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孙永魁

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孙永魁

青岛北苑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7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在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填石路基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主要涉及到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事项等,确保填石路基施工的质量对于保证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填石路基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填石路基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填石路基;公路施工;应用

引言

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耐久性、平整度、稳定性均直接受到路基的影响,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正不断从平原微丘转向山岭重丘,使用爆破开挖出来的碎石料进行路基施工的公路工程数量正不断增多,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也因此实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价值所在。

1路基施工的特征

通过爆破开采所得石料以及其他方式所得的废弃石料等是目前填石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常用的两种主要填充材料,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种施工材料除了具有显著的透水性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散碎的石块是填石路基的主要材料,因此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各石料之间的紧密性,通常会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机械对其进行压实处理,然后从不规则堆放逐渐过渡到单层排列,缩小路基中的孔隙距离;②由于各填料之间的粒径大小不统一,故此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离散性,虽然会对其稳定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路基的排水性能却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能实现自动排水,换言之含水量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影响较小;③石料颗粒直径由于受外界压力的影响,在填石路基的施工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直至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变化才会停止。

2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材料选择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可较好满足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地环境公路工程施工,其能够较好解决受自然因素影响导致的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材料选择则直接关系问题能否实现根本解决。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材料选择中,所选取的碎石必须拥有较大粒径,由此即可通过粒径较大碎石间产生的嵌挤摩擦力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填石路基的沉降问题也将得以较好避免。

2.2边坡的码砌处理

先填后码和先码后填是填石路基在进行边坡码砌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式,这两种码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保障石方路径稳定性的重要作用,而台阶码砌和单坡码砌则是边坡码砌的两种主要形式。为了保障边坡码砌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①将基底面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其一直保持在1∶5的范围内,倘若基底的地质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时,工作人员应采取分段堆筑的方式,从而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②台阶的码砌厚度与填方的高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因此当填方的高度低于5m时,边坡码砌的厚度应该控制在1~1.5m的范围内,而当填方的高度处于5~12m之间时,边坡的码砌厚度应该控制在1.5~2m的范围内,而当填方的厚度高于12m时,边坡的码砌厚度则必须大于2m;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路基的施工应该采用不易分化、石料粒径要大于30cm、强度大于30MPa的填石材料,同时在进行码砌的过程中还要将石块紧密相贴,规避孔洞以及松动等状况的发生,从而保障石块的密实性,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

2.3填石路基的摊铺

填石路基的摊铺是公路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根据先进的科学进行划分,保证摊铺的有效面积。另外在施工现场需要使用推土机进行填料摊铺,一般控制有效推移距离是3m左右,完成了初平施工之后,将工作面上平铺石料,再次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最后整平处理,保持工作面平整。在此基础上需要专业工作人员检查公路路基的松铺厚度,有效松铺厚度是保持在0.5m,如果出现路基过薄或过厚的现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作出调整。最后,还需要对摊铺过程中的缝隙进行填补,通过将石屑或石渣等石料填充到机械没有运作到的缝隙中,从而使得整个摊铺的平面更加平整,在整个摊铺施工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摊铺层表面的撒水量,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摊铺施工的质量。

2.4压实路基

公路施工及其使用质量和压实次数、压实速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关联度。在压实路基之前,施工人员应详细检测填料和土料。另外,为保证压实作业条件的一致性,施工人员需要极大压实深度,降低土层密实度。当在使用压实机器进行压实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对施工速度进行适度减小,以便对碾压次数进行增加、对填料碾压时间进行延长。

与此同时,针对压实突出所选用的压实填料,为能够对土层压实度进行选择增大,必须要具有一定比例的含水量,含水量过少或者过多,压实效果均会遭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压实路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有关指标进行监控,包括桩位移、沉降量、路基沉降板等,以能够有效调节填筑的速度。如果一些指标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对有关施工作业进行立即叫停,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3施工注意事项

3.1含水量控制

为保证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需保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因此施工单位围绕填料开展了击实试验,由此确定了填料的最佳干密度为2.33g/m3、最佳含水量为3.94%,而考虑到石料的透水能力较强,采用了使用洒水设备适当均匀地洒水的方式保证填料最佳含水量,这里的洒水处理需围绕料场中自然风干的填料展开,由此依次开展装料、卸料、摊铺施工,即可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较好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路基两侧位置会在整平后出现含水量偏低问题,因此施工单位结合实际在碾压作业中开展了相关补水工作,压实质量也由此得到了较好保障。

3.2填石路基施工的材料选择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于整个路基施工乃至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路面压实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填石路基所填石料的粒径,原因在于填石路基的填料粒径与压实功能是成正比的。例如公路工程的填石材料是石灰石时,需要在填石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保证其最大粒径小于29cm。最理想的填石材料的颗粒不均匀系数是在10-20之间。当填石材料的粒径超过了20cm时,就要保证其颗粒含量要控制在30%~40%之间。当填石材料的粒径在2cm以下时,则要保证其颗粒含量控制在10%~15%之间。

结语

综上所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可较好服务于公路施工,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材料选择、基底处理、地基承载力控制、含水量控制、级配控制、摊铺厚度控制、孔隙率控制、沉降率控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路径,而为了更好地保证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多个指标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影响、检测数据的智能优化、成本与进度考量等内容也需要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徐波,彭礼鹏.高速公路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解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7,13(1):94-96.

[2]刘郑.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1):84-85.

[3]马明忠.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

论文作者:孙永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孙永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