可能……民进党绝对不会分裂。若国民党的想法是期待民进党分裂来获得政治好处,对不起,门都没有!那你就太不了解民进党。”然而,此番“蔡赖之争”后民进党或毫发无损,但台湾民主品质将进一步下降则是比较确定的。
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农产品,某一中药材品种全国种植面积小,生产量小货紧则价扬,种植过多则卖不出去,且没有其他用途,药价变柴价。据有关专家介绍,市场对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其总量只有粮食作物的0.1%~0.2%、水果的1.5%、蔬菜的0.28%。由于中药材市场需求不稳定,种植户对市场缺乏调查,中药材市场需求信息掌握不够,盲目跟风种药材,很容易遭受挫折。
然而,赖清德到了4月仍不为所动,坚持要走完初选。因为依据民进党中央决定,“3月18日至22日进行初选领表登记作业,人选将在4月中出炉;党内若有二人以上参选,即办理党内初选民调,若仅有一人登记参选,则以征召形式办理”。现在有二人参选,那不就是靠“初选民调来定胜负”吗?若赖清德果真这么想,则恐怕太过于低估蔡英文以及挺蔡人士的“肆意妄为”。4月10日,民进党中执会开会决定,“将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党内初选民调延期至5月22日之后”。(这其实是第二次延后了,第一次是3月23日,民进党开会决定,“原订4月17日中执会通过并公告提名人日期延后一周到4月24日”)。延后之举不断打乱赖清德阵营的选战步调,也招致一些民进党人士强烈不满。台湾前防务部门负责人蔡明宪12日发声明,“呼吁尊重初选制度,决定退出民进党”。
其实,从民主制度设计而言,赖清德参选完全符合程序民主。不仅今天的民进党,今天的国民党和历史上的民进党也都是以合理的初选作为是否实现真正民主和平息党内不满声音的主要手段。从未有“现任优先”原则可以写入政党决议之中。道理很简单,“现任”并不能等同于“民意支持”,所谓民主的精神,在于时时刻刻以“民意优先”。在早前深绿的游盈隆与“蔡英文的代理人”卓荣泰竞逐党主席过程中,游盈隆多次强调选举不应该“现任优先”,卓荣泰为了抢夺道义制高点也附和这种说法。后来卓荣泰担任民进党主席之后,也不敢轻言“放弃初选、现任优先”。
3月18日,当赖清德宣布参加初选的时候,确实让蔡英文很被动,当时媒体纷纷讨论,赖清德到底是“选真”还是“选假”。民进党内部则是“响起警报”,一方面陡然增加批赖声浪,另一方面成立貌似公允的协调小组,实则仍是希望赖清德知难而退。正如卓荣泰3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初选协调是高难度工作,‘大师兄’(指他自己)没办法,要找很多老师傅才有办法协调”。最终,这些老师傅就包括了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桃园市市长郑文灿、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陈菊,以及后来确认的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老师傅团队并非秉持中立立场,甚至于4月以后连形式上的中立也懒得做了。显然,把赖清德“劝退”成为“老师傅们”的重点工作。为了让赖清德能够体面地退出选战,台湾副领导人陈建仁3月29日还透过脸书(Facebook)宣布,“2020将不再搭档蔡英文”,此举被媒体解读为“为赖清德腾位子”。
综上所述,老年衰弱患者进行手术存在发生短期和长期不良结局的高风险,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非衰弱患者显著增加。有必要将衰弱纳入老年患者的术前评估中,以明确是否存在衰弱及老年衰弱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据进行个体化围手术期管理。全过程需要跨学科团队协作。目标是手术可以使老年衰弱患者获益,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和失能,最终能够回归社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我国政府实行了乡村振兴计划,在实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旧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整体上来讲,农村经济的发展仍需要依赖农民自己的存款,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乡村振兴计划的实现,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未来对赖清德不利的“剧情”发展还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蔡英文担心民调不利,根本不办初选,也就是最后民进党以“党内协调”名义将赖清德“做掉”,这是赖清德最担忧的,也是彻底撕掉“民主外衣”的做法;另一种则是办了初选,但赖清德民调已经被日渐“稀释”,最终败给了蔡英文。