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爸爸好爸爸_小爸爸论文

坏爸爸好爸爸_小爸爸论文

坏爸爸,好爸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爸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在网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童年的时候,爸爸是我们的守护神,那时候总感觉父亲无所不能,即使我们犯下天大的错也能摆平。所以在幼小的心里,爸爸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中的我突然发现父亲“很老土”:没有时尚的发型,也不知道谁是最红的歌星……而且,以前不怎么管自己的老爸也严格控制我们回家的时间,每天开始检查作业,对于自己的抗议一点都不听,只是说:“有本事你考上大学,那时我就不管你了。”

于是,我在心里祈祷,一定要考上大学,远离这个迂腐的老头儿。时间匆匆流逝,父亲好像也恪守诺言,我真正享受了大学四年的自由时光。当我们走入社会,开始独立面对生活时才发现,没有父亲在前面遮挡,风雨是这样可怕,路是这么难走。于是,我又转过头来寻找那个儿时“无所不能”的父亲的庇佑。

这就是爸爸,作为一家之主,他承受得最多,压力也最大。

孩子眼中的坏爸爸

说起自己的爸爸,孩子们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当然,不都是夸奖,还有怨气。“这个问题我们只敢在心里想,不敢说出口。我们是一群苦恼的孩子,最羡慕别人有一个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好爸爸。我们虽然也有爸爸,但是我们的爸爸并不是我们期望中的那样——至少他们有很多方面我们不喜欢”——这是一个孩子说的。自己的爸爸好不好,从他们的作文可见一斑。

一点就燃的稻草人爸爸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叫《我的爸爸》。同学们笔下的爸爸,有的像军官威风凛凛,有的像朋友平易近人,有的像智多星聪明绝顶,我想来想去,觉得我的爸爸最像“稻草人”——一点就燃!我也不知道爸爸哪来那么大的火气,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喝斥。在他面前我不敢犯一点错误,否则耳边就会想起“炸雷”一样的吼声。

我很怕爸爸,怕看他咬牙切齿的样子,怕听他的喝斥,怕看他看着我时那种责备、失望的眼神——因为每到这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没用,我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其实,我也不想惹爸爸生气,可是有些事情我在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因为很多事情我从来都没有做过;如果爸爸肯给我一点宽容,我保证第二次我就能做得比第一次好很多!

鸡蛋里挑骨头的爸爸

我小名叫乐乐,却很不快乐,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的爸爸是个喜欢“挑刺”的人,不论什么样的“鸡蛋”总能从里面找出“骨头”。例如我把家里的地用墩布擦干净了,他问我为什么不把桌子上的灰擦了?我努力复习考了班里第四名,他问我为什么没有考第一?最无奈的是和我同年同月生的张雪个头儿比我长得高,他都要嘀咕一句:你怎么连个儿都长不过人家呢?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愿意重新回到妈妈的肚子里,让他们重新生一个比我更优秀的孩子。

空壳爸爸

在我的心里。我没有爸爸,因为爸爸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人,他根本不管家里还有没有米,煤气是不是该换了,我的学费是不是该交了,妈妈的病需不需要上医院检查。

爸爸只要手里一有点钱就去打牌,有时候连续打几天几夜都不下牌桌。直到把钱输完了,就回家倒头大睡两天,然后一转眼,他又不见了。在十三年的记忆里,我的爸爸只是一个空壳。

认分不认人的爸爸

我爸爸有一次骂我:我看你的眼里只有玩儿!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都上初一了,考那么一点几分你还好意思玩儿!平时,爸爸最关心的就是我的分数,只要我考了高分,他就能乐上好几天;只要我考砸了,他一连几天都吹胡子瞪眼。我很郁闷,因为我觉得在我和爸爸的共同世界里,除了分数,什么也没有了,他从来不和我讨论学习以外的事情,从不会关心我最近心情好不好,有没有学会什么新歌之类的事情。

上周,读者王先生发来邮件,说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只要买东西、花钱就找到他,但有什么心事、学校有什么趣闻却只跟他妈妈讲。“不止我一个,我和周围的朋友谈起这件事,他们也都有这样的感觉,似乎孩子只愿意和母亲交心。”王先生说的确是实情。200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日、美、韩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1~3年级的4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倾诉烦恼的对象上,中国高中生和其他三国高中生不同,父亲位居朋友、母亲和兄弟姐妹之后。于是,有人发问:中国父亲,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向你倾诉?

