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芹[1]2003年在《叶霉病菌毒素与番茄品种抗病性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观察了番茄叶霉病在当地大棚的发病情况;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番茄不同抗病品种经该菌毒素处理后植株体内的某些保护酶(POD、SOD、CAT和PAL)、抗性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活性氧(H_2O_2、O_2~-)及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这些生理生化变化与植物抗病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1.番茄叶霉病在山西省太谷县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比较严重。经大棚种植八个番茄品种,观察各品种的发病情况,筛选出番茄抗、感品种,其中高抗品种有1个,抗病品种有2个,中抗品种有3个,感病品种有2个,其中中杂8号为高抗品种,823番茄为感病品种。 2.番茄叶霉粗毒素对不同番茄品种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有抑制作用和对叶片有致病性。不同品种对粗毒素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对同一品种,毒素浓度越高,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也越高。 3.经粗毒素处理后,抗、感品种细胞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对于SOD、POD、CAT酶活性,抗病品种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从平均水平上看,酶活性下降,且抗病品种下降比率小于感病品种。对于PAL酶活性,平均水平上PAL酶活性变化是增加的,抗病品种的PAL酶活性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增加比率也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4.粗毒素处理后,O_2~-产生速率变化表明,抗病品种的O_2~-产生速率的增加早于感病品种,叶细胞中O_2~-产生速率总体上为增加趋势,根细胞中为下降趋势。对于H_2O_2含量,抗病品种H_2O_2的产生明显早于感病品种,总体上抗病品种H_2O_2含量增长比率高于感病品种,且峰值出现早。 5.粗毒素处理后,对于MDA含量和电导率,从总体上看,为处理高于对照,且增减比率为抗病品种低于感病品种。 6.粗毒素处理的幼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都与杭病性密切相关,但一般表现为杭病品种的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7.番茄幼苗经粗毒素处理后,能引起不同抗病类型品种SOD、POD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图谱变化。其中,SOD同工酶谱变化不大;POD同工酶谱中,抗病品种的酶带数多于感病品种,叶部POD同工酶的酶带数增加;而根部POD同工酶谱趋于一致。可溶性蛋白图谱中,蛋白带数减少。
李平[2]2014年在《新疆加工番茄主要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早疫病防治和毒素致病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新疆加工番茄上发生的真菌病害进行调查和病原鉴定,同时对番茄早疫病进行了防治方法和病菌毒素的研究,旨在为新疆加工番茄病害防控和毒素的致病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五点随机抽样法进行加工番茄真菌病害的田间调查,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利用形态学和核糖体ITS序列分析对主要真菌病害的病原予以鉴定;提取番茄早疫病菌孢外毒素,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和胚根、胚芽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毒素的生物活性;通过筛选培养基、产毒条件以及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率,确定毒素产生的最适因素;通过测定加工番茄幼苗生理生化反应相关指标,确定了加工番茄不同品种在毒素胁迫下幼苗的抗性反应及伤害程度。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鉴定加工番茄品种对早疫病的抗病性及筛选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杀菌剂。结果: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北疆地区加工番茄上的真菌病害主要有早疫病、叶霉病、白粉病、绵疫病和枯萎病,其中早疫病发生普遍,各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余4种病害零星发生,未见其它真菌病害。经鉴定,早疫病病原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t.);叶霉病病原为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Cooke)cif.);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lycopersici(Sacc.)Snyder et Hansen.);绵疫病病原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白粉病病原为新番茄粉孢菌(Oidium neolycopersici Kiss)。2.番茄早疫病毒素对加工番茄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能够引发加工番茄叶片局部坏死,并能抑制加工番茄种子发芽。通过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病原菌产毒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最利于毒素产生的培养基为PSK培养液,最适p H为7.0,最适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3.在番茄早疫病菌毒素的胁迫下,耐病品种四种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出上升趋势,感病品种PPO和PAL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小,POD呈现为下降趋势,SOD先上升后下降。