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张雨绮[2](2021)在《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格尼斯(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енис)是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散文家、记者和广播电台主编。多重身份的格尼斯对后苏联社会的文学以及现当代方兴未艾的俄罗斯文学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格尼斯利用其特殊的身份直面后苏联社会文学所有的“痛苦”。作为批评家,他始终用一种“关怀”的眼光看待作家和作品,其笔下的文学批评带有着“人道主义散文”的特性,引领我们进入了“黑洞”般的当代俄罗斯文学世界。本论文以亚历山大·格尼斯1991年之后发表的批评文本为解析资源(尤其以《伊万·彼得罗维奇已死》为蓝本),旨在阐释格尼斯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文学流派提出的批评理论和核心概念。首先,从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的现状入手引入格尼斯的文学批评概述;其次,结合文本,从格尼斯采用的不同批评视角对其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分析;最后,在前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格尼斯的文学理论中的核心元素进行归纳和阐释,形成格尼斯文学批评中关于后现代主义创作的理论体系。格尼斯通过对19世纪、20世纪俄罗斯社会以及后苏联社会特殊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在不同视角之下阐释了现实主义作家、后现代主义作家、现代主义诗人所独有的文学现象,就此提出了当代文化之下的洋葱聚合体、卷心菜聚合体、宇宙零点时刻、柏拉图式计划的拜占庭式乌托邦等核心思想。格尼斯为我们揭开了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特殊现象”的面纱,他的文学批评是学者探究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切入点,通过对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可以系统性的把握和分析在各历史发展背景下不同阶段的俄罗斯文学所呈现出的具体样态。
张国功[3](2020)在《“重估”中的反思与镜鉴——评李建军《重估俄苏文学》》文中认为以文艺学为锐利的理论工具,积极践行当代文学批评,同时长期坚持古今中外文学资源的海量阅读与深度镜鉴,学者李建军近年进入一个令人惊叹的井喷式的收获期。在出版《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两年后,他又推出皇皇
刘垣菲[4](2020)在《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别林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家,他确立了果戈理及自然派的地位,被视为现实主义批评的开创者。他的文学遗产包括美学思想、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等。我国现有的别林斯基研究,大多可见于期刊文献杂志中,暂时未有相关专着。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往往各有侧重,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但是,别林斯基的美学概念本质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学界评价其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问题都说明别林斯基文学理论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十分丰富,本文选择其中的民族性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理清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内涵的变化情况。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始于民族性,因为这是当时俄国文学最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层面讲,十八世纪的俄国,完成了社会和语言的民族化,罗蒙诺索夫和卡拉姆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反映在文学中就是俄国的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之后,渴望摆脱古典主义束缚的浪漫派维亚泽姆斯基提出了俄国的民族性概念,受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支持,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概念是对前人的延续。他给民族性下了定义,并在自己的评论生涯中一直发展着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俄国的文学民族性问题,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别林斯基以前,它已经成为俄国文学发展中的关键:最早表现为追求文学语言的民族特点,从罗蒙诺索夫到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之争,其根本都是对俄国文学语言问题,如修辞等等的探讨。语言是民族性官方民族性将民族性解释为人民对沙皇和专制制度的忠诚,维亚泽姆斯基为代表的浪漫派,将民族性和地域性视为文学的必要条件,同时重视人物形象和取材等问题。因此,他高度评价普希金的《巴赫奇萨赖的泪泉》、《茨冈人》等作品,但是他对普希金的现实性描写持否定态度。普希金支持维亚泽姆斯基对民族性的看法,在自己的文论中提出:文学具有民族性,就要用俄语写作,贵族们已经习惯了用法语阅读、写作、思考,所以才会产生对西欧文学盲目模仿。所以,要摆脱这种模仿,可以从俄国的,或者国外的民间诗歌中取材,从民间和人民中获取力量,注重本民族文学的独创性。但是,语言和取材都是文学的外部形式,真正做到具有“民族性”,要重视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表达。果戈理与普希金相同,尤其强调重视民族精神和表达民族的思想。民族性理论是别林斯基在第一篇文论——《文学的幻想》中提出的问题,也是贯穿别林斯基整个文学批评生涯的理论问题。他认同前人的观点:文学应该展现民族精神和思想,并提出习俗是表现民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俄国社会特殊的发展状况,民族的习俗主要保留在人民大众中。但是,别林斯基否认只表现群众或农民生活的作品就是具有民族性的。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别林斯基提到以下问题:俄国文学可以借鉴欧洲文学,但不能盲目地模仿欧洲文学;描写平民生活或庸俗化场景的作品不是民族性作品;民族性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调和物;民族性的作品,首先是艺术性的作品。