一位父亲苦笑着说,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许多家庭都是靠男性在外打拼、养家糊口。自己早上8点就要出门上班,有时遇到加班,等晚上8、9点才回到家,女儿都已经睡觉了。平时对孩子的照顾、教育,大部分工作只能由妻子承担。“角色分工也是这样子。”另一位父亲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教,他妈心软,根本不管用!孩子在家里必须要怕个人,那人就只有我了!”

专家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严父慈母型的教育方式,再加上含蓄的文化传统,造成对亲子沟通特别是父子沟通上的障碍,虽然彼此感情很深,却不善于直白地表达,导致孩子对父亲呈仰视角度,自然谈不上有平等、贴心的交流了。

孩子眼中的好爸爸

那么,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呢?一个自称最有发言权的10岁孩子,给出了八条标准,据说是经过跟同学讨论通过的,这里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好爸爸要对妈妈好。如果爸爸妈妈吵架,我们会害怕他们离婚,这样我们上课有可能会分心。我们班学习不好的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有的孩子开始学习拔尖,可后来学习一落千丈,就是因为爸爸妈妈闹离婚了。

2.爸爸面临我们的各种问题时,要调整好心态。我们考不好时常常把卷子藏起来,或者把卷子烧了、撕了,回家不向爸爸说成绩的事,必须给爸爸看的记事本上我们也不会记考试的事。这样做是怕爸爸因为着急、生气而责骂我们。我们班有位同学因为老考不好离家出走过一天,现在想起来很危险。我们都想学习好,但压力实在太大,每天都不能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所以好爸爸对我们的学习成绩要有好的心态。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要再责骂。

3.好爸爸要多陪陪我,要像帝企鹅爸爸一样,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我们理解爸爸的应酬多,但完事后要快点儿回家。如果爸爸不在家,我们感到很孤单。

4.好爸爸要耐心听我们说话。我讲话时爸爸因为着急老打断我,根本听不完我要对他说的心里话。有时我的绘画作品获奖了,我拿出证书给爸爸看,他只是“嗯”一声,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有时我学了一个漂亮的舞蹈动作给爸爸看,他只是敷衍地瞟一眼,接着干自己的事。爸爸不知道我有多伤心!我的自信心都被摧毁了,我多希望他听完能表扬我啊!

5.好爸爸要让我与同学玩儿的时间多一些。每天放学后,我们希望多闹一会儿,因为我们学习累了,闹一闹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再过两年我们就要分手了,将来很难在一起上初中,我们是很重视友谊的。虽然有的家长说我们上初中都是竞争对手,但我们不考虑那么多,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本来就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我们希望多一些好朋友。

6.不要一见面就问我作业是不是写完了,考得怎样。我好希望爸爸见到我,能问我今天是不是玩得开心,班里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学习成绩是很重要,但学习不是我们的一切。

7.好爸爸在我同学面前和公共场合要给我面子。我是大孩子了,如果在人家面前批评我,我会很没面子。好爸爸要懂得尊重我,因为我也有自尊心。

8.好爸爸不要嘲笑我的小志向,比如我今后想当面点师。爸爸知道后说我没追求、没出息,其实当个高级面点师也不容易,也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各国正加紧“制造”好爸爸

孩子的事是不是一定要让位于公事?有没有公私兼顾的方法?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和副首相尼克·克莱格用自己的行动做出回答——两人因为都想送孩子去上学,于是便推迟了每天内阁例会的开始时间。虽然公务繁忙,但首相希望通过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来尽可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好跟6岁的女儿南希以及4岁的儿子亚瑟待在一起。据说,“只要条件允许,戴维每周至少一两次要亲自送他们上学。由于工作和生活都在唐宁街,他几乎天天在孩子睡觉前去看看他们。”