经毒素处理后,无论是耐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延长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感病品种变化较大。4.室内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抗病品种11个,占73%,耐病品种4个,占27%。田间实验的15个供试品种中无抗病品种,但耐病品种有6个,占40%;感病品种9个,占60%;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病菌进行了药效筛选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72%锰锌·霜脲氰WP对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8.1μg.m L-1,70%代森锰锌WP、58%甲霜·锰锌WP、10%苯醚甲环唑WP次之,其它的药剂抑菌效果较差。小区药效试验表明,72%锰锌·霜脲氰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1.2%,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WP、70%代森锰锌WP、58%甲霜·锰锌WP,防效分别为73.1%、71.0%和61.0%。结论:1.新疆加工番茄真菌病害主要有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枯萎病、番茄绵疫病以及番茄白粉病。2.离体叶片针刺法和种子胚根、胚芽抑制法都能成功测定毒素的生物活性,毒素的浓度高低直接影响种子的萌发,浓度过高,对种子发芽抑制率越大。明确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p H、碳源、氮源等外界因素对毒素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3.经毒素处理后,耐病品种幼苗叶片内各种保护酶活性显着上升,而感病品种只在短期内有所变化或者呈现为下降趋势。不论感病品种还是耐病品种,MAD含量以及电导率都表现为上升趋势,表明毒素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反应,并且影响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4.通过加工番茄早疫病的防治研究,明确目前新疆地区普遍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大多没有较好的抗病性,需加强抗早疫病品种的选育工作。锰锌类杀菌剂对防治番茄早疫病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翟亚娟[3]2007年在《番茄叶霉病重要流行环节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番茄叶霉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产孢,潜育显症,孢子飞散,空间分布型,不同栽培品种的抗病性以及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分生孢子可以在清水中萌发,番茄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未见附着胞形成;孢子抗干燥能力强,萌发的孢子经3—4d干燥后丧失存活能力;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相对湿度越大越利于萌发,水滴中最适合萌发;叶面结水时间(露时)越长越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建立了孢子萌发与露时,露温,相对湿度关系的叁个回归方程。在叶内渗入较多水分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1%—85%病斑即可产孢。温度为10℃—25℃时均能大量产孢,最适产孢温度为23℃,在4℃和35℃时不产孢。黑暗与散射光下病斑均能产孢,但黑暗条件下的产孢量明显高于散射光下的产孢量。不同施肥水平影响植株病斑产孢量,施用氮肥的植株病斑产孢量大,施用钾肥的植株病斑产孢量低。1—2龄病斑几乎不产孢,6—9龄的病斑产孢能力强。番茄品种影响叶霉病的潜育期;接种时保湿时间不同,潜育期存在差异;错期播种对病害潜育期和显症期没有影响;建立了病斑持续显症时间与逐日显症率、逐日累积显症率关系的回归方程。不同品种的番茄植株在同期、等量接种条件下,单株病斑数存在差异。不同施肥水平影响番茄植株抗侵染能力,施磷肥的番茄植株抗侵染能力弱,施钾肥的番茄植株抗侵染能力强。番茄叶霉病菌的分生孢子多在夜间飞散,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害属于聚集分布。采用抑菌圈法和孢子萌发法对23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室内测定效果较好的药剂及最佳使用浓度进行田间试验,其中福美双900×,多菌灵900×,普力克900×,福星8500×,品润700×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0.2%,91.76%,91.67%,91.02%,91.39%。
王晓艳[4]2008年在《番茄叶霉病的抗性遗传研究》文中提出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在蔬菜生产和人们日常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叶霉病是众多制约番茄生产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番茄设施栽培的发展,叶霉病已经成为了制约设施番茄生产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选育抗病品种仍是解决这一病害的最有效途径。本试验以感病亲本‘010712'(P_1)和抗病亲本‘021217-3'(P_2)和杂交构建的F_1、F_2、BC_(1P1)和BC_(1P2)群体为材料,以叶霉病生理小种1.2.3为病原物对6个世代的番茄群体进行接种鉴定,以研究抗病亲本对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1.2.3的抗性遗传规律及其利用价值。