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龙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10700
摘要:电力电缆在铺设时多埋入地下,或经过电缆沟统一铺设。10kV配电网是直接接入用户端的网络,承担向用户直接供电的任务。具有接入点多、电力线路长、接线方式复杂等特点,电力电缆敷设的环境也较为复杂,受干扰因素较多,使电力电缆故障类型不典型,一旦发生故障很难排除,给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影响。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缆;常见故障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快,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也逐渐被关注。实际运行发现配电网中电缆故障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10kV配电网电缆的安全关系到电力的正常输送、分配及使用,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分析10kV配电网电缆在实际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并分析如何处理故障,以提高电缆运行水平与供电可靠性。
一、电力电缆的特性分析
电缆的使用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用于传输与分配电能。其由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与保护层组成,多应用于城市的地下电网或电厂的出线,及工矿企业内部供电。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多直接铺设于地下,占地面积小;
(2)运行可靠,受天气与环境因素影响小,被电击的可能性小;
(3)维护工作量少,不需要巡查;
(4)有利于市容市貌的整洁,节省材料;
(5)电缆是电容性元件,有利于提高线路功率因数,节省线损。
电缆具有的以上优点使其在10kV配电网中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电缆深埋地下,受人为因素与物理化学腐蚀等因素影响,电缆线路也时有故障。由于电缆故障多为隐蔽性故障,检测与排除故障具有一定难度。对电缆行业从业人员来说,熟悉电缆的常见故障与分析方法,有利于对故障的及时处理,恢复供电。
二、配电电缆的常见故障及主要原因
2.1电缆机械损伤故障
机械损伤类故障较容易识别,大多造成停电事故。一般造成电缆机械损伤的原因有:市政建设误伤电缆,偷盗电缆,小动物咬伤电缆,自然现象损伤电缆,施工损伤电缆。
2.2电缆质量缺陷故障
电缆质量缺陷故障包括电缆本体与其附件的质量缺陷故障。电缆本体质量缺陷故障:电缆绝缘中存在的气泡或气隙会使电缆绝缘在运行时发生局部放电,最终致使绝缘击穿;生产电缆时,电缆绝缘受潮,致绝缘老化击穿。电缆附件质量缺陷故障:热缩与冷缩头电缆绝缘层内有气泡、杂质,或其绝缘层的厚度不均,密封涂胶处密封不严造成配电电缆运行故障。
2.3电缆绝缘腐蚀老化故障
引起绝缘过早老化的原因有:电缆线路周围靠近热源,电缆工作在电缆绝缘易受腐蚀的环境中。
2.4电缆在恶劣天气下发生故障
主要由雷击过电压及大雾污闪引起,多发生在电缆终端头及套管表面。
2.5电缆过负荷故障
电缆过负荷运行会造成导体温度过高,电缆绝缘加速老化,电缆金属护套膨胀、变形及接点发热损坏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将缩短电缆使用寿命,造成电缆运行故障。
2.6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
配网电缆外力破坏包括:(1)进线电缆被盗;(2)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配网电缆造成严重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道路扩展、成片开发、广场公寓、小区施工及零星施工遍地开花,使电力电缆时刻处于一种危险境地,外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市政建设与电缆线路的发展很快,有关图纸资料落后于实际,图纸不准、不清、不符情况屡有发生,加剧外力破坏现象。
三、提高供电配网电缆运行可靠性的措施
3.1增强技术性措施,及时防范与消除电缆故障
(1)对电缆头制作严格把关
针对当前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较差的状况,定期组织电缆头制作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验收,制作质量登记卡,对每个投入使用的电缆头的制作,责任到人,防止施工质量不过关等情况发生。为防止因制作工艺问题而出现电缆故障,要对负责人进行重新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电缆头的制作工作。
(2)对10kV电缆进行监测与状态评价
采用红外成像仪等先进电力电缆监测仪器与专用的分析软件,对电缆、电缆头或电力设备进行连续温度监测,提前确定设备的早期故障,实现电缆故障的早期预测。完善电缆故障报警功能,当电缆或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提供报警,并准确定位故障点位置,便于开展检修工作。
(3)对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
依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对电缆进行主绝缘电阻测试试验、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测试试验、铜屏蔽层电阻与导体电阻比测试试验与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在具体工作中,要编制相应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通过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项目与多次的预防性试验,达到试验数据准确性与可靠;不断更新、补充电缆的试验程序,及时发现缺陷与薄弱环节,以便及时加以处理。
3.2强化管理性措施,准确把握电缆运行状况
(1)及时了解所辖电缆线路的型号、规格、长度,建立电缆缺陷闭环管理制度,实现对电缆线路的实时闭环管理。对所辖的10kV电缆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建立单独的电缆台帐,及时更新电缆信息,准确把握电缆的运行状况。
(2)建立完善的执行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为了将电缆的监督工作做得仔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因电缆问题而导致不必要的电力事故,必须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并严格按标准与制度执行。
3.3强化社会性措施,严防电缆线路外力破坏
(1)创造良好施工环境
根据国家《电力法》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制定一套针对破坏电力电缆(设施)行为的惩罚措施,对外力事故加大经济处罚力度,迫使各施工单位高度重视电力电缆的保护。加强施工队伍内部的治理,减少野蛮施工,从而减少外力事故,达到保护电力电缆的目的。加强与市政各部门、各公司及园林绿化等部门的联系,以便及时准确地把握其工程施工规划及工程进度,及时对电力电缆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电缆外力事故的产生。
(2)加强硬件防护
地面标志要与地下电缆保持一致,要明显,易于识别。常用标志桩要密度合理,地面高度要适当,颜色与造型要有电力特色,要特别便于机械施工操作人员观察,标志桩缺失时应及时补齐;人行道与道路上的标识,要耐久醒目;填埋深度一致,走向平直,不能忽高忽低,左右摆布,防止交叉施工因参考标准不同误伤电缆;要特别避免电缆因应力不同而造成损坏,要额外增加防护措施,对电缆加装一层防护,如在电缆上增加一层塑料布或者穿套管埋设,并加印有电缆警示的标识等。
结束语
10kV配电网电缆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多铺设于地下,电缆故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故障的排查有一定难度。电力企业应积极研究更快更好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确保10kV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许华淳,陈霖,林金芬.10kV配电网避雷器状态监测装置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116-117.
[2]宋佳蓉.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方法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7):254-254.
论文作者:冯雪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5
标签:电缆论文; 故障论文; 外力论文; 电力电缆论文; 配电网论文; 缺陷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