自由民主党领袖尼克·克莱格也认为,当好国家领袖和父亲并不冲突。据说,克莱格的妻子玛丽安是位非常能干的律师,“虽然两人商量好玛丽安主内、尼克主外,但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克莱格不允许属下在他跟家人相处时进来打扰,还坚持步行送3个儿子去上学。他也经常推掉不必要的晚宴,好按时回家哄孩子。在谈到与卡梅伦的合作关系时,克莱格表示,为了送孩子上学,他们“联手”推迟内阁例会,两人的“同盟”关系显然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重视起父亲的教育作用。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谈到,当代男孩因“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为了鼓励更多的父亲积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美国开展了“百万父亲送学”运动,力图唤醒“沉睡的父亲形象”。“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男人”,马兰·白兰度在电影中道出了男性的家庭责任,这句话也被引作“百万父亲陪子上学”活动的口号。

在我们的近邻韩国,越来越多的父亲也开始认识到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占据的主流地位,从九年前开始,“父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权五珍每年都要举办“和爸爸制造回忆”,活动吸引了大批的爸爸们参加。

“和爸爸制造回忆”实际上是爸爸们的聚会和研讨会,主要内容就是由爸爸讲述和反思自己的亲子关系。权五珍认为,“父教”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过“父教”的孩子,成长是不完整的。“过去认为妈妈在家养育子女,爸爸在外赚钱养家天经地义。这种说法在当今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样陈旧和不堪一击。妈妈独自承担养育子女责任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爸爸们正积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好爸爸要放下权威架子,改变以往错误的育儿观念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父亲”一直在家庭中扮演权威角色,但有些爸爸对孩子存在很多偏见,比如“孩子知道什么”、“按我说的做”、“多去补习班就会有出息”……这些看似“好爸爸”的强制性行为,却在无形之中伤害了孩子。权五珍一再强调“玩”在父教中的重要性,“爸爸们首先要学会和孩子玩耍,好爸爸就是与孩子有共同语言的爸爸。”

大家评说好爸爸

那么,认定好爸爸有没有一个标准呢?2005年父亲节来临之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校园频道曾联合实施了题为“你心中的好父母什么样”的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好爸爸和好妈妈的要求不大一样,好妈妈应该有“慈爱善良”、“会照顾人”等特点,而在“权威严格”、“会照顾人”、“善于教育引导”、“能宽容孩子错误”等17项关于好爸爸的标准中,“理解尊重子女的意愿”以78.5%的获选率排在第一位,“正直诚实”、“责任心强”、“坚强勇敢”、“以身作则”等也被认为好爸爸的重要品质。

调查还发现,尽管有钱、有关系的爸爸会使个人发展顺利,但在谈到好爸爸的标准时,公众还是把有钱、帅气、有风度放在最后。另外,权威严格的爸爸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仅排在倒数第三位。

对此结果,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认为,这反映了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也表明子女跟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矛盾和代沟。要想做个好爸爸,就得把握好引导和尊重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偏重一头。过去说严父慈母,这个“严”不单纯是严厉,还表示尊重、庄重。父亲对孩子人格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个作用不是靠管束来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型塑”,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2009年5月19日,广东省妇联和天涯社区联合举办了“寻找好父亲”主题沙龙活动,目的是通过探讨“好父亲”标准,引导广大群众重视家庭角色塑造,重新认识父亲对建设和谐家庭、培养子女成才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引导、培育大批的好爸爸。在主题沙龙的讨论上,大家围绕“好父亲的标准”和“怎样当一个好父亲”,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翟振明认为,评价好父亲没有固定的标准。“好父亲到底是在真的层面上、是在善的层面上、还是在美的层面上?因不同的层面,它的维度就会不一样,每个人的坐标原点都是不一样的。”翟振明觉得,好父亲没有固定的标准,现在大家被动接受的只是社会上流行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变化特别快。我们做父亲的要先接受孩子的教育,在存疑的基础上再来教育孩子。

