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活动和建筑工程整体效益有直接关系,在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对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知识进行更新,以促进管理模式的升级发展。而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较多要素,因而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出现管理成效低下的现象。基于此,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管理经验,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要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全方位的工程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活动,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前提为把控好各个要素,包括材料和设备要素、管理理念要素、管理人员素质要素以及施工要素等。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上述要素的不可控性较强,因而会出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活动效益的问题。基于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建筑行业竞争力逐渐提高的发展背景,从不断的实践中获得适用性强且效益高的工程管理策略。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1.1 管理理念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活动,由此,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会对管理活动产生关键影响。当前,我国整体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高,且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在执行管理活动时,仍然是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下进行的,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缺乏应用,导致管理活动成效低下。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以及管理经验不断丰富的当下,管理人员若一味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将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材料和设备因素
材料和设备在建筑工程物料中的占比较高,管理人员需要将其看做主要的管理项目。建筑材料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产生直接影响,而施工设备可以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结合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在对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时,已经体现出了较高的重视程度,但是基于提升建筑管理水平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针对施工材料,常出现的管理问题为材料进场检验不到位、材料现场保存和利用不规范等,针对施工设备,则常出现使用不规范、维护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1.3 施工质量因素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管理活动和施工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有很大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专业施工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以混凝土施工为例,若混凝土搅拌、泵送、养护等任一环节出现细节偏差,都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1.4 管理机制因素
管理机制体现的是管理活动是否有规律可寻,同时体现的是管理活动获得高质量的基本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管理机制主要涉及到组织机制、监管机制等。在组织机制方面,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管理活动时,对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且机构设置混乱。而在监管方面,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监管以及竣工验收监管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或监管意识低下,将导致出现损害建筑工程利益的现象。此外,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则缺乏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监管,将导致管理人员出现怠工和部分徇私行为,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最终效益。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多维策略
2.1 更新管理理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管理经验的交流活动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理念更新提供了基础支持,当前较为盛行的管理理念包括全过程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基于PDCA循环法的管理理念和基于BIM技术的管理理念等。以PDCA管理理念为例,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即管理的四个阶段。在这一管理理念下,工程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制定管理计划,明确管理内容。其次要对计划进行执行,并安排专人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比对计划于检查结果,精细化的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最后,管理人员需要对跟踪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促进管理行为的改进。具体的PDCA管理关系图见下图1。通过应用这一管理方法,建筑工程活动将形成一个良性动态循环,帮助管理人员认识管理现状,实现管理活动的质的跃升。
图1 PDCA循环与目标控制关系图
2.2 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
对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全过程管理意识,要从材料、设备的采购到进场再到使用等环节全面加强管控。一是在材料、设备的前期准备环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编制供应商名册,并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材料风险职责条款。并交由专人编制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并合理编制预算清单;二是加强材料及设备的进场验收管理,做好质量检测与分批存放;三是要积极构建材料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要将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数量信息以及规格信息等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要将相关的材料文件进行上传,并做到对上述信息的分布式存储,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在需要时及时的调用相关信息;四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建立不合格品的语境机制和速报速处机制,做好不合格物品的现场取证,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2.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关系到最终管理效益的关键内容。由此,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措施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落实。针对施工准备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核验,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意识以及施工质量意识的培训等,同时要做好对项目管理者的培训,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使其了解技术执行要求、安全操作要求等,以便能够精准的执行管理活动。在项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则要针对各项要素加强管理,尤其要关注隐蔽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主要工程,即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要集中力量加强把控。同时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对材料使用情况、技术执行规范性以及设备操作精度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最后,在项目验收阶段,工程管理人员则要进行分项验收,比对施工图纸,找到建筑工程竣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参照预算方案,找出超预算部分,分析成因,并加以控制。结合进度计划,对周计划、月计划以及季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施工效率。在全部验收结束后,要形成竣工报告,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级,对成本要素、进度要素以及安全要素进行归纳,为后续的工程管理提供借鉴。
2.4 完善工程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应针对企业发展要求,对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要对人员机制进行完善,形成职责明确、权属分明的管理人制度,包括项目经理人、监管人员、管理负责人等;其次要对管理机构进行完善,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良性连接,保证在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工程管理;三是要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对当前执行的监管方法要进行更新,对监管人员职责进行明确,通过使用试验检测以及仪器检测法提高质量监测结果准确性。同时,针对管理人员,也要加强监管,包括内部监管和第三方监管等,由此实现监管行为的全面落实。
3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依赖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对管理要素的控制能力以及管理技术的执行水平。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已经了解到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因素,基于此,管理人员应针对性的改善管理行为,从管理理念、材料和设备要素、施工质量要素以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使建筑工程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并处于动态升级的发展态势中。
参考文献:
[1]姚红.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研究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06):145.
[2]刘鹏.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239-240.
[3]李云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4):146-147.
论文作者:吕国敏,朱李春,戴世明,李栩勤,潘兴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要素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