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的应用论文_马裕金

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的应用论文_马裕金

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 315700

摘 要: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学科。因此,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多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将科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积极引导学生们去探索、研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而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索、研究过程中逐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际应用性 自主学习能力 发散性思维

科学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科学知识反过来又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初中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基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在教学中贯穿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方式之一是在科学教学中不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是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也就是科学教学“生活化”。因此,在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中,选取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的科学教学素材,强化生活策略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的意义

初中科学是中考的重要考查科目之一。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为了提高课堂知识容纳量、追赶教学进度,很多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讲解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手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也使得很多学生陷入了遇到了新颖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解决型题目时,变得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作答的尴尬境地。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对科学课堂失去兴趣。

如何改变以上现象?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1.增强科学课堂实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在日常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为学生选取密切联系的科学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在应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强化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生活策略,不仅能强化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学生头脑中的牢固度,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生活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基本科学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增强科学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强化生活策略的应用,选取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科学素材,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制作等科学活动,不仅能改善传统科学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弊端。同时,利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解决新矛盾的求知欲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自觉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构建良好的平台。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成为构建高效、优质科学课堂的不二选择。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的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科学课堂的生活气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贴切度越高,越能激发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尽量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现象、科学问题作为教学素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讲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这一科学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和条纹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并以此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探索,开阔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奥秘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具体教学步骤可以设计如下:

(1)教师先播放一段录像(推出去的冰壶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滑到终点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脚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提问让学生思考: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什么使它们的运动停下来的呢?大家来说说。

(2)学生开始讨论了。

(3)教师让同学们做几个实验: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滑一滑,体会脚的感觉;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长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4)教师提问:这个力是什么力?

(5)学生回答:是摩擦力。

(6)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

(7)教师提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8)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总结。

这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背景、课堂提问、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获得丰富感性材料,意识到滑动摩擦时刻存在,认识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既活跃了气氛,也使得课堂变得生活化。这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知识点的讲解难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其自觉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展课余活动,拓展科学课堂进入生活化。

众所周知,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素材是科学常识、科学原理等问题的鲜明载体。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选取贴近生活、与实践活动联系性强的科学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增强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学生在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会自觉缩短生活与科学两者的距离,从而逐步提升自身活学科学、活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科学课堂具有富含信息量大、讲解知识点琐碎等特点。所以,短短的课堂时间不足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其实,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40分钟,教师应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从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述《水的利用和保护》时,我让学生分组利用周末时间对本村的水域污染、居民每天生活用水的使用量、浪费水资源、“五水共治”等情况进行调查,并让学生上网查询我国淡水量及使用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的水资源还能满足我们多少年的生存需求,使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和感悟到了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将直接关系到自己将来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学习完照明电路后,可以指导学生安装简易的照明手电筒;讲解完成像原理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的放大镜等。此外,开展科学竞猜比赛、科学实验实际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得科学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延伸和发展。进而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科学课外活动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其自身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实际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统一的。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科学世界只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当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后,它就可以承担起提升生活世界的任务。因而尽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绝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还应包括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联系地方实际和学生实际,及时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不必受教材的制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在科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生活经验这一特殊的教学资源,同时做到既不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生活体验对科学教育产生的负面效应,又不致于脱离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或转而“给予”。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在教学中,采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案列,不仅能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处处留心、事事观察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论文作者:马裕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初中科学教学中强化生活策略的应用论文_马裕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