伦理学者吴灿新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要做一个好父亲,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必须具备好人的特质;另外,因为跟儿女是一种亲子关系,必须要包含“爱”、“教育”、“责任”以及“真诚”,这些是历代人们评判好父亲的标志。吴灿新认为,“从时代的变迁来讲,什么是好父亲不可能有标准。但如果从一般性的角度在相对的一个时代里面,比如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一代人里,它是有相对固定标准的。”

家庭教育专家吕军生说:“男人能给孩子的是安全感,能影响孩子的是责任感。男人是家庭的根基,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亲平时点滴的行为习惯。”

自从发表了关于“心中好父亲形象”的帖子后,天涯社区有很多网友积极回复,掀起了讨论的高潮,其中出现率最高的词是有“风趣”、“幽默”、“MAN”、“责任”等,反映了人们对好爸爸的期盼。

成为好爸爸的两个前提

虽然有关方面关于好父亲的标准研讨还没有结果,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些最基本的要求,爸爸们还是应该遵守的。

平等对待孩子,不能摆大架子

平等对待孩子,是新时期家庭教育中备受提倡的。爸爸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会导致孩子过于顺从或过于叛逆,其结果都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平等对待孩子,首先要摆脱板着面孔说教的“严父”形象。总是高高在上、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的爸爸,是不受欢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增长,他们更渴望被平等尊重地对待。爸爸若能放下架子,会让孩子感到亲切、自然,乐意听从教诲。要想使孩子健康自然地成长,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的天性不受压抑;平等才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被爱,学会自尊和自重。

爸爸原本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若用不平等、高高在上或统治者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到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卑微,他们会感到屈辱、被动但又无力反抗,这只能伤害自尊心、压抑天性。爸爸若不能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更容易让他们陷入自卑、自弃的状态,会加倍觉得自己是弱小、无能、不能够反抗的,这些心理很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会更自信、更有魄力、更勇敢,能够更有主见地决定自己的问题,不依赖于人、也不轻易屈服于人。这就是健全的人格,它让孩子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不走弯路,更快地走向成功。

改善亲子关系,提倡自由民主

刘星的自行车坏了,他放学回家告诉了爸爸,请爸爸帮助修理。爸爸回复:“没问题,我待会儿帮你看看。”之后,刘星去做作业了。这时,邻居过来让爸爸去玩麻将,爸爸立马过去了,等到晚上回来已经11点了,刘星已经睡着了,他也忘记了修自行车的事。第二天一大早,刘星追问爸爸修车的事,他这才记起来,但又觉得面子过不去,便说:“忘记了就算了,你坐公交车上学不也一样吗?”看到爸爸不认账的态度,刘星独自闷闷不乐地上学了。

给孩子言论自由,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要素,爸爸切忌在孩子面前搞“一言堂”,要给孩子言论的自由,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权利。

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二要素,是在倾听孩子说话时,最好蹲下身来。当高大的父亲和孩子平视时,孩子才会切实感受到平等和来自父亲的尊重。爸爸愿意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不仅是一个蹲的姿势,还包括对孩子持民主与平等的态度。如果爸爸愿意平等地对待孩子,会让孩子更愿意倾诉心事,从支持中寻找克服困难的勇气。

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三要素,是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如上述刘星的爸爸,明明因为玩麻将没有给孩子修车,知道错了还要坚持错误,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平等的压制。爸爸一旦在孩子面前犯了错,要勇于承认、道歉,如果觉得自己道歉太伤面子,那还是没有形成平等来对待孩子的心态。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失信了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改善亲子关系的第四个要素,是注意及时赏识。亲子相处时,常会碰到孩子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也许孩子的这些意见很幼稚,但不要不假思索地驳回,应该仔细思考。如果发现这些意见中有可取的地方,就要对孩子大加赞赏、支持。如果好意见能够得到爸爸的及时赞赏,孩子会更乐于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亲子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加密切。

标签:;  ;  ;  ;  ;  

坏爸爸好爸爸_小爸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