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抽象理论_唯心主义论文

列宁抽象理论_唯心主义论文

列宁论抽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抽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抽象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是理论思维的根本手段,任何科学的认识活动都离不开抽象。列宁在其《哲学笔记》中,对抽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论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观。提高主体认识能力和科学抽象的水平,学习和研究列宁这些思想非常重要。

一、区分三种不同的抽象

抽象是哲学上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科学的抽象能导致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而抽象失误或不当也是产生种种谬误的重要根源。列宁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联系黑格尔对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抽象性批判时,提出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抽象:一是康德的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洞的抽象”,二是“黑格尔要求的是和实质相符合的抽象”,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实际深化相符合的抽象”(《列宁全集》第38卷,第88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科学抽象,是指辩证思维活动及其成果。在列宁看来,认识作为对自然的反映,是经过“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第194页)。 从许多感性材料中抽取事物共同本质的理性思维活动,我们叫做抽象。辩证唯物主义的抽象观,一方面坚持抽象的唯物论,是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而不是空洞的、纯粹的思维抽象;另一方面,贯彻抽象的辩证法,是与认识的实际深化相符合的抽象,而不是静止、僵死的抽象。作为动词的科学抽象是指“抽象思维活动”,而作为名词的抽象则是指辩证思维的成果或结晶。在认识过程中,作为思维成果的“抽象”,是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在思维中所作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科学规定。它不仅具有简单性、同时具有丰富性和普遍性,它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的整个发展的全部内容。列宁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概念,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就是这样的抽象。

“空洞的抽象”亦即形而上学的抽象,它同科学抽象相对应,是一种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思维方法。它常将事物的各种性质分别割裂开来并孤立地抽取出来,然后再用这种孤立的抽象规定去说明整个具体事物,结果导致片面性。康德把表象和事物、思维和存在割裂开来,自在之物本身没有任何实际内容,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所谓自在之物只不过是空洞抽象的、思想之物”(第88页)。“正因为它是没有任何规定的抽象,所以它当然是不可知的”(第156 页)。列宁非常赞成黑格尔对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批判,指出:“在康德那里,自在之物的‘空洞的抽象’代替了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日益深入的、活生生的进展、运动”(第88页)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但又认为它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抽象规定,这实际上取消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形而上学的空洞抽象走向了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的抽象则是脱离客观事物,和概念实质相符合的抽象。在黑格尔看来,抽象不应当是空洞的抽象,而应当是同事物的实质即客观概念相符合的抽象,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抽象。抽象不是愈抽象愈普遍则愈贫乏愈空洞,而应是愈抽象愈普遍则愈丰富愈具体。黑格尔这种看法无疑具有正确性,但他讲的所谓“和实质相符合”,指的是“事物的客观概念构成事物实质本身”(第88页),完全抹煞了抽象的唯物主义基础,因而是非科学的。列宁把“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第238页)。作为辩证法的首要要素; 同时明确指出:“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隔离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泉源来说却是客观的”(第223页)。 这都表明,科学的抽象不能脱离客观事物本身。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是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对世界抽象的产物或结果。绝对观念最抽象、最一般,同时也最具体、最丰富,这是辩证的抽象,但黑格尔将这个抽象规定作为世界本原,则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可见,辩证唯物主义既反对康德那样的空洞抽象,也反对黑格尔那样的唯心主义抽象,真正的科学抽象是基于对客观事物丰富感性材料的抽象,是包含着具体实在内容的抽象。列宁严格地区分三种不同的抽象,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抽象观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抽象观的界限。

二、阐明科学抽象的作用

科学抽象是思维中抛开客体非本质方面而抽取其本质方面的思维活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论述了它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感性直观而言,抽象是直观发展到思维的必经环节;相对于思维具体而言,抽象又是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起点。