除了针对当时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别林斯基还运用哲学概念,解释了前人提出民族性相关问题,如运用“典型性”来解释人物形象的描写,提出诗歌描绘的对象是某一抽象的理念,诗人创作是不自觉而又自觉的,因为“激情”的存在。与前人的不同在于,别林斯基否定民间诗歌的价值,认为民间诗歌不是艺术性的作品,所以从民间诗歌取材,不能说明就是民族性的作品。别林斯基最伟大的贡献,是对普希金和果戈理的高度评价。从他对二者的评论中,清晰体现了他的全部文学思想,当然也包括民族性。他的文学理论是始终发展的,但是当他发现理论的发展无法满足文学批评的需要时,他或者引入新的概念,如“个性”和“激情”,或者改变自己早期概念的内涵以适应新的批评对象,这就造成了他美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很多作家的前后不一的评价、对讽刺的评价等等。别林斯基对普希金作品的评价,完全展现了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思想。他对克雷洛夫和冯维辛评价变化较大,原因在于别林斯基改变了对讽刺的态度,认为讽刺是民族性的标志。这也是果戈理受到高度评价的原因,果戈理对现实的讽刺描写,满足了当时的社会要求。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文学批评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苏联解体前后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文献资料,如斯拉夫派、审美派、白银时代及其他与别林斯基观点不同的批评流派的文献。我国学界对这些流派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他们与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刘枝叶[5](2020)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文中提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就十分重视刊载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有关俄苏文学的学术动态也长期保持关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考察《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俄苏文学译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摘取其中有关俄苏文学评论的文献,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梳理,深入探究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对杂志中有关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设置进行分析,追踪相关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总结期刊栏目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内在联系。第一章以1978年至2019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进行总体评介。首先筛选出《外国文学研究》创刊以来刊载的所有关于俄苏文学研究的文章,然后对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对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考察。经过统计和分析,样本反映出的俄苏文学研究发展情况与国内总体研究发展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整体水平.我国俄苏文学研究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国内整体环境的影响,俄苏文学研究发展缓慢;到8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迎来新的起点,对俄苏文学的研究更加历史、客观,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不断深入;90年代,苏联解体对中俄文学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数量有所下降,但在质量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有关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突出,包括巴赫金理论在内的文论研究也迎来了繁荣期。第二章以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学界对此类作家作品关注度的变化以及具体研究成果进行历时性考察。从《外国文学研究》上已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来看,研究热度较高的作家有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高尔基等。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国内研究述评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往往不尽相同.本章将对样本中高频出现的作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梳理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上刊载过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各作家研究的总体脉络,进一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以来设置的俄苏文学专题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最早设立的有关俄苏文学研究的专题栏目是在1979年第4期,题为“‘苏联当代文学是禁区吗?’笔谈”,此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还相继增设了多种类型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如俄苏作家纪念专栏和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其中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步被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特色栏目。结语部分整体回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中俄学术研究做出的贡献。从1978年至今,国内的俄苏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也始终坚持对俄苏文学保持关注。由于该刊在具体文章的选取上,能够准确把握学术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对杂志上刊载的俄苏文学研究文献进行整体研究时,能够发现这些学术成果与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高度契合。