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在基层医患沟通中的应用及思考论文_杨月毅,曾长佑,王峰 谭钧文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 研究巴林特小组在基层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开始不定期招募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共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7次,共讨论7个医患关系案例,80余人次参加活动。对照参加活动前后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的主观感受。结果 应用巴林特小组活动后医护人员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变化,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消除对病人的负面情绪。结论 说明应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医患沟通是有益处的。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病人,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患关系;巴林特小组;应用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然而,我国近年来医患冲突事件频频爆发,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据统计,80%的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不良所致。而影响医患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及心理学知识的不足。鉴于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有学者指出巴林特小组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受训者的沟通能力,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本研究将医护人员作为培训对象,研究以巴林特小组为培训方式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1.医患关系现状

人多看病难。由于候诊时间过长,看病时间短,病人怪医生服务质量不高,态度差,怨气重。万一出现手术并发症,病人认为一定是医生失职和没责任心。医生就成了敲诈和打骂的对象。病人认为失去健康是医生导致的,而不是疾病导致的。医患之间不信任,有时甚至互为敌对。病人一旦发生利益可能受损,会极度敏感和激动,拼命寻找医生的错误。病人维权过度,病人及家属干预医生诊疗。而一旦出现问题,病人及家属又责怪医生。出现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往往不诉诸于正常渠道,而是采取干扰医疗秩序的手段以获取赔偿。病人家属采取暴力手段闹事,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不管谁对谁错,只好赔钱了事,医闹拿到钱后,病人家属和医闹组织坐地分赃。这更纵容了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大量媒体对医生的负面报导使人们对医生没有好印象。在如此恶劣的医患关系下,改善医患关系当务之急。

2.巴林特小组简介

1954年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巴林特发表报告《对全科医生培训心理治疗》,报告指出用精神分析培训全科医生。1957年巴林特又发表著作《医生,病人及疾病》。【2】书中提出病人不仅对药物做出反应,还对医生这个人做出反应。巴林特的报告和著作是巴林特小组理论来源。1950年,第一个巴林特小组在英国塔维斯托克医院成立。从此该方法在欧洲传播,而后波及全世界。1975年国际巴林特联合会成立。目前,巴林特小组是欧美国家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在德国,巴林特小组在各种心理治疗训练、医生培训中应用。2003年巴林特小组由德国专家引进中国。首先在综合性医院培训中应用,最早开展巴林特小组工作的是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现如今许多医院和医学院校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效果显著。一个巴林特小组通常由8-12名医护人员组成,每次约1.5小时,组长是具有带领巴林特小组活动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员以报告案例中所涉及的感受、想法等内心活动进行自由联想。活动过程中多角度呈现医患关系中的不同层面,更好地理解医患沟通中的情绪反应,发现盲点。

3.巴林特小组的应用

3.1巴林特小组应用的原则:“保护原则”,组员发言时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保密原则”,组员把案例留在现场不带走。

3.2巴林特小组活动流程

效果评价调查:开组前和结束后进行案主个体约谈,案主评估主观感受层面的变化。请案主用刻度化1-10分评估对本事件情绪得分,1分表示情绪极差,10分表示情绪好。

3.3巴林特小组应用效果分析

自2016年3月开始不定期招募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共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7次,每次约1.5小时,共讨论7个医患关系案例,80余人次参加,涉及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护范围。参加活动后的医护人员表示活动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与以往的培训方式不同,有很大的收获。觉得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还可以改善生活中的其他纠结关系。

案例举例:

(1)组长发言:感谢大家来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遵守保护当事人的原则,离开活动现场对案例保密的原则。下面请当事人报告案例。

(2)案例报告:某初三女生的母亲找王医生开女生的返校证明,想让孩子提前回校上课。王医生解释该女生还在发水痘的潜伏期,按规定拒绝开返校证明。导致该母亲拍桌子谩骂,随后把病历本摔到王医生脸上,并且砸了血压计。还说要找上级部门投诉王医生。并且表示要找媒体曝光王医生工作不负责,态度恶劣等。王医生感觉自己按规章制度办事,却招致家长如此激烈对待,觉得既愤怒又委屈。长时间不想上班,工作消极。此后王医生看见女生母亲极力回避和不予理睬,由于该母亲第二个女儿刚出生,经常要来打预防针。王医生在工作中又不得不接触,无法回避,但是又老感觉无法坦然相处,内心极其冲突。

(3)组长请其他组员对案例进行提问。各组员提问:该母亲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经济情况如何?性格脾气如何?什么文化程度?案主一一回答提问,补全案例报告时未提及的细节部分。该母亲家庭不和睦,经济状况欠佳,在超市打工,平时脾气坏,文化程度不高,据说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特别指望孩子读好书后赚大钱。

