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璇 兴仁县雨樟镇卫计中心 562300
【摘 要】目的:探究妇女输卵管结扎前生殖道感染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未结扎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式予以分析,观察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未结扎妇女中,出现生殖道感染22例,阳性率14.67%;感染类型有淋菌感染、梅毒感染、真菌感染、衣原体属类感染、滴虫感染、细菌阴道感染与支原体属类感染;妇女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流产史、文化程度、感染知识及避孕措施。结论:对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能够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提高,减少感染事件发生,需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
生殖道感染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女性生殖道防御功能遭受损害,使滴虫、支原体、细菌、霉菌及病菌等病原体入侵,造成阴道生态失调而引发的一种阴道炎症[1,2]。生殖道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若临床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引发严重并发症与后遗症,威胁女性生命安全[3]。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50例未结扎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未结扎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7-40岁,平均(33.16±2.28)岁,受教育程度:47例小学及以下,58例初中,45例高中及以上;职业状况:45例在家待业,6例工人,99例农民。
1.2方法
本研究所有妇女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检验方式予以分析,问卷调查:制作结扎之前生殖道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妇女基本信息(年龄、既往病史、生育情况、文化程度等)、避孕状况和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实验室检测:进行标本采集,取妇女阴道侧壁分泌物予以常规病原体及细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淋菌、梅毒、真菌、衣原体属、滴虫、细菌阴道与支原体属;梅毒行PCR法检测,衣原体和支原体属行核酸扩增方法进行检测,细菌阴道感染行唾液酶酸方法检测,真菌与滴虫采用镜检方法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均严格遵照说明书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情况(淋菌、梅毒、真菌、衣原体属、滴虫、细菌阴道与支原体属)、相关影响因素(年龄、流产史、文化程度、感染知识及避孕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分析,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多因素行Logistic回归处理,P<0.05表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情况
在150例未结扎妇女中,出现生殖道感染22例,阳性率为14.67%(22/150);感染类型有淋菌感染1例[4.55%(1/22)]、梅毒感染1例(4.55%)、真菌感染1例(4.55%)、衣原体属类感染2例(9.09%)、滴虫感染2例(9.09%)、细菌阴道感染6例(27.27%)与支原体属类感染9例(40.91%)。
2.2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处理
妇女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年龄(31-39岁)、流产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初中、小学以下)、感染知识和避孕措施,详见表1。
表1 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处理(n)
生殖道感染为育龄女性一种常见妇科病,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已婚妇女中约70%存在不同程度生殖道感染,且育龄女性整体生殖健康情况差,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4,5]。为分析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本院150例未结扎妇女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为临床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生殖道感染提供参考,促进妇女生活质量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50例未结扎妇女中,出现生殖道感染22例,阳性率为14.67%;生殖道感染类型主要有支原体属类感染40.91%、细菌阴道感染27.27%,表明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发生支原体属类感染和细菌阴道感染等生殖道感染概率较高,临床应针对性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降低生殖道感染,改善预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妇女和配偶间未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导致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细菌阴道感染比例较高。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处理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流产史、文化程度、是否缺乏感染知识和采取避孕措施,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提醒妇女减少流产,耐心讲解生殖道感染有关知识,以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概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大于30岁妇女性生活较活跃,增加避孕失败与感染的发生,使妇女阴道自净能力降低,出现阴道内细菌生态失衡现象,增加妇女生殖道感染率[6,7]。较低文化程度妇女由于缺乏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导致生活中不注重个人卫生,易形成不良卫生习惯,且不利于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增加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8]。有流产史妇女会因流产导致炎症因子产生,使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提高。受样本例数与环境等因素等制约,关于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职业、收入等影响因素,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妇女年龄、流产史、文化程度、感染知识及避孕措施等均对妇女输卵管结扎之前生殖道感染具有一定影响,需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且医护人员应针对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促进知识水平提高,从而提高女性生殖健康,减少感染风险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勇,韩树珍,王维平.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6040-6041,6066.
[2]颜景芳.妇产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193.
[3]窦晓青,叶骞,许江燕,等.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252-1254.
[4]杨小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633-634.
[5]罗阳,孙瑞婧,范东,等.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4):548-550.
[6]石玮,辜卫红.淮安市区女职工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4):474-476.
[7]潘丽华,丁莉莉,魏春娥,等.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与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217-1218.
[8]余雪琴,张巧珍,李红艳.沁源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0):97-98.
论文作者:阮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妇女论文; 生殖道论文; 输卵管论文; 阴道论文; 支原体论文; 细菌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