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不断调整办刊策略,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力求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致力于“传播中国话语、沟通中外学术”。与此同时,杂志更加注重中俄学术的对话,多次主办学术研讨会,还打造了俄苏文学研究的特色栏目,在促进中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丽娜[6](2020)在《费定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费定作为苏联着名作家之一,始终将对俄罗斯经典文学的继承与革新视为其创作宗旨。费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加入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直至三十年代,受自身及环境影响,其创作逐渐转型。费定穷极一生为俄罗斯文学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其类型包括小说、戏剧、特写、回忆录等。本论文以费定二十年代两部长篇小说《城与年》与《兄弟们》及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盗窃欧洲》与中篇小说《阿尔克图尔疗养院》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创作在诗学及题裁方面的转型。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包括身份认同理论、媒介间性理论、符号学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朗西埃审美平等理论等,同时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费定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考察,对每个小说文本进行个案研究,集史学研究与诗学研究于一体。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三章及结论部分,其中第三、四两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费定生平作简要介绍,进而引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随后分析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研究的现状及不足,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并指出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二章分别对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语境及费定小说创作背景做重点介绍,并分析其从形式主义创作向现实主义创作转型之原因,指出费定小说在苏维埃文学的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意义。第三章分别对费定二三十年代的四部小说做个案研究,指出其在题材方面由关注俄国历史到世界历史之转变,并做出从不问政治的自由创作向开辟政治小说先河的极大跨步。第四章同样以费定二三十年代的四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由形式主义转到现实主义,即二十年代受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影响而注重形式之迷宫、三十年代则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小说诗学创作特征。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研究结果做总结概括。
魏梦莹[7](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王树福[8](2020)在《十九至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伦理叙事的演变》文中提出俄罗斯文学伦理叙事的演变与建构,是在俄罗斯横跨欧亚的广袤空间领域、跨越数百年的历史演变时间范畴中渐次形成的。随着现实主义传统的深化与发展,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关注底层小人物、边缘弱势群体、民族伦理道德和家国利益诉求,形成了以理性论为基础的人文主义伦理批评、以斯拉夫论为基础的民族主义伦理批评和以唯物论为基础的民主主义伦理批评。受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特征的影响,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以或隐或显的不同方式探讨道德伦理问题,其伦理演变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多样性、比较强烈的实验性和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
公冶健哲[9](2020)在《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出生于1919年的俄罗斯着名作家达尼伊尔·格拉宁作为伟大卫国战争的参与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伟大卫国战争题材的创作,而作家在2012年获得俄罗斯“巨着奖”的小说《我的中尉》更是为当代俄罗斯战争题材作品的书写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本文通过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结合当代俄罗斯军事文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出发,以时间为依据对格拉宁所有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进行了分类与研究。本文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之后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阐释。第一章,以格拉宁创作于1975—1985年的伟大卫国战争纪实小说为研究对象,归纳作家在战争纪实小说创作中的题材选择、加工素材的艺术手法以及作品中的伦理向度和道德诉求。第二章,针对格拉宁创作于2000—2012间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在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与转型,对格拉宁在新时期创作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主观意识”以及个体战争反思中的“对话性”特征进行分析与说明。第三章,对格拉宁创作于2013—2017年的伟大卫国战争作品进行分析,重点论述该时期的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超越民族主义思维的局限、将战争本体视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共同悲剧加以审视与思考的普世人道主义伦理观。结语。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整体创作上的主要特点,以期说明格拉宁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在当今俄罗斯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地位与伦理价值。
