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食品产业生产集中度比较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中外食品产业生产集中度比较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的中外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生产论文,集中度论文,中外论文,食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集中度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食品工业是产品差异显著的产业部门,也是广告费用支出最多的制造业部门。由于技术专利、注册商标和高强度的广告宣传,食品工业的进入壁垒不断加固,从而推动了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多数行业已成为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有些行业甚至是完全垄断型市场,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结构性变化,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进步、定价策略等企业行为,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是企业数目最多的制造业部门之一,然而大多数食品企业经营规模很小,行业组织程度很差,生产集中度很低。面对不断打开的国门和市场经济新环境,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不经济和过度竞争问题日渐突出,食品工业市场结构急待调整,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一、生产集中度

衡量生产集中度的指标很多,例如,前四家厂商市场占有率,HI指数(Herfindal-Hirschman Index)、基尼系数。我国工业生产集中度,除了原油、载重汽车、平板玻璃等行业外,大多数行业都很低,尤其是食品工业更低。1985年食品制造业645个大中型企业总产值份额为24.2%;饮料制造业158个大中型企业总产值份额为20.6%。1991年固定资产规模最大的312家食品制造业企业,其总产值份额为17.5%;179家饮料制造业企业,其产值份额为32%;50家烟草加工业企业,其总产值份额为69.5%。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并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美国食品饮料行业生产集中度1982年已达到49.5%(前四家厂商市场占有率),比1963年上升10个百分点。特别是其软饮料行业、早餐谷物食品行业、啤酒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最高,它们前四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90%、81%、80%(表1)。在更细的行业分类中发现,美国有20多个行业前四家厂商市场占有率达到100%。日本自1960年以来,除水产罐头等个别行业出现过反复外,其余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均呈上升趋势(表2)。1982年日本食品工业中前10位企业市场占有率低于50%的行业仅有酱和清酒两个。此外,我国台湾省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也较高,特别是味精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制糖业、屠宰业、乳品制造业等行业的集中度最高,它们的前四位厂商市场占有率超过86%,前八位厂商市场占有率超过94%(表3)。

我国食品工业生产地区集中度也较低。食品工业总产值前四位省份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四川省,1990年这四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3。80年代以来,云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的食品工业增长较快,它们的总产值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上升了1.95个百分点、1.87个百分点和1.73个百分点。产值份额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市、河南省、辽宁省,均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1.5∶30.0∶18.5。就具体工业食品产量而言,除食糖、乳制品、大米、味精、原盐外,其他食品生产地区集中度相当低,以四个主产省占全国总产的比例来衡量,食糖生产集中度最高,达到72.83%,主要是广西、广东、云南的蔗糖和黑龙江的甜菜糖。乳制品、大米、味精、原盐生产集中度在50%左右,其他主要食品的生产集中度均低于50%。

表1 美国食品工业分行业生产集中度

行业

前四家厂商销售份额

19631982

肉类包装 30.242.7

肉类加工 25.326.8

家禽处理 17.834.5

禽、蛋加工33.036.3

黄油 37.029.0

奶酪 45.644.1

炼乳 34.344.3

冰淇淋34.022.0

液态奶24.622.7

罐头调理 81.871.0

果蔬罐头 36.742.7

脱水果蔬 45.153.6

调味汁41.855.3

冷冻果蔬 33.237.5

冷冻调理 49.846.4

面粉 42.250.4

早餐谷物 82.081.0

碾米 46.044.0

调制面粉 60.059.0

玉米粉65.077.9

宠物食品 42.063.1

饲料 22.030.8

面包 22.037.9

饼干 59.662.5

蔗糖 58.658.6

甜菜糖66.067.0

糖果 34.061.1

棉籽油40.055.1

豆油 48.057.0

其他油脂 35.937.7

料理油50.848.9

啤酒 34.080.2

果酒 50.052.0

酒精 56.850.4

软饮料89.090.0

饮料调味料58.664.8

鱼罐头33.044.0

冷冻鱼34.923.9

咖啡 40.570.2

通心粉28.053.9

其他调理品53.650.4

合计 39.549.5

资料来源:J.Conner《Food Procesaing:an Industrial Powerhouse in Transition》

表2 日本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

行业 前十家厂商销售份额

昭和35昭和57

啤酒饮料 99.7100.0

威士忌

99.1 99.1

鱼肉香肠 79.4 97.3

黄油 99.1 88.9

植物油

71.4 88.8

焙烤食品 87.5 86.9

巧克力品 94.9 82.6

面粉 73.9 73.2

火腿肠

45.9 67.8

食糖 79.9 67.5

冰淇淋

NA 64.3

饮用奶

47.4 56.8

面包 28.1 54.2

水产罐头 64.4 54.0

饼干 46.4 53.6

酱油 31.9 50.9

清酒 7.2 20.4

资料来源:并木正吉《21世纪を迎える日本の食品产业》

表3 我国台湾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1990

行业前四家 前八家

屠宰业

90.8597.17

乳品制造 86.9894.60

罐头食品 20.0230.32

冷冻食品 26.5341.50

脱水食品 43.2568.33

腌渍食品 42.8354.79

面点及糖果

35.4849.99

动植物油脂

49.9966.92

磨粉业

31.9544.22

碾米业 7.2111.75

制糖业

98.7699.31

制茶业

13.4224.25

味精制造 100.0100.0

调味品

44.3056.68

饲料配制 35.9253.49

其他食品 16.5023.48

清酒饮料 62.5979.11

烟草业

100.0100.0

资料来源:(台)林建山《产业政策与产业管理》

二、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

生产集中度提高可以获得规模经济。这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越大,则职工的资金装备水平越高、采用的生产技术也就较为先进,管理手段也会得到改善,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我国食品工业也同样具有经营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的特征。1991年我国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其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分别为:>500万元、>3000万元、>1亿元。这些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其企业数目分别仅占25.5%、5.6%、15.2%,但它们的固定资产份额较大,分别占90%、66.6%、62.5%。它们是我国食品工业利税的主要贡献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3.8%、74.9%、74.1%。

