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构性思维是从数学整体结构中去理解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的一种教学范式。结构性思维教学要经历“解构——比构——重构——结构”的过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启示我们:系统解构,让学生“想得到”;纵横比构,让学生“懂逻辑”;经历重构,让学生“会思考”;整合结构,让学生“能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结构性教学 教学原则 结构改革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师所要教的知识,教师都会设计让所教的知识能够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为了让学生通过一节或两节课的学习掌握这一结构中的所有知识,并通过一至两节习题课来巩固这一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相当于通过一定时间给学生生成一粒珍珠。按照这一逻辑顺序,一个单元的知识的学习,生成的就是几个珍珠。等到复习时,教师利用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不同时间学到的不同知识联系起来,就让学生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认知结构。这也就类似于将先前生成的一个个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珍珠链。很显然,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遵循的都是这样一个思路。尤其是,在得到了考试评价的积极反馈之后,这种思路在实际教学的生命力就变得越来越旺盛。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变式结构
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教学是指通过适当的水平变式和恰当的垂直变式,抽取出问题表面特征以外的数学结构特征,从而达到数学学习的内化、关注数学本质的一种变式教学。
对于数学变式题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界定。孙旭花、黄毅英、林智中合作的《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的研究》(选编于《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将变式分为表面特征变化的水平变式和结构变化的垂直变式。表面形式特征是指问题呈现的表述方式的“浅层”特征,数学结构特征指涉及问题本质的概念、关系与原则等的“深层”特征。表面形式变化的水平变式实际上是以“重复”源问题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重复”通过水平变式源问题得以发展,水平变式反映的是量的问题。
数学结构变化的垂直变式实际上是以“突破”源问题来体现的,而垂直变式反映的则是质的问题。数学问题的变式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握好“重复”的“量”和“突破”的“度”,注意“重复”和“突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螺旋上升”的数学知识结构。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结构性改革
课程改革主要实施于教、学和教学互动三个方面,在教学方法模式上要求科学合理创新,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学生学习上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学互动上旨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变成一种教和学相互调节的过程。教师通过互动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及时将自身学习问题和课堂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课程结构性改革贯穿于教、学、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相当于一个中心连接纽带。课程内容结构的改变是课程结构性改革的表现形式,改革的内容就是将所有的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新整合,合理分配课时,其改革的目的就是优化教学,将代数、几何、函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链。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新评价方法
公平与科学的评价学生,才能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属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坐在一个课堂上课的学生,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和学到的知识是截然不同的。更何况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他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怎么可能在课堂上获得同样的进步呢?所以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我们要用不同的标准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让他们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才能慢慢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与提高自己,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最终使课堂效率得到真正提高。
评价首先要从学生个体的现有水平出发,不妨从这几个关注点展开: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与课外参与讨论交流的状况;学生作业或交流中,呈现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状况。
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转移课堂重心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产生并发展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引导学生自身操作过程上来,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知识的未来和发展等。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结论的传授,教师往往将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直接告知给学生,或由教师简单推理给学生。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现象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的:“只把现成饭拿上桌,而没有做饭的过程。”
总之,在学习了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一年多的实践总结,我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改进,教师要有效地起到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只有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结构课堂。
参考文献
[1]皮香如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构设计[N].宜春日报,2009。
[2]孙有才 让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更具思考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4)。
论文作者:宋艳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结构性论文; 结构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