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茎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桡尺远侧关节的影响论文_周琳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其桡尺远侧关节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病例选择年限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74例。按照骨折移位情况,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骨折移位≥2mm,手术治疗,n=35)与对照组(骨折移位<2mm,非手术治疗,n=39)。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对照组则为71.8%(P<0.05)。结论:在桡尺远侧关节稳定中,尺骨茎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在改善腕关节功能上有着较非手术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尺骨茎突骨折;手术;非手术;桡尺远侧关节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0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n ulnar distal joint of ulnar styloid fracture.Method The selected subjects were patients with ulnar styloid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ith a total of 74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acture, 7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2mm or greater displacement, fracture surgery, n=35) and control group (fracture displacement <2mm, non operative treatment, n=39).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 All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successfully. All fractures of ulnar styloid union healed. At the last follow-up, the excellent rate of wrist function recover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1.4%, 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8% (P<0.05).Conclusion In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stability, the ulnar stylo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surgical treatment in improving wrist function is more ideal than non-surgical treatment,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promotion.

【Key words】Ulnar styloid fracture;Operation;Non-surgical;Distal radioulnar joint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尺骨茎突骨折患病率较高,且大多数为邻近部位骨折、脱位的合并损伤,患者出现单纯尺骨茎突骨折的概率较低。虽然部分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损伤部位有着较好的骨性解剖参数恢复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腕部不能用力旋转、尺骨远端疼痛等症状,给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而且,一旦机体出现尺骨茎突骨折,会给其下尺桡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带来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但是,临床上针对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等存在较大的争议[2]。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病例选择年限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符合标准的病例数为74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拍摄腕部关节正侧位片。按照骨折移位情况,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骨折移位≥2mm,手术治疗,n=35)与对照组(骨折移位<2mm,非手术治疗,n=39)。

研究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3例。研究组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38.2±1.6)岁;

对照组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38.6±2.0)岁。研究组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0~7d,平均间隔时间(3.2±1.0)d;对照组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0~7d,平均间隔时间(3.3±0.9)d。在致伤原因上,研究组患者为15例绞伤,12例患者为摔伤,8例患者为砸伤;对照组患者为16例绞伤,13例患者为摔伤,10例患者为砸伤。

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骨折移位均在2mm以内,故实施非手术方法治疗:均采用石膏托持续固定4~6周。针对存在明显局部肿胀症状的患者,给予其中药外敷;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手指握拳功能锻炼。

研究组患者骨折移位为2mm及以上,均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上止血带,止血带压力设置为收缩压基础上增加120mmHg。实施常规消毒铺巾,中心为尺骨茎突,将3.0cm纵行切口做于腕尺侧,逐层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开,注意对尺侧副韧带、三角软骨附着点进行保护,对骨折端瘀血块进行清理。实施骨折断端复位,在尺骨茎突距离尺侧副韧带附着点近端0.2cm处,以1枚1.0mm克氏针沿尺骨纵轴线进针2.5cm。以1.5~2.0mm克氏针在尺骨茎突骨折近端1.5cm垂直尺骨纵轴线上钻一骨孔,将1根28号钢丝插入骨孔内,呈“8”字与克氏针尾端加压固定。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对腕关节骨折固定情况进行观察,并认真检查桡尺远侧关节固定情况,对腕关节盘进行修复,做止血处理,对伤口进行冲洗,依次缝合各层组织。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治疗后随访12个月,分析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愈合情况按照复查时拍摄腕关节X线片评估;

(2)以AO组织Gratland-werely评分法评估两组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涉及主观评价(患者自行评估自身活动受限、疼痛或功能丧失情况,0~6分)、客观评价(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腕关节屈伸、桡偏、旋转、握力等,0~8分)、并发症(是否存在手指功能障碍、关节炎等,0~5分)及是否残留桡偏、背倾等畸形(0~3分)。以总得分为0~2分为优,以总得分为3~8分为良,以总得分为9~12分为中,以总得分为12分以上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32/35),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1.8%(28/3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尺骨茎突为小锥状突出,位于尺骨下段后内侧突向下方。腕关节尺侧副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而尺骨茎突基底有尺骨远端三角软骨盘尖端附着,尺骨远端三角软骨盘底部附着在桡骨远端关节面尺侧缘[3]。通常情况下,有较少的患者会出现单纯尺骨茎突骨折,但发生率不高,而多数患者会合并桡骨远端骨折。针对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处理这些合并损伤后,患者虽然能恢复得很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尺骨远端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4]。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腕桡尺远侧关节囊较为松弛,三角纤维软骨盘为连接桡尺骨远端的主要结构。一旦机体出现桡骨骨折,会损害三角纤维软骨盘,破坏桡尺远侧关节的稳定性,给患者前壁旋转功能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改善预后。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方法对尺骨茎突骨折进行治疗。其中,非手术方法适用于骨折移位在2mm以内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在对原发损伤进行合理处理后,可实施非手术治疗[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存在明显移位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需择期行手术治疗,以免导致骨折长时间不愈合,致使骨块分离,给腕关节活动带来不利影响[6]。有研究发现,在腕关节疼痛和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中,腕部骨折畸形愈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给腕关节功能恢复带来不利影响[7]。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1.8%,部分患者存在畸形愈合现象,一方面会给腕关节外观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还能改变腕部解剖及生物力学,极易导致出现较多不良现象。而手术方法适用于骨折移位为2mm及以上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本研究主要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尺骨茎突骨,从而稳定腕关节盘,治疗效果理想。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明显较对照组的71.8%更为理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由此可知,在尺骨茎突骨折治疗中,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改善腕关节功能上有着较非手术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在桡尺远侧关节稳定中,尺骨茎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在改善腕关节功能上有着较非手术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西迅,李钧,陈旭辉,等.桡骨远端及尺骨茎突骨折手法整复后尺神经卡压于尺骨茎突骨折端1例[J].中国骨伤,2014,27(2):167-168.

[2]杨焕友,张楠,杨振建,等.尺骨茎突骨折对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15-117.

[3]董加纯,尹望平,陈延超,等.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尺远侧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4):266-268.

[4]巩海贤.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手术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D].山东省:滨州医学院,2013:14.

[5]钟晓辉,刘艺祥,张嵩图,等.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46-47.

[6]石国君,郭东辉,沈润斌,等.Colles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中尺侧腕屈肌肌腱脱位并交锁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16):2516-2518.

[7]赵国斌.尺骨茎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桡尺远侧关节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35-36.

论文作者:周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尺骨茎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桡尺远侧关节的影响论文_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