同时,以感病亲本P_1、抗病亲本P_2及其F_1等3个番茄群体为材料,研究接种叶霉菌后与番茄叶霉病抗性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以寻求番茄叶霉病抗性与体内抗性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苗期接种鉴定,在接种叶霉菌后2周左右,感病群体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在接种后25d调查发现,感病亲本P_1的全部表现感病,抗病亲本P_2、F_1、BC_(1P2)均表现抗病;F_2、BC_(1P1)群体发生抗感分离,其中F_1与感病亲本P_1回交后代BC_(1P1)群体中抗病株和感病株的比例经卡平方适合性检测符合1∶1分离比例;F_2分离群体中其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的比例经卡平方分析证明符合3∶1的分离比率。因此,抗病亲本对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1.2.3的抗性受单基因显性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2、接种叶霉菌前,G-POD、CAT、PPO、PAL活性在品种间无明显差异,而抗病亲本P_2和F_1其SOD活性明显高于感病亲本P_1;接种叶霉菌后,抗病亲本P_2和F_1的SOD、G-POD、CAT、PPO和PAL活性均高于感病亲本P_1,且相对于未接种叶霉菌的对照,抗病亲本P_2和F_1其SOD、G-POD、CAT、PPO和PAL活性变化率远大于感病亲本P_1。表明这些SOD、G-POD、CAT、PPO和PAL在抵抗番茄叶霉病侵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作为细胞器膜脂过氧化产物的MDA含量与番茄品种对叶霉病抗性存在一定的关系。未接种叶霉菌的对照,其叶片MDA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P_1、P_2和F_1等3个番茄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接种后,虽然3个番茄品种其MDA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感病亲本其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亲本及F_1,特别在接种10d后,感病亲本即将显现发病症状时,这种差异更加显着。
韩晓莹[5]2010年在《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文中提出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也是生理小种分化最激烈的病害之一。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抗源,对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需要及时监测,因此,急需研究找出一种快速简单、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鉴定新方法。本研究以番茄叶霉病菌8个已知生理小种和2009年采自东北叁省的42个未知菌株为材料,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8个生理小种的DNA指纹图谱,并依据分子指纹图谱信息建立聚类树状图,对8个生理小种进行聚类分析。在对42个未知菌株进行常规寄主鉴定后,再利用筛选出的特异引物扩增指纹,对比于已建立的图谱,检验图谱鉴定和常规鉴定的符合率。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得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3对,对8个番茄叶霉病菌供试生理小种进行研究分析,建立DNA指纹图谱。3对引物共扩增出219条带,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2条,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10.04%。每对引物得到的8个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的SSR指纹图谱均不同,能将8个生理小种完全区分开。AFLP技术因未能成功扩增出条带,不能用于8个生理小种指纹图谱的构建。2.依据SSR指纹图谱反映出的信息建立聚类树状图,聚类结果显示:番茄叶霉病菌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小种1.2.4和1.3之间相似系数值最大,为0.86;2.3与其它小种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为0.53。在Dice相似系数0.53水平上,可以将供试的8个菌株划分为2个类群。3.对2009年采自东北叁省的番茄叶霉病菌菌株进行常规寄主鉴定,结果显示供试的42个菌株分别属于生理小种1.2、1.2.3.、1.2.3.4、1.2.4、1.3、1.3.4、1.4和2.3,全部为已经鉴定存在的小种,其中以1.2.3.4为主流小种,约占调查总数的30.95%,;其次为生理小种1.2.3,约占调查总数的16.67%。试验鉴定并未发现新分化的生理小种。4.利用3对SSR特异引物M69、M80、M91对使用鉴别寄主法鉴定的42个菌株进行扩增,得到SSR指纹,与已做出的8个生理小种指纹图谱对比后发现,引物M69和M80的小种指纹鉴定结果与常规寄主鉴定结果符合率为100%;引物M91的鉴定结果由于41号菌株的不同,与常规寄主鉴定的符合率为97.62%。本研究证明:DNA指纹图谱可以应用于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李美芹[6]2007年在《壳聚糖抑制番茄叶霉病菌的活性与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番茄叶霉病菌为试验菌种,对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壳聚糖抑制番茄叶霉病菌的作用阶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推测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抑菌机理;检测了壳聚糖诱导番茄产生对番茄叶霉病的抗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壳聚糖作为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测定了壳聚糖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壳聚糖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壳聚糖样品的制备用醋酸降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38 KDa-1540 KDa)的壳聚糖样品,且这些样品的脱乙酰度均为80%左右;采用醋酸酐乙酰化法制得一系列不同脱乙酰度(73%-95%)的壳聚糖样品,其分子量均在1600 KDa左右;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430)进行了红外图谱检测。