林精华[10](2019)在《大众文学在俄国的起源和发展考》文中研究说明大众文学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化进程在世界各国各不相同,大众文学也就不是只有欧洲及其延伸——美国的模式。彼得大帝开启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引进欧洲流行的世俗文学,也就在翻译和模仿其基础上,开始了大众文学在俄国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三百多年来,无论经历帝俄还是苏联抑或俄联邦的历史变迁,由于实行书刊审查制度,使得大众文学在俄国始终以不同于欧洲-美国的模式展开:它是作为现代俄罗斯文学整体所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其中的特殊文类,并且相伴而生的文学批评,有不少是正视大众文学之存在和价值的;大众文学和俄罗斯经典文学构成互动关系,即文学批评观念变化和文学教育,是从各时代的畅销作品中筛选出经典的,造成许多得到官方倡导的文学,其影响力时常不及所谓低级的大众文学。
二、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
三、情节淡化 |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
二、叙事情调模式 |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
二、幸福与道德 |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
一、怀旧涵义 |
二、怀旧与审美 |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
二、道路意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与格尼斯文学批评实践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总体概况 |
第二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转向 |
第三节 众声批评家中的独特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视角 |
第一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视角 |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种特殊的现实主义 |
二、托尔斯泰——史诗马赛克 |
第二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后现代主义视角 |
一、论索罗金的“禁欲”诗学 |
二、佩列文的“边缘化写作”与“变形机制” |
三、多甫拉托夫的美学模型 |
第三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现代主义视角 |
一、曼德尔施塔姆诗歌有机美学 |
二、论“谢拉皮翁兄弟”俄罗斯现代散文的实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格尼斯文学批评中的核心元素 |
第一节 当代文化范式 |
一、卷心菜聚合体 |
二、洋葱聚合体 |
三、宇宙零点时刻 |
第二节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三角公式 |
第三节 拜占庭式乌托邦 |
本章小结 |
结语:格尼斯——人道的自由主义“读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重估”中的反思与镜鉴——评李建军《重估俄苏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纵向上反思俄苏文学转向中创新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
二、横向上反思中国传播与接受俄苏文学的问题与经验 |
三、内在反思功利、政治、意识形态等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
(4)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生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根源 |
第一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开始:罗蒙诺索夫 |
第二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争论和发展: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 |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文学民族性概念 |
一、维亚泽姆斯基论民族性 |
二、普希金论民族性 |
三、果戈理论民族性 |
四、乌瓦罗夫论民族性 |
第二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的相关概念 |
一、概念、理念、思维 |
二、现实、真实、现实性 |
三、典型 |
四、个性与激情(情致) |
第二节 文学民族性的具体问题 |
一、民族与民族性 |
二、模仿与民族性 |
三、平民性与民族性 |
四、民间诗歌与民族性诗歌 |
五、自然性、人工性与民族性 |
第三节 文学民族性到人民性的转变问题 |
一、民族性的内涵 |
二、人民性的内涵 |
三、二者的差异 |
第三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作家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普希金的民族性 |
一、民族的诗人普希金 |
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
三、关于普希金的论争 |
第二节 克雷洛夫和冯维新的民族性 |
一、论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讽刺 |
二、论冯维辛喜剧中的讽刺 |
第三节 果戈理的民族性 |
一、小说是民族需要的结果 |
二、以独特视角描写现实 |
三、从描写现实到描写社会 |
第四章 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 |
第一节 对同时代人的影响和评价 |
一、与斯坦凯维奇小组的交往 |
二、与同时代人的论战 |
第二节 对后代的影响和评价 |
一、围绕文学创作目的的争议 |
二、围绕文学批评作用的讨论 |
三、围绕别林斯基评价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文学期刊与文学研究关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
(二)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 |
第一节 1978-198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介 |
一、70年代末期对俄苏文学的评介概况 |
二、8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新趋势 |
三、特殊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文学故事 |
