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论文_王卫卫,时玉凤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比较在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为两组患者提供相同的麻醉诱导,在正式手术环节分别为其提供瑞芬太尼麻醉和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变化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A5时段的HP、MAP、DBP、SBP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A4时段的MAP、DBP、SBP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定向力恢复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清除效果较好,舒芬太尼的抑制作用较强。

【关键词】全身麻醉;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临床麻醉效果

前言: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是临床中两种常用的麻醉药物[1]。为了验证这两种药物在临床麻醉效果上的差异,本文对92例患者行全身麻醉的过程作出了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6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57岁之间,平均年龄(38.3±7.1)岁。

观察组行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6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2-52岁之间,平均年龄(42.0±7.2)岁。所有行全身麻醉患者在年龄、性别这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麻醉前诱导处理

患者取左侧卧位。为行全身麻醉患者提供面罩吸氧,3-5min吸氧结束后,以缓慢速度为患者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缓慢滴注适量的芬太尼、咪唑安定以及异丙酚。在麻醉前准备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记录,避免患者出现缺氧问题。

1.2.2舒芬太尼麻醉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缓慢推注0.4mg/kg的舒芬太尼溶液。

1.2.3瑞芬太尼麻醉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缓慢静脉推注0.2μg/kg的瑞芬太尼溶液。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过程总血流动力学数据的变化状况,评分项包含心率(H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四种。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评分项包含患者行全身麻醉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麻醉时间三种。

1.4统计学意义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92例全身麻醉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行全身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变化对比

由于患者在行全身麻醉手术不同阶段中血流动力学数据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为了便于区分,本文将患者在麻醉诱导的时间设定为A1,麻醉诱导患者出现最低值的时间设定为A2,为患者插管的时间设定为A3,对患者进行切皮的时间设定为A4,全身麻醉手术结束的时间为A5,为患者拔管的时间设定为A6。在这种情况下,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行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患者在行全身麻醉手术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在对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过程中,行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在A6阶段的HP参数显著高于行舒芬太尼的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SBP、MBP以及MAP在手术过程的A5阶段和A6阶段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行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

由表2可知,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行麻醉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这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3.18±4.17min,观察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为4.99±5.12min。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对行全身麻醉患者的应激反应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而瑞芬太尼则可以快速促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的恢复,其安全性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麻醉中,应结合实际麻醉要求合理选择这两种麻醉药物,使得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2]-[5]。

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都可以产生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的安全性能较好,舒芬太尼的抑制功能较强。

参考文献:

[1]周伟,殷仁春. 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12-113.

[2]韩宏雨,李明月,苏亮,潘振祥. 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8:274-275.

[3]骆志忠.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04:446-448.

[4]曹东航,项海飞,丁进峰.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医刊,2013,09:75-77.

[5]张祥飞,崔鸿飞,张景超,胡二峰. 高龄患者静脉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13,S1:84-85.

论文作者:王卫卫,时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论文_王卫卫,时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