二、壳聚糖体外抑菌及其机理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分子量、脱乙酰度、溶剂、环境pH值及浓度对壳聚糖抑制番茄叶霉病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产孢量影响不显着。在研究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pH值降低,抑菌活性增强;使壳聚糖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溶剂是乳酸和醋酸;脱乙酰度为86%、分子量为213 KDa-499 KDa的壳聚糖抑菌效果较好。室内药效试验证明:低浓度壳聚糖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菌效果不及叁唑酮、多菌灵等常用杀菌剂;但当浓度达到2 mg/ml时,它们的药效相当。用光镜、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g/ml,分子量为82 KDa(CTS3)和1320 KDa(CTS7)的壳聚糖使菌丝体出现肿胀、分支增多、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0.5 mg/ml的CTS3处理的菌丝体,肿胀但表面光滑,可能是壳聚糖进入了菌丝体内部;而CTS7处理的菌丝体,肿胀并且表面粗糙,壳聚糖凝聚在菌丝体周围,形成了一层高分子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观察证明:浓度为0.5 mg/ml、分子量小于499 KDa的壳聚糖能够进入番茄叶霉病菌体内;而分子量为1320 KDa的壳聚糖被阻挡在了菌丝体外面,从而推测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具有不同的抑菌机制。测定了壳聚糖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渗透势和几丁质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后,在90 min内菌丝体的相对渗透势增加最快,其几丁质酶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阐明了壳聚糖的抑菌机制与其增加菌丝体细胞膜的透性和几丁质酶活有关。叁、壳聚糖诱导番茄对番茄叶霉病的抗性及其机理用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番茄进行抗性诱导后接种,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番茄植株产生对番茄叶霉病的抗性。随壳聚糖浓度及其分子量的增加,诱导效果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5 mg/ml左右的浓度、分子量为213 KDa的壳聚糖诱导效果较好;叶面喷施的诱导效果优于浸种。叶面喷施浓度为5 mg/ml,分子量为213 KDa(CTS5)的壳聚糖诱导后,其相对防效达53.77%;而同浓度的CTS5浸种处理,相对防效为29.96%。壳聚糖浸种和叶面喷施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番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在不同浓度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各种酶的作用效果不同,不同酶的时序变化也存在差异。①,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浸种处理,随其浓度的增加,POD、PPO及β-1,3-葡聚糖酶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PAL和几丁质酶的变化规律不同。对于POD,CTS3的诱导效果好于CTS7,而对于PPO、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CTS7好于CTS3;CTS7在浓度分别为0.313、0.625、0.313、5、20 mg/ml时,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达最大值;而CTS3在浓度为0.313 mg/ml时,POD、PPO、PAL和β-1,3-葡聚糖酶达最大值,1.25 mg/ml时,几丁质酶达最大值。②五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叶喷处理,CTS5对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效果较好,而分子量为3 KDa的壳聚糖(CTS1)和CTS3分别对PPO和几丁质酶的诱导效果较好。CTS5在浓度为6 mg/ml时,POD和PAL达最大值;3 mg/ml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达最大值;10 mg/ml,PPO达最大值。CTS5处理,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分别在第5、2、3、1、2 d达最大值。③对于CTS3和CTS7两种壳聚糖,在5 mg/ml的浓度下,浸种处理时,CTS7比CTS3的诱导效果好;而叶喷处理,除PAL外,对其余四种酶的诱导效果,CTS3好于CTS7。叶喷处理比浸种处理对五种酶的诱导效果更好。CTS5喷施次数对不同酶的影响不同:喷施一次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幅最大;喷施两次POD活性增幅最大;喷施叁次PPO的活性增幅最大。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CTS5后,PPO及PAL属于系统获得性诱导,而POD、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属于局部获得性诱导。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不同处理的番茄叶片内总蛋白、POD和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电泳图谱显示,总蛋白主要表现在区带数目和着色深浅的不同:在壳聚糖叶喷次数对总蛋白的影响试验中,叶喷一、二次的处理,分别关闭或加强了某些基因的表达;叶喷叁次的处理,只是加强了某些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总蛋白的影响中,CTS1的处理少两条带,CTS3、CTS7、CTS8少一条带,说明他们关闭了某些基因的表达;CTS5与对照数目相当,着色略深,说明CTS5只是加强了某些蛋白的表达。不同壳聚糖浓度对总蛋白的影响中,6 mg/mlCTS5处理的谱带着色最深,说明该浓度CTS5最能加强某些蛋白的表达。而POD和PPO同工酶谱带主要是着色深浅的区别,其主带强弱变化基本与相应的酶活性一致,但没有发现新酶带的增加。