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208
【摘 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比较研究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和创新治疗组),各25例,保守治疗组给予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创新治疗组则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创新治疗组妊娠终止率、包块、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β-HCG)等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所用时间均比保守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对单纯的药物治疗,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可取得良好疗效,临床应积极推广此种治疗方案。
【关键词】宫腔镜;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宫切口妊娠
前言
子宫切口妊娠是临床罕见疾病,致病原因主要为剖宫产后伤口愈合状态不佳,导致瘢痕存在裂缝,受精卵着床于此微小裂孔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当前,临床对剖宫产应用较为广泛,我国进行剖宫产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概率也因此大大提高。该病危险系数高,易导致子宫破裂和阴道出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因此,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应引起重视,处理过程中要格外谨慎。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我院对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保守治疗组与创新治疗组,各25例。根据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各项指标均符合子宫切口妊娠诊断标准,且已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保守治疗组中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36岁,平均年龄(27.21±2.63)岁;子宫内包块直径最短为1.6厘米,最长为2.8厘米,平均直径(2.34±0.22)厘米;20例出现腹痛,19例出现阴道流血。创新治疗组中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35岁,平均年龄为(26.61±3.01)岁;子宫内包块直径最短为1.5厘米,最长为2.6厘米,平均直径(2.17±0.52)厘米;19例出现腹痛,21例出现阴道流血。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包块直径、不良反应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差异较小(P>0.05)。
1.2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氨蝶呤(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155),肌内注射,每次10毫克,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0),饭后2小时口服,每次25毫克,每日2次,每次服药后禁食2小时,连续口服3天;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β-HCG水平进行监控,以降低下腹疼痛及阴道流血的发生率。
创新治疗组在治疗期前7日采取与保守治疗组相同的治疗方法,当监测到患者的β-HCG水平下降,且降低至治疗前水平的50%左右时,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若发现孕囊体积已明显减小,则可施行宫腔镜手术:手术前放置40μg米索前列醇于患者阴道以软化宫颈,对患者进行全麻,以B超引导,探镜检查腔内孕囊所处位置,其他胚胎组织分布情况,明确后则施行钳刮、电切,清除孕囊后再次探镜观察,继续吸出残余胚胎组织,若宫腔出血,则给予患者2毫升垂体后叶素、20U缩宫素进行滴注,待子宫收缩则继续刮除妊娠组织,B超监测到子宫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退镜。术后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凝血包块完全消失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长;两组患者停止妊娠情况。
(2)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后,创新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差异显著。
保守治疗组与创新治疗组终止妊娠分别有63例、86例,妊娠终止率分别为70.00%、95.56%,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3.讨论
子宫切口妊娠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自身难以察觉,且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治疗难度大。根据其致病原因可知,减少出血、清除胚胎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对该病进行治疗,我院在此基础上,对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进行探究,发现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甲氨蝶呤可有效抗细胞代谢,对阻碍嘌呤合成酶、叶酸还原酶具有良好作用,同时还可抑制胚胎滋养细胞进行分裂,阻止蛋白质、RNA的合成,从而致使绒毛坏死、胚胎死亡;而米非司酮具有软化和扩张子宫颈、诱导月经、抗着床的功效,服用后对绒毛组织的血供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促使蜕膜组织变性坏死,胚胎死亡、脱落。两种药物都可达到杀死受精卵的目的,对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积极意义,但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仅见效慢,还会延长治疗周期。宫腔镜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手术全程配合B超监控,可清晰看到妊娠囊所处部位,判断胚胎周围血管分布,对胚胎组织的清除更为彻底,电凝止血效果更佳,还能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本研究中,创新治疗组患者除了服用传统药物,还进行了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β-HCG水平、血凝包块、妊娠终止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且创新治疗组8.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的3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时,与单独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宫腔镜联合传统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P<0.05。因此,临床应积极推广此种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婷.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10):1398.
[2]刘颖蔚.宫腔镜下清宫术联合雌孕激素预防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8,29(02):220.
[3]彭月享.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1):2920.
[4]胡淑红.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7):166.
[5]许正芬.高强度超声聚焦联合宫腔镜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03):280.
论文作者:张爱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切口论文; 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保守论文; 胚胎论文; 宫腔镜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