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规模的扩大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的经济水平。当然,受城市发展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市政道路施工规模也存在大小不一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着手,以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1、含水量高孔隙大
软土地基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较大的孔隙,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粉尘土和粘土是软体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表面都有较多的负性电荷,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进而使软体地基孔隙中的水分大量增加,使得土壤里的颗粒不能很好地互相粘合,土粒间粘性减弱,久而久之含水量越多,孔隙就会愈来愈大,进而影响道路地基的稳定性。
2、流变比和触变比突出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使其排水量方面的性能相对下降,当受到外力和重力的作用时,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彻底全方面的清理和改造或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加强加固技术,就会使其土质发生变化,流动性不断增强,很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二次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给道路建设的稳定性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3、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高
结合软土地基的结构特点,再加上含水量增加使孔隙不断增大的恶性循环,使其强度变得非常低,道路的承受能力也因此下降,给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引发坍塌等安全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府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危害和损失。
二、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的危害
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度较低。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一般会对其采取高压缩措施,但是较高的压缩系数会降低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增加市政道路施工的维修难度。软土地基使市政道路在竣工之后,不仅频频出现安全事故,还大大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如果市政道路施工人员采取了不当的加固措施,还会造成软土地基的松动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软土地基坍塌。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
1、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法又叫作动力加固法,该方法具有施工简便、适用性强、加固效果好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强夯法的机理主要分为3种,即: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对于项目施工场地宽大、施工排水设施不良、软土层较浅、预压时间不足、施工期短的情况,可采取强夯法。与一般填土预压相比,强夯法处理费用相对较高,因为在施工中需要考虑到砂井及垫层,但与复合地基相比,其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施工便利。
1.1动力密实
动力密实是通过冲击荷载来压实土体间的空隙使得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实践表明,地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具体沉降深度为夯击一遍下降0.5~1.0m,经过夯实后的地基土其承载力能提高2~3倍。
1.2动力固结
动力固结是借助冲击能力产生的应力波,使土体结构产生一些缝隙,土体里的水会通过土体局部这些孔隙而不断排出,进而固结。作者认为,夯击能力越大,土体的沉降量就越大,土体在完全液化状态下,其强度最低,其吸附水会变成自由水,这时也不再需要夯击施工,因为自由水会随着孔隙水的消散,被土颗粒吸附形成吸附水,这时土体如一个弹簧活塞模型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动力置换
动力置换有两种形式,一是整式置换,即通过夯击力,把碎石压入淤泥中,进而形成碎石垫层;另一种是桩式置换,即通过夯击力,把碎石填筑在土体中,进而形成碎石桩,发挥复合地基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通常情况,加固深度越大,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从而增大孔压。现在,夯击能量不足,加固深度达不到要求,是采用强夯法加固技术处理软黏土时的最大缺点;在软黏土结构被破坏后,会大幅降低其强度和渗透性;因此,在处理软黏土地基施工中,不适合使用现行的强夯工艺,因为它会增大地基中孔隙水的压力。
2、排水技术
排水技术首先是要在表层进行沟槽的布置,对于这个过程的实施是需要严格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即需要对地下水位、土质形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软土地基周围的水分能够有效从沟槽中排出。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知道,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增加沟槽的数量,从而对其进行控制,保证排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沟槽开挖的过程中是需要对宽度和深度进行控制的,主要是控制宽度在0.5米左右,而深度是在0.5米-1米之间,从而提高排水效果。
3、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主要是将两种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即注浆技术和高压射流切割技术,从而进行加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过钻机钻孔,并在钻到一定深度时利用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喷出水泥浆,高压喷出的水泥浆就会形成高射流体,从而进行软土的切割和搅动。并且,钻机杆在提升的时候需要确保其处于旋转的状态,从而能够保证水泥浆能够填入到土体内,凝结成固体,从而保证软基的强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只有当软土路基中以淤泥、砂土和砂砾等软土为主时才适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4、加载预压处理技术
主要是在路基中设置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地基会加快排水固结,有利于路基承载力的提高,能够对施工后路基的沉降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或者是利用超载预压法来对解决施工后固结沉降问题。
5、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是多种材料混合的技术,包括水泥和碎石、石屑、粉煤灰等,然后加入水进行搅拌,从而形成一种粘度较高的桩体,使其与软基掺混,形成复合垫层,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软土地基的流动性,具有施工强度高、环境污染少、节约材料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泵管的疏通,避免发生堵塞情况。
6、预压法施工技术
预压法施工技术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通过建筑自重和地表加载,将地基中的水进行适当排除,增加土壤密度,提高地基强度,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但是这种方法施工周期较长,对此需要对填土的速率进行计算,要合理的进行地面沉降工作。
7、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如果进行软基加过的过程中其呈现出饱和的状态,那么这种技术就非常适用。进行实际的工程施工时,水泥通过特定设备的搅拌,就会和软土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加固的效果。但需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调试搅拌桩的位置,确保搅拌桩能够在理想的位置上运行;第二,在水泥搅拌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水泥浆液的控制,从而确保水泥浆液能够安全进入到集料中,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对于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是施工工艺高,但是施工起来过于复杂。
结束语
为了保障市政道路竣工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员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就必须采用软基加固技术。时至今日,软基加固技术不断完善,为当下的市政道路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成克其.浅析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7):37-38.
[2]徐注.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4):132-133.
论文作者:黎耀聪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孔隙论文; 土地论文; 预压论文; 碎石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