叶喷壳聚糖对番茄叶片活性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壳聚糖4 h后,出现活性氧爆发的现象;16 h后,又出现抑制氧自由基产生的现象,推测壳聚糖对番茄的诱导抗性与活性氧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与叁唑酮混施,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生产上通常使用的多菌灵和叁唑酮。10 mg/ml壳聚糖与500倍叁唑酮的防效相当。四、壳聚糖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番茄(合作908)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种子萌发、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能够明显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番茄幼苗质量和促进其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并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总蛋白含量和总酸度,改善果实营养品质与风味;并且,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作用效果不同。①适宜浓度壳聚糖能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大田发芽试验,大分子量的CTS7和小分子量的CTS3分别在1.25 mg/ml和2.5 mg/ml浓度下,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叁项指标均达最大值。而室内发芽试验,CTS7和CTS3分别在0.625mg/ml和1.25 mg/ml的浓度下,叁项指标达最大值;在室内试验中,大分子量的CTS7效果最差,中间分子量CTS3和CTS5效果最好。大田发芽试验比室内试验成苗率明显高。②壳聚糖对番茄幼苗的株高和鲜重影响显着,但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达不到显着水平的差异。浸种处理,CTS7在0.625~2.5 mg/ml之间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在2.5 mg/ml达到最大值;CTS3在1.25~5 mg/ml之间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在5 mg/ml达到最大值。叶喷处理,CTS7浓度为1.25 mg/ml时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CTS3在2.5 mg/ml时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③1.25 mg/ml浓度的CTS5对番茄增产效果最显着,并使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总蛋白含量增加,总酸度降低。④壳聚糖还对番茄生产中的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刘慧芹, 刘慧平, 韩巨才[7]2009年在《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幼苗防御酶及活性氧的诱导》文中研究表明以番茄不同抗性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浸渍法研究了低浓度的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叶片防御酶(SOD、POD、PAL)活性及活性氧(O2-和H2O2)的诱导作用,为探讨病菌毒素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番茄经叶霉菌粗毒素诱导后,抗、感品种叶片的SOD活性下降,但抗病品种的下降比率小,且比感病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活性;抗、感品种的POD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二者间的酶活性变化差异不大;抗、感品种PAL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增加更快,且增加比率高于感病品种;抗、感品种的O2-产率和H2O2含量的变化呈增加趋势,抗病品种的增加比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增加峰值出现早。说明叶霉菌粗毒素诱导的番茄体内防御酶和活性氧变化与番茄抗叶霉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慧芹, 刘慧平, 韩巨才, 王建明[8]2005年在《叶霉粗毒素对番茄幼苗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番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抗、感品种于苗期经叶霉病菌粗毒素处理后,叶部细胞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叶霉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品种叶部细胞内CAT酶活性均降低,抗病品种(中杂8号)下降比率大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但抗病品种的CAT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从平均水平上看,两品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增加,而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下降;处理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Vc含量二者相当。
李小波, 康立功, 路盼, 张贺, 李景富[9]2010年在《番茄叶霉病菌产毒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使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的产毒条件达到最优化,本试验研究了番茄叶霉病菌产毒能力与培养条件、环境因子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毒条件下病菌产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最佳产毒条件是:采用pH为6的PS液体培养基在26~30℃、黑暗条件下,振荡培养21 d,接菌数量5碟。