蔡英文团队当然希望按照第二条路径“堂堂正正”地赢,所以目前一些“小动作”频出不断。就好比是足球比赛,固定距离射不准的话,为什么不把球门弄大一些呢?现在多项民调蔡英文仍比赖清德低,这个过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还是可以不断“施力”的,蔡英文可以发动各种行政资源“护盘”,以及勤走基层、重塑形象,甚至可以把网上“挺蔡批赖”力度持续加大。如果届时民调还是落后(比如到了5月22日民调不如意),蔡英文阵营和协调小组还是可以想出“新的推延办法”,更何况在一些民调中蔡英文似乎已经逼近甚至超过赖清德了。
赖清德的压力越来越大,乃至于多次通过媒体向蔡英文喊话要来一场“君子之争”,也就是“如果您赢了,就是2.0,可能打赢大选,我会全力支持您;如果我赢了,就是一个新的气象,也会有机会打赢大选,也请全力支持我”。蔡英文则总是以“维护党内团结”来回应。
四、台湾民主品质将进一步下降
“蔡赖相争”,烽火燃起,民进党各派系都被搅动起来。曾经有媒体3月乐观地认为,蔡英文、赖清德是“佛系”竞争,一扫过去无党籍台北市市长柯文哲重批“新潮流吃铜吃铁(什么都吃)”的负面形象,似乎民进党要塑造“符合民主制度下理想政党”形象。然而,这个评价未免下得太早了。
民进党曾经长期“在野”,因此,不切实际地提出和捍卫许多价值理念,并长期恶意攻击国民党的各种政策尤其是两岸政策。过去民进党以“民主和进步”自居,经常给国民党扣上“专制独裁”帽子,哪怕在立法机构里民进党采取暴力方式阻挠一些法案通过,甚至于公开支持类似“反服贸运动”和“反课纲微调”等事件,民进党也要打着“自由、民主”旗号。然而,民进党上台后是否是坚定执行自己的理念呢?换言之,恰是在利益与价值观面前必须“二选一”的时候,才是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到底是“言行合一”,还是“以民主的名义欺骗民众”做出最正确认知之时。显然,民进党的霸道和好斗已经远远突破其声称的价值理念,未来台湾的民主道路将任重而道远。
这是一个奖项,就跟每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似的,也是分为很多品类,比如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服装、最佳摄影……GPHG这个奖呢,就是以腕表的品类或者功能为划分,比如最佳男装表、最佳女装表、最佳工艺表、最佳计时表等等。
回顾蔡英文上台三年多来,台湾民主已经日渐沦为国际社会笑柄。陈水扁迄今已经18次保外就医,不断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民进党内多数人士不敢言及“重新羁押”,反而有人倡议“选举有功应该特赦”,真是羡煞其他在押囚犯。民进党以清算所谓“不当党产”名义整治国民党,不是从1987年台湾“民主转型”开始,而是从1945年国民党入台算起。当然拜民进党所赐,国民党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反而促成蓝营大团结。民进党发起所谓“军公教年金改革”,迫使老军人上街游行却到处是“蛇龙、拒马”,完全不顾社会伦理秩序。当然,为了阻止已经临近届满三年的前正副领导人马英九、吴敦义“登陆”,民进党控制的立法机构三读通过修法,将“台湾当局离退职人员出境管制期限由3年修改为最长可延至6年”。更令人气愤的是,与2018年“九合一”选举同期通过的“以核养绿”“公投案”明明已经通过,蔡英文当局仍然于4月27日发起“废核大游行”,且蔡英文、赖清德二人皆上街参加造势,遭到原新北市市长朱立伦痛斥:“这是骗子的行为,已经是台湾领导人,要废核就可以直接废核,怎么还需要上街头?”
所以说,此次蔡英文、赖清德初选之争,目前已经完全变成了“权力之争”。蔡英文不愿意让步,因为蔡英文看重的是唯恐失去的权力,民进党内诸多高官更是看重蔡英文派发官爵的丰富资源,而不是民进党至少名称中所提倡的“民主价值”。蔡英文、赖清德之争,也不再是与中国国民党竞争“谁能给台湾更好的经济和更稳定的未来”,而有可能是转化为党内竞争“谁更能吸引深绿的选票”,如此导向的话,恐怕带给台湾的是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此次民进党初选,让更多民众看清了民进党所谓的“民主是为何物”。民进党曾经依靠欺骗上台,民众也曾经被一时蒙蔽,然而,不论是“非核家园”还是“台独”“建国”,甚至于“维持现状”和“两岸稳定”,民进党都在不断“破功”。此次民进党初选乱象不断,恰恰给民众一个极好的机会,认清民进党到底是否真正有诚意和有能力,来“顺应民意、推动台湾经济发展和实现两岸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