(4)组员讨论并给出建议。组长请案主退出圈两步倾听组员讨论。要求案主“不管别人的评价是否吻合你的想法都不赞同或反驳”。组员可以是设身处地描述事件双方的感受,也可以是评价任何一方的对错,更可以提供自己化解该纠纷的策略。各组员陈述假如这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处理?组长任务是鼓励成员自由发言,肯定不同的观点,正面总结注意组员的发言,并控制讨论内容不偏离关系范畴。关注点指向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和推卸责任。不局限于自己的思维模式,看见医患相处的多种选择和技巧。一开始就用温和的语气与病人说话,用充满理解和人情味的态度接待病人,病人的不良情绪会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医生应该更耐心仔细地解释病人不能提早返校的困惑。换位思考,假如我的孩子不能尽早回学校上课,我是什么心情?某组员从家长角度看见家长担心孩子不能尽早返回学校,怕孩子在中考冲刺阶段掉课太多,跟不上老师进度,影响中考成绩而上不了重点高中,然后上不了好大学而影响一辈子的焦虑心理。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方法,微笑着给家长倒杯水,让家长坐下慢慢说等。寻找利于医患双方沟通的支持系统,比如让王医生暂时回避,让另外同事出面解释。或者与女生父亲心平气和地交流传染病潜伏期回校的严重后果。或者打电话给班主任、校医求助,让他们出面向家长解释不能提早回校的原因。倾听病人的需要,该母亲也许并不是一定要开走返校证明,而只是希望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被理解被安抚。某组员说该母亲生二胎又是女儿,猜想传统重男轻女思想作祟,本身情绪不好积压在心里,碰上不顺心就借题发挥的发泄一通。

(5)案主感受。组长请案主回到座位,组长提示案例提供者“你所听到的哪些对你是重要的”?大家的讨论给案主什么启发和感悟?王医生意识到自己只是按规定工作,但是讲话语气生硬,忽略了家属的情绪。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王医生的心结解开了,放下了,释放了负面情绪,消除了心理负担,也能坦然面对该母亲了。

(6)组长请各组员用一句话谈体会。最后组长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案主的勇敢敞开。

开组前个体约谈,王医生主观感受情绪得分为3分,结束后对本事件情绪得分为7分。

3.4巴林特小组应用于基层医患沟通中的体会 2015年我们曾将巴林特小组应用于读书会中,后来在丽水各县市责任医师随访技能培训中应用,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收获。2016年以巴林特小组活动作为课题研究,实践证明此小组活动的应用效果。在本单位应用中以及临床专业定向生实习期的带教中应用,收到良好反馈,效果显著。活动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把在医患关系中的纠结、有强烈感受、内心冲突的案例表达出来,经过小组活动,这种负面情绪可以被更好地放下,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事件,可以通过“自由联想”“角色扮演”还原事件等方法处理。解开心结,获得新的启发,不再局限原有的思考模式看待问题,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同时缓解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针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善于面对患者施加的压力,不断审视患者的问题,客观分析与患者的接触过程并自我检讨,客观理解患者的行为。处理过去觉得无法忍受的患者时感到胜任。〔3-10〕高新义、陈丽英、姚林燕、柴翠萍、赵建平、于清、蔺波、张红杰等人的研究都论证了巴林特小组的实际应用价值带来“四新”:一是新视角,医患关系盲点被发现;二是新思维,医生思维不再局限;三是新感受,医患换位思考;四是新提升,医生人格魅力提升,改善了医患关系。该研究的局限性是未使用各种心理测量表,没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只反应了该活动的即时效应[1],没有充足的时间做长期常规培训论证;隐性组长的设置未进行预见性的培训,未能更好地提高现场活跃度和组员积极性;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医疗技术最重要,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巴林特小组活动也比较陌生,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医护人员工作忙,值班手术等原因,活动时间上未获得单位的支持,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来参加该活动意愿度不够高;课题研究时间短医护人员未能看见该活动带来的生活中其他关系改善的长远效果。

参考文献:

[1]庞娇艳,陆莉,陈翠华等. 巴林特小组及相关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0):60-63

[2]杨辉.巴林特小组〔J〕.中国全科医学,2007(13):1077-1079

[3]高新义,巴林特小组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455-1457

[4]陈丽英. 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中的运用〔J〕. 中国卫生人才,2016.8

[5]姚林燕,叶志弘,吴皓等. 巴林特小组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15,14(8):772-775

[6]柴翠萍,林爱琴,闫红丽,等.巴林特小组在临床护士心理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84-1087

[7]赵建平.巴林特小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2):37-39

[8]于清,屈文妍,刘小冬等. 巴林特小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75-77

[9]蔺波,史新华,曹晓林.巴林特小组在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压力调适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2013,31(8):697-699

[10]张红杰,黄桦 .巴林特小组在综合医院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2,1:35-36

论文作者:杨月毅,曾长佑,王峰 谭钧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巴林特小组在基层医患沟通中的应用及思考论文_杨月毅,曾长佑,王峰 谭钧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