尉婷婷[10]2010年在《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蔬菜病害化学防治是蔬菜产品和菜田生态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因素,生物防治是蔬菜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采用加水研磨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离体叶片防治和盆栽幼苗防病测定了大蒜对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lnerea)和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的抑菌防病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灰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室内抑菌试验(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表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灰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FC)为120 mg/mL;抑制菌丝生长的浓度为120 mg/mL,EC50为88.47 mg/mL,抑制孢子萌发的浓度为60 mg/mL,EC50为24.07 mg/mL。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分别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离体叶片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120 mg/mL浓度的大蒜鳞茎粗提物均能很好的控制灰霉菌的侵染发病,苗期番茄上防治效果分别为92.77%和88.56%,黄瓜上为97.05%和87.11%,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叶片(新叶、功能叶和老叶)上防治效果均达到lOO%,黄瓜上预防效果为100%,治疗效果分别为100%,96.29%和92.48%。苗期采用叶面喷雾法防治试验表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叶面狄霉病具有防治效果。其中浓度240 mg/mL的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对番茄和黄瓜幼苗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89.13%和76.45%。2.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室内抑菌试验表明,高浓度的大蒜鳞茎粗提物可以完全抑制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分别为60。mg/mL和80 mg/mL;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大蒜浓度分别为80。mg/mL和40 mg/mL,EC50分别为41.52 mg/mL和19.52 mg/mL。离体叶片接种试验结果表明,80 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在苗期和成株期的离体叶片上均能很好的抑制叶霉菌生长,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97.60%和87.96%,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防治效果分别为85.32%和83.49%,76.50%和68.91%,69.92%和69.36%。苗期喷雾接种试验表明,160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幼苗叶片的防治效果最佳,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分别为82.19%和79.37%。3.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生长的影响成株期番茄和黄瓜喷施不同浓度(120,240和480 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后,株高、茎粗、叶面积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叶面上也未见药害症状。所以,能有效抑制蔬菜灰霉菌和番茄叶霉菌的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不会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带未不良影响,可用于病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叶霉病菌毒素与番茄品种抗病性关系的研究[D]. 刘慧芹. 山西农业大学. 2003
[2]. 新疆加工番茄主要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早疫病防治和毒素致病机理研究[D]. 李平. 石河子大学. 2014
[3]. 番茄叶霉病重要流行环节的研究[D]. 翟亚娟. 吉林农业大学. 2007
[4]. 番茄叶霉病的抗性遗传研究[D]. 王晓艳. 浙江大学. 2008
[5]. 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D]. 韩晓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10
[6]. 壳聚糖抑制番茄叶霉病菌的活性与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李美芹.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7]. 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幼苗防御酶及活性氧的诱导[J]. 刘慧芹, 刘慧平, 韩巨才. 华北农学报. 2009
[8]. 叶霉粗毒素对番茄幼苗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影响[J]. 刘慧芹, 刘慧平, 韩巨才, 王建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9]. 番茄叶霉病菌产毒条件研究[J]. 李小波, 康立功, 路盼, 张贺, 李景富. 植物保护. 2010
[10].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D]. 尉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