第二节 1990-199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论 |
一、苏联解体对9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影响 |
二、90年代对俄苏文学的评论概况 |
三、逐步深化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研究 |
一、不断深化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
二、中国视角下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
三、巴赫金理论研究的繁荣 |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作家作品研究 |
第一节 19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
二、屠格涅夫研究 |
三、普希金研究 |
第二节 过渡期俄苏作家研究 |
一、列夫·托尔斯泰研究 |
二、高尔基研究 |
三、契诃夫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
一、马雅可夫斯基研究 |
二、肖洛霍夫研究 |
第三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评论的栏目设置分析 |
第一节 早期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 |
一、俄苏作家纪念类栏目 |
二、笔谈、会议纪实与综述类栏目 |
第二节 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命名与变化 |
一、栏目初创时期的命名 |
二、栏目名称的变化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创新与发展 |
一、俄苏文论研究 |
二、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
三、对话俄罗斯文学的变迁与对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费定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费定其人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二章 费定小说创作背景及转型原因 |
一、费定小说创作背景 |
(一)费定与形式主义:不问政治的自由创作 |
(二)费定与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交织 |
二、费定创作转型的原因 |
(一)转型的外在因素:文学环境的变化 |
(二)转型的内在因素:真实的生活体验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从俄国舞台到世界舞台:费定小说创作题材转变 |
一、二十年代关注俄国历史 |
(一)《城与年》:知识分子与城市形象 |
1、知识分子与革命 |
(1)时代背景下的伪知识分子 |
(2)爱与恨的化身:知识分子的矛盾冲突 |
2、“城市诗人”与彼得堡 |
(1)“倒在水中的混沌” |
(2)时空边缘的“离心城市” |
(二)《兄弟们》:身份认同与艺术追求 |
1、哥萨克群体的身份认同 |
(1)身份认同的嬗变 |
(2)群体的同一 |
(3)个体的差异 |
2、革命夹缝中的艺术 |
(1)脱离民族基础——软弱无能的艺术 |
(2)拥抱革命——重获新生的艺术 |
二、三十年代转向世界 |
(一)《盗窃欧洲》:政治小说先河 |
1、相互交织的政治与文学 |
(1)政治小说的缘起 |
(2)政治小说的特征 |
2、歌颂苏联与批判欧洲 |
(1)急速发展的苏联 |
(2)利益至上的欧洲 |
(二)《阿尔克图尔疗养院》:镜中映像 |
1、疾病书写影射病态社会 |
(1)欧洲国家命运的隐喻 |
(2)肺病意象的生成原因 |
2、他者形象的自我审视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从形式主义到现实主义:费定小说创作诗学转变 |
一、二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形式迷宫 |
(一)《城与年》:心理现实主义杰作 |
1、多元的叙事结构 |
(1)回环式结构 |
(2)剪辑式结构 |
2、心理主义与惊险情节的结合 |
(二)《兄弟们》:文学与艺术的交汇 |
1、音乐-文学媒介间性 |
(1)隐蔽的间接媒介间性 |
(2)显性主题化 |
(3)隐性效仿 |
2、符号学视域下的镜头拼接 |
(1)蒙太奇剪辑下的世界图景 |
(2)空间模拟机制下的符号圈 |
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新型现实主义的初步形成 |
(一)《盗窃欧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共存 |
1、打破界限——审美的政治化 |
2、神话移位——原型的现实化 |
(1)神话原型的生成背景 |
(2)神话原型的变体置换 |
(二)《阿尔克图尔疗养院》: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本质契机的体现 |
1、现实性和浪漫性的统一 |
2、集团性和个人性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1975—1985:战时场景的纪实性再现 |
2.1 原型人物的艺术塑造 |
2.2 “复调”叙事下的道德主题凸显 |
3 2000—2012:战争历史的主观化书写 |
3.1 主体视阈中的战争聚焦 |
3.2 “对话”场域内的战争反思升华 |
4 2013—2017:全知视域中的战争观照 |
4.1 人物话语间的思想表征 |
4.2 空间隐喻中的普世理想表达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大众文学在俄国的起源和发展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四、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 张雨绮.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重估”中的反思与镜鉴——评李建军《重估俄苏文学》[J]. 张国功. 文艺争鸣, 2020(06)
- [4]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D]. 刘垣菲. 吉林大学, 2020(08)
- [5]《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D]. 刘枝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费定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 杨丽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8]十九至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伦理叙事的演变[J]. 王树福.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0(01)
- [9]达尼伊尔·格拉宁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研究[D]. 公冶健哲. 浙江大学, 2020(08)
- [10]大众文学在俄国的起源和发展考[J]. 林精华. 俄罗斯研究,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