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PLC控制也逐渐成为了未来工业生产中主要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PLC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对电气控制以及PLC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各个行业中电气控制以及PLC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气控制;PLC技术;应用融合
引言
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英文简称,PLC技术主要是利用存储逻辑,针对一些外部的接入结构实现有效简化处理,该技术与传统的接线控制方式相比较,不仅控制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设备的维修以及后期的系统优化也更加便捷,在针对控制系统开展升级改造过程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PLC的程序也可以充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时调整,对生产实践环节有更高的适应性,因此PLC技术也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得到了普及应用。
1 PLC特点分析
1.1 结构简单
PLC对传统逻辑下的接线方式进行了优化处理,让系统集成性更高,只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接口以及多元的符号就能很好的完成对系统运行参数的设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能,而且PLC的很多应用技巧掌握起来也非常简单,仅仅依靠简单的程序编辑就能完成高效的PLC应用。此外,在进行PLC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系统整体结构,对其控制器的实际体积以及模块组合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让其结构在保持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简单实用[1]。
1.2 抗逆性强
PLC的电路主要是集成电路,整体结构的可靠性非常好,而且通常情况下,PLC采取的都是抗干扰电路技术,同时在系统中的还集成了监控报警装置,系统自身就具备了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加之报警器的存在,使得PLC能够在系统运行异常或者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自动发出警报。与传统的继电装置相比较,PLC对工业生产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依托其自身针对性比较强的程序编辑功能,使其能够对外界的设备进行诊断和监控,这样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1.3 维护方便
PLC主要采取的是存储逻辑设计,因此,结构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响应速度也更快,由于其具有诊断以及报警的功能,后续的设备维护等工作的更加便捷。此外,PLC可以实现程序更改,后期的系统升级以及维护的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2]。
1.4 语言模块化
PLC芯片的程序编辑功能具有很高的模块化特点,而且程序编辑语言类型比较多,在此基础上,程序编辑人员可以通过选择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语言来进行程序编辑,而不需要再续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编程语言。此外,PLC省略了外接线或者终端连接的步骤,因此,其完成指令下达以及传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较强的程序语言识别功能。
2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融合性
PLC芯片本身体积比较小,重量的也比较轻,对运行环境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很容易实现控制装置的组装,能够将系统构架与功能进行集成。在当下的电气控制的行业中PLC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技术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应用同时实现了与抗干扰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PLC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外接设备的检测系统,能够针对所有的外接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并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错误的时候及时的发出警报,可见针对电气控制中PLC技术应用融合性的研究有很高的实际意义[3]。
2.1 传输过程的融合性
在电气控制系统进行采样的阶段,PLC可以的主动对输入状态进行详细的扫描,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采集的数据将会被存储在与之相对应的单元中,然后通过PLC的程序编辑功能就能完成数据输出以及刷新等功能,在上述操作的过程中,I/O映像区内部的所有对应数据将始终处在稳定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操作人员通过程序编辑后,能够将系统内多个不同的触点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控制线路,这样就能实现相应的逻辑运算。在指令执行的全过程中,I/O映像区内部的数据、系统状态都能保持稳定,而数据输出点以及相应的软设备参数以及状态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2.2 控制系统的融合性
PLC代替了电气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继电装置,控制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使得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另外PLC不仅能很好的适用于独立的设备中,而且在工业领域的生产线以及组合型的设备中也有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能够实现对整个电气控制系统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相关参数的采集和高效控制,充分体现出了PLC集中控制的功能。要针对多个组合的设备进行集中电气控制时,合理的应用PLC就能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PLC停机的时候,被其控制的所有设备也将停止运转。因此,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其独立性,实现电气控制全系统的分散控制,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系统的数据接收与传输实现同步,这样就能避免工业生产中出现大范围设备停机的现象,充分保证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3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应用
3.1 炼钢领域的应用
在炼钢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会设置鼓风机来有效提升铁水的提取量,该设备通常情况下都能维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但是一旦鼓风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炼钢生产出现大面积的停产,直接造成了炼钢企业成本的增加,而且后期的维护保养也比较困难,耗时较长,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有效防止这一故障的出现,充分结合了鼓风机跳闸压力低的特点,在设备中加入了变换控制电源以及电气控制来完成设备的断电以及的切换功能,这样就能保证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并有效提升了生产作业效率[4]。
3.2 环保领域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环保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环保领域煤炭的脱硫工程来说,风机以及水泵都是必须要配置的设备,在脱硫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来进行脱硫工艺的控制,不仅控制的效率比较低,而且脱硫处理的效果也不乐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电气控制以及PLC的编程功能来实现对脱硫过程中的控制,不仅提升了脱硫工程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升了脱硫的效率。此外,在PLC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即时采集,而且还能将采集的数据自动存储到对应单元中,这样后期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就能更加便捷,在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系统的不断优化完善,从而使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故障的发生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3.3 纺纱领域的应用
在PLC基础上组建的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在此基础上将完成对纱锭控制工具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然后将采集的数据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完成分析处理,并将的处理结果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利用PLC完成对纱锭控制设备的整合,形成一个的逻辑环。在此控制系统内可以能够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传递等,极大的提升了纱锭的管理效率[5]。
4 结束语
综上,充分利用PLC的特点将其与电气控制进行的有效融合,能够的极大的提升的系统自动化的水平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应用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燕.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7,31(03):63-66.
[2]周双喜.《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281-282.
[3]彭小平,凌双明.教学做一体化及项目教学法的探讨——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9):13-15.
[4]陈娟,尹智龙.“互联网+”背景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4):104-105.
[5]胡冬生,彭宽栋,羊荣金,沈孟锋,罗晓晔.面向智能制造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192-193.
论文作者:肖贤超,李卫星,刘秉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电气控制论文; 系统论文; 就能论文; 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