根据1987年和1990年资料分析,我国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的利润率与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这两个行业大中型企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而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然而,食品制造业则得不出明晰的结论。这两年食品制造业中小型企业资金利润率反而高于大中型企业,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大中型食品制造企业受资金的制约,而中小型企业资金周转较为灵活,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工业管理水平较低,大中型企业尤为突出,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特别是一些企业仅在设施上贪大求洋,而未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企业规模对于研究与开发、新技术采用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科技力量和经济实力较弱,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较低。而大型企业则不同,大型企业拥有的科技人员多,经济实力雄厚,一般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尽管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大,例如,日本为0.85%、美国为0.5%。但是,也只有那些大规模厂商才设有研究与开发机构,项目和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这些厂商。1988年我国食品工业设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大中型食品企业数的1/3左右,其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0.46%。我国台湾省食品工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大型企业占99%以上。由此可见,生产集中、规模扩大,有利于加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技术进步。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工业技术装备陈旧,经营规模很小,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很小。六·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要素投入大量增加,资源效率出现下降现象,直到七·五期间,这种局面才被扭转过来。但是综合要素生产率仍然不高,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不足25%。因此,扩大经营规模、加速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联合与兼并

生产集中,除了通过扩大企业自身规模,主要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方式实现。企业联合有纵向联合、横向联合和异质合并(conglomerate)三种,食品工业中这三种形式的联合都很普遍。纵向联合最成功的例子是肉鸡的饲养、加工、销售、饲料供应一条龙。这种农工商一体化模式,有松散的合同形式,也有紧密的以产权为纽带的联合体。纵向联合,对加工商而言,可以解决原料的稳定供给问题,有利于原料基地的形成,并节省交易费用。对农民而言,可以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从而避免市场价格风险。横向联合,是厂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异质合并则是跨行业的资本集中行为,是追求范围经济性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

1970年—1986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个数持续增加,年均递增8.9%,快于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1987年之后,我国食品工业市场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在保持产值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数目逐年减少。1987年我国独立核算食品工业企业数目比1986年减少5%,1991年比1986年减少14.3%。具体到食品工业各行业,1991年与1987年相比,食品制造业企业总数减少9.95%,但其中有4个中类行业企业数目增加,主要是发展较快的水产加工业和食品添加剂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中有6个行业企业数目减少10%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总数减少9.81%,但其中制茶业企业数目增加17.6%;烟草加工业企业总数不多,但在此期间,仍有所增加。从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工业大多数行业自1986年之后企业数目显著减少,到1991年,已基本回落到1985年的水平。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食品工业的增长,主要依靠新铺摊子、外延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企业数目的增长快于产值增长速度,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1987年以来,这种现象有所好转,生产趋向集中。各地区食品工业产值与企业数目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已开始下降。1987年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812。到1991年已分别下降到0.775和0.737。尽管这一等级相关系数已开始下降,但目前这一系数仍在0.75以上,这说明现阶段我国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还相当低。一个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大小还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拥有的食品工业企业的数目多少,那些市场份额较高的大企业还很少见。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企业数目减少的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即已发生,并成为世界性共同趋势。六十年代,美国食品工业企业兼并出现过一次高峰期。八十年代,企业兼并又变得更加激烈起来。1981年—1984年每年兼并的固定资产原值达44亿美元,几乎是六十年代年兼并量的4倍。1982年美国食品工业公司数目仅有1947年的40%,年均递减2.68%,有些年份减少4%—5%,目前美国食品工业仅有1万家企业左右。日本食料品制造业事业所数1989年比1970年减少51%,年均递减3.72%,目前总数在4万家左右。我国食品工业的总量规模虽然只有美国的1/6,但企业数目却是美国的5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经营规模与美国的差距相当大,进一步减少企业数目,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是历史的必然。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努力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经营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是我国食品工业规模效益差、技术进步缓慢、国际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对我国数目众多,规模很小的食品企业实行重组。(1)根据我国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一大批长期亏损的食品企业实行拍卖、破产或兼并;(2)鼓励食品企业横向联合或兼并,建立大型股份公司,加速食品行业的资本集中;(3)实行纵向联合,建立各种形式的食品企业集团,促进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4)对主要食品行业实行最低企业规模标准的限制,以提高生产率,避免资源利用的浪费;(5)通过创立和维护名牌,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带动企业集中。

第二,正确处理好食品工业生产集中的进程和矛盾。食品工业生产集中与劳动就业、食品原料分散性、市场需求多样性等存在一定的矛盾。首先,不论我国还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小食品企业都是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生产集中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还很低,这对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的生产集中是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应随着生产力发展进程逐步提高,最终形成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组成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第三,提高食品工业生产集中度必须要与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生产集中不能仅停留在资本集中上,应注重技术装备、工艺流程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大型食品企业应致力于加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吸收国际上成熟的高新技术,尽早实现食品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食品企业重组应朝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生产集中还必须有利于促进食品工业生产集约化经营,在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扩大再生产。

标签:;  ;  ;  ;  

中外食品产业生产集中度比较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