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政要》管窥精兵之策论文

从《贞观政要》管窥精兵之策论文

从《贞观政要》管窥精兵之策

黄中福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封德彝上奏朝廷,“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对此,唐太宗李世民也同意。但是,魏征坚决不同意。在他与唐太宗的对话中道出对征兵的看法:“国家卫士,不堪攻战。岂为其少,但为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若多点取人,还充杂使,其数虽众,终是无用。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人百其勇,何必在多。”魏征认为,军队战斗力不强,不是兵少的缘故,而是其“礼遇”不够,将士便没有斗志;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如果多征召士兵,但训练得不精、用得不当,人数虽多无用;如果挑选精兵,提高礼遇,可以让士兵以一当百,又何必要人数多呢?

从中可以看出,精兵之策,归于四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是重视选兵。即“精简壮健”。冷兵器时代,对于军人的体能要求最高,要挑选精壮男子从军,才能适应部队作战需要。抗倭明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束伍篇》中曾指出:“兵之贵选,尚矣”,并提出选兵的具体标准,即“精神力貌兼收”。苏联著名的“阿尔法”小组(后为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在挑选成员时,条件就非常苛刻:首批成员年龄大多在25~27岁之间,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多来自于空降兵高等指挥学院、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以及边防部队的两所军事学院,个个身手不凡;必须通过知识、体能、心理、应变能力及毅力等环节的严格测试,才能跻身这支精锐部队。

就今天而言,“壮健”仍是选兵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前信息化战争时代,需要的是知识上、能力上“壮健”的军人。因此,知识条件成为关键要素。只有挑选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的人员从军,才能为打造精兵劲旅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提高待遇。即“遇之以礼”。礼遇问题,关系到人心士气。“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这是魏征作为大唐国士对治军认识不同于著名将帅的重要一点。也就是说,魏征能够站在国家层面思考军人的礼遇问题。而在兵法中,往往只是论述将帅的爱兵问题。例如,《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六韬》则言,“士未坐而勿坐,士未食而勿食”。按照魏征的观点,要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人的各项配套待遇应是必不可少的。

应该说,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有仪式感的人,会将仪式感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比如出门前擦擦皮鞋,比如进餐时洗洗手,比如古人读书前的沐浴焚香等等。可以说,仪式是在制造一种认知环境;而仪式感,是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的先导。看起来繁复的仪式感,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约束,正是这样一种约束,让一个人能变得更从容、强大、有张力。

从图2、图3中可以可以看到,换能器纵振谐振频率为19 867 Hz,与设计理论值相差1.5%。距换能器左侧面49 mm处为相对幅值最小点,即纵振谐振状态下的位移节点位置,与设计计算值49.2 mm也非常接近,表明换能器结构基本满足设计参数要求。

三是做好保障。即国家层面的各项保障要跟上。也就是说,作战物资和装备由国家保障供给,军队则负责高效地组织运用。应避免让军人陷入物资生产、筹措等“还充杂使”的囹圄,而是把精力都放在打仗上。就如《管子·七法》中所言,“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国家在治军问题上,也应拿出有效举措:“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即,努力积聚财富,使之天下无敌;讲求制作技术,使之天下无敌;制造武器装备,使之天下无敌。

今天,我们讲军人的荣誉感、提升社会地位、搞好各项保障措施,就是要在礼遇上建立起军人的底气,为塑造精兵提供精神动力支撑。为促进军队建设,俄罗斯曾于1998年专门颁布《俄罗斯军人地位法》,提升军人政治地位和福利待遇。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通过了930-54号决定,使所有参战军人都能享受到政府额外保障和赔偿,并大幅提高牺牲人员抚恤金和伤残人员生活保障金,激发官兵“为祖国而战”的责任感、使命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也曾将“礼遇”转换成参战人员各种优厚的津贴福利待遇:危害生命勤务津贴150美元/月、艰苦任务津贴50美元/月、家庭分居津贴250美元/月、临时任务补贴105美元/月、生命保险金25万美元/人、减免战时所得税。这些举措提升了其军人参战的积极性。

虽说现代战争对后勤越来越重视,作战保障、勤务保障人员比重不断增加,但这与国家保障并不矛盾。后勤保障人员并不是“杂使”的范畴,而是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战斗力。《美国国防部2006年四年防备审查报告》曾提出“建设21世纪的总体力量……由现役人员、预备役人员、文职人员和承包商”构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非战斗性后勤保障工作,如社会服务、卫生服务、基地维修等,均由市场承担。后勤服务承包商招来的工作人员不是真正的军人,被称为“平民部队”,在战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见,精兵之路的根本支撑或坚强后盾是整个国家。只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军人才能专心于主责主业,即专注于打仗问题。而不是把有限的人员有限的精力,耗费到打仗之外的事务上。

四是苦练本领。即“人百其勇”。精兵的目的,必须是能打胜仗。因此,就如《将苑·习练》中所言:“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经过反复训练的军队,在使用中才可能是以一敌百的精兵。俄罗斯内卫部队——“勇士”特种部队的战士,就是经过严格的“四道门槛”训练出来的。即基础训练阶段、生存和耐力训练阶段、特殊条件下自我保护和反审讯能力训练阶段、专业训练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套复杂的训练设计和侧重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以较小代价赢得战争,与其严酷的临战训练密切相关。战前6个月时间里,美军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等部队,先后到沙漠地作战训练中心,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沙漠作战训练。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时间中,美军牵头组织了二十多次较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频繁演练可能遂行的各种作战任务。可见,练就以一敌百的本领与勇气,始终是精兵的必由之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有效保障园林的施工质量,下文从苗木选择、栽植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分析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种植中的技术要点。

今天,我们强调使命教育,不断强化军人战斗精神培育,就是要在士气上实现以一敌百的气势;不断掀起练兵热潮,就是通过战斗技能、遂行作战任务能力上的苦练、精练,努力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打赢本领,实现能力上的以一敌百。这处处体现了精兵的内在要求。

读史使人明智。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启迪未来。重视选兵、提高待遇、做好保障、苦练本领,并非精兵之策的全部,但却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的地方。

中图分类号: E2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8-0087-02

作者: 黄中福,陆军指挥学院教务处,参谋,中校

(责任编辑:何 荷)

标签:;  ;  ;  ;  ;  ;  ;  ;  ;  ;  ;  ;  

从《贞观政要》管窥精兵之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