科学抽象既是感性直观的对立面,又是感性直观的发展。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第181页)。 “生动的直观”即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外界事物的直接反映。生动直观的任务是为抽象思维提供素材,没有感性直观提供丰富具体的材料,抽象思维就没有加工的对象。“抽象的思维”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撇开事物非本质的东西,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和一般。人们只有借助于思维抽象,才能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由于抽象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抽象,不仅不会离开真理,而是更接近于真理。列宁说得好:“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第181页)。 列宁还将表象和思维作比较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第246页)。可见,抽象思维比感性直观更优越。

抽象过程的主要手段是思维的分析活动,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把一个对象的实际上联结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分隔开来考察”(第285页)。列宁肯定黑格尔这一思想是“对”的,不仅作了摘录, 而且作了唯物主义的发挥:“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末我们就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第285页)。 科学抽象其作用在于把关于对象的浑沌表象“剖开”、“割断”、“切碎”,发现并析取其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本质的属性、关系和因素,并以概念、范畴等抽象的规定将认识的成果巩固下来。不难看出,抽象的特点是“点截性”或“间断性”,它是从具体的、不断运动着的事物中抽取出一个横断面或一个孤立的片断来加以把握的,所获得的只是事物相对静止和事物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条件下的理性认识。

然而,客观事物都是多样性统一的整体,要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就必须运用综合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很明显,抽象是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起点。如果说从具体到抽象主要是运用分析方法,那么从抽象到具体则主要是运用综合方法,即把若干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综合为反映原来的具体事物。认识要达到思维的具体,就必须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第239页)。黑格尔、马克思、 列宁都十分重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黑格尔采用这一方法来构筑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把这一方法解释为思维产生外界实在的方法,认为外界实在的具体乃是思维中抽象概念自我运动的结果。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对概念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的描述。马克思对黑格尔这一方法进行了批判的改造,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认识在把事物整体的“浑沌表象”分析为一些抽象的、简单的规定之后,“行程”就要“从那里倒过头来”,把这些抽象的、简单的规定如实结合统一起来,使具体事物的整体呈现于头脑中。马克思正是借助这个方法加工材料,完成了《资本论》这部科学巨著,从而建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比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抽象的作用,阐发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内容和形式。列宁详尽摘录了黑格尔对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的论述:认识是“从一些简单的规定性开始,而在这些规定性之后的规定性就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具体。……在继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上,普遍的东西不断提高它以前的全部内容,它不仅没有因其辩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了什么,丢下了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收获物,使自己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第249—250页)。列宁称赞黑格尔“这一段话对于什么是辩证法这个问题,非常不坏地做了某种总结。”(第250页)与此相应, 列宁概括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时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第409 页)列宁还认为, “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 ”(第409页)。可见,列宁的对比研究和分析表明,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起点,必须是对事物最简单、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它能构成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并包含着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显然,没有科学抽象,就不可能在思维具体中获得对客观事物全面的、具体的整体性认识。

三、指出抽象的误区

抽象是认识事物的必经环节和重要手段,然而,抽象本身即包含着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可能。列宁不仅研究了不同抽象的内涵和科学抽象的作用,而且还为我们指出了抽象可能致错的误区。

1、抽象同一性

抽象同一性与具体同一性相对立,是以抽象的观点看待同一,认为事物自身是无矛盾和无差别的绝对同一。黑格尔最早对“抽象同一性”予以批判,认为这种思想方法的要害表现为坚持所谓同一律:“甲是甲”,而“甲不能同时为甲和非甲”。这种思想方法往往是凭借思维的抽象作用,把一个具体事物的某一方面抽取出来,孤立并凝固化,而看不到与之相对立的另一方面。黑格尔说:“由于他们抓住这个以差别为自己对立面的呆板的同一,所以他们看不到自己这样做时就是把同一变成了片面的规定性,而片面的规定性是没有真理可言的”。(第140 页)列宁摘录这段话时,对“呆板的”和“片面的”使用了黑体字,显然是同意黑格尔这一观点的。在黑格尔看来,现实的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同一”,亦即“包含殊异于其自身”的“同一”,是“对立面的同一”。列宁在针对黑格尔对排中律的批判和嘲笑时写道:“任何具体的东西、任何具体的某物,都是和其余的一切处于相异的并且常常是矛盾的关系中,因此,它往往既是自身又是他物。”(第144 页)正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着差别和矛盾,不是绝对的同一,因而事物才有不断变化发展的源泉。抽象同一性的误区在于人们在思维中舍弃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抽取出质的相对稳定性一面加以绝对化,它把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夸大为世界观的基本原则,断言现实事物与自身的同一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同一,从而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列宁指出,走出抽象同一性的误区是坚持具体的同一性。“‘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第288页)。

2、抽象普遍性

抽象普遍性相对于具体普遍性,就是把思维抽象出来的普遍的东西绝对化,普遍就是普遍,它排斥一切个别和特殊。对于抽象普遍性,黑格尔也曾给予深刻的批判,他说:“与特殊性坚持地对立的是抽象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知性思维阶段中把握的普遍性。而事实上,普遍不只是抽象的普遍,真正的普遍性“是贯穿于一切特殊性之内,并包括一切特殊性于其中的东西”(《小逻辑》第315 页)。列宁对黑格尔区分具体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的思想极为重视,写道:“绝妙的公式:‘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体现着特殊、个体、个别东西的丰富性的这种普遍’(特殊的和个别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好极了!”(第98页)列宁用“好极了”并一连打了四个叹号表示他的赞尝,同时醒目地批注:“参看《资本论》”。因为《资本论》中的每一概念、范畴,既是抽象和普遍的,又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体内容,是体现着特殊和个别的全部丰富性的普遍。黑格尔把不同规定性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统一作为具体性的根本特征。列宁在摘录黑格尔这一思想时,旁批道:“抽象和对立面的‘具体统一’。绝妙的例子:最简单而又最清楚”(第213页)。在列宁看来, “单一”与“普遍”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是“具体统一”的“绝妙例子”。抽象普遍性的误区在于割裂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把普遍性看成是与特殊性绝对对立的、不包含个别、特殊的普遍性。走出抽象普遍性的误区的关键,正如黑格尔所说,是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知性思维阶段,必须掌握概念的全部丰富性,使抽象概念上升为具体概念。

3、抽象能动性

抽象能动性就是脱离具体客观实际的能动性。从认识方面来说,它把人的思维抽象能力片面夸大了,绝对化了。本来,人具有抽象事物的能力,这正是人区别和优越于物的特点。但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片面夸大抽象及作为其结果的概念、范畴的作用。这却恰恰是导致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主体能动性表现为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列宁特别重视主体认识能动性和实践能动性的研究,深刻地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第228 页)又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第229页)但是, 列宁认为,主体能动性不能脱离其客观基础而片面地、抽象地加以发挥。他说:人的认识活动“不是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那样死板的动作,而是复杂的、二重化的、曲折的、有可能使幻想脱离生活的活动”(第421页)。如果我们“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 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第411页),就有“可能使抽象的概念、观念、 向幻想(最后=神)转变”,“而且是不知不觉的、人们意识不到的转变”(第421页), 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列宁举“房屋”概念为例,说明“一般的‘房屋’”是从无数个别具体的房屋中抽象出来的,但如若把“房屋”的概念等同甚至代替具体的房屋,把一般的抽象的概念绝对化,这便导致了荒谬的唯心主义。列宁认为:“因为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而“人类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宗教)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第421页)。 列宁这里不仅指出了认识的抽象能动性的误区所在,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由此可见,发挥主体能动性必须克服盲目性。充分发挥我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能动性,这将有助于真理的获得和实践的成功;反之,如果发挥主体抽象的能动性,将离开真理越来越远,并导致实践的失败。

标签:;  ;  ;  ;  ;  ;  ;  ;  ;  ;  

列宁抽象理论_唯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