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与外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资论文,中国银行业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6年,中国将全面开放金融业。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0多家各类银行普遍存在着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严重不足、公司治理结构落后、盈利能力差、经营效率低、存在危机感等问题。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已经迫不及待。如何解决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已成为热点话题。
中国银行业改革面临两个两难
银行业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银行具有三大风险:经营风险大、道德风险大、危害风险大。银行业特殊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其资产的高度流动性,资产的安全问题比其他行业要严重得多,因而经营风险大。其次,容易出现追逐暴利,甚至出现圈钱、卷逃现象,从而道德风险大。另外,银行的经营是靠信用维持的,具有强大的外部效应,一旦出现倒闭,将会发生连锁反应、出现挤兑现象,其影响将遍及整个经济,导致经济上的巨幅波动,造成社会不稳,甚至社会动乱,从而社会危害风险大。
银行业的技术特点所造成的高风险,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就中国而言,由于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存在着法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机制薄弱等问题,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经济中的短期行为普遍存在,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完善有效的外部制度环境对于改革中国银行业显得尤为迫切。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改革面临两个两难:
首先,银行业对内(如民营银行)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和制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没减小,反而加大。但如果银行业不开放,则不能形成竞争的市场,无法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造,提高效益,从而形成了第一个两难。
其次,由于中国银行业改革拖得时间越长,改革成本越高。并且根据WTO的有关协议,自2006年起,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这使得中国的银行业改革要快、迫在眉睫、与时间赛跑。但是银行业的改革是无法脱离现有的制度环境而进行空中楼阁似的改造。我们都知道,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健全尚需时日,制度能很快完善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制度转型。因此,银行业改革的迫切性与其制度环境建设的长期性构成了银行业改革的第二个两难:快与慢的矛盾。
对症下药:利用外资推进改革
银行业的技术特点所导致“三高”风险:经营风险高、道德风险高和危害风险高,以及两个两难的存在,使我们希望寻找一种银行,它有着良好的盈利动机,坚持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即使在中国这样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短期行为和骗钱行为的冲动也比较弱。通过这种银行的进入,强化中国银行业的竞争,降低风险,从而走出银行业改革的困境,推动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外资银行恰恰最符合盈利动机和非短期行为这两个条件。首先,外资银行的盈利动机强,政府行为弱,是不言而喻的。200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人均利润相当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5倍,国有商业银行的25倍。其次,如果这些外资银行来自制度成熟和健全的国家,自身历史悠久,并以全球为经营范围,则其行为会受到母国的制度约束、全球利益的约束以及长期利益的约束,这就决定了他们出于自身长远利益,在中国的行为会受到自我实现合同的约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小。
因而,外资银行并不是狼,它们是当前条件下中国银行业改革最需要的那一类银行。通过外资银行的参股、合资及独资,可走出银行业改革的两个两难困境,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效率,降低体系转型的风险,加速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基于此,提出如下三个改革步骤建议。
(1)创造条件,尽快、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首先积极鼓励外资参股、合资,进而按WTO协定向独资的外资银行开放,形成银行业竞争;
(2)在竞争的环境中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建立内资民营银行试点;
(3)待制度成熟后全面开放内资民营与外资银行。
这个整体思路包括两个目标:一个是短期目标,是要减小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同时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应对2006年按WTO协定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冲击;另一个是长远目标,也就是最终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使得整个银行业达到产权明晰,商业化经营的目的。在实现短期目标时,主要是执行银行业整体改革第一步骤,也就是主要对外资开放。在对外资开放的这一步骤中,应采取参股、合资、外资独资等形式。
通过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加快推动银行业改革的战略,一有利于解决当前银行改革所面临的效益与风险和改革紧迫性和完善制度环境长期性的两个两难选择:既提高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益,同时又防范和避免金融危机,从而推动和加快银行业改革的进程;二有利于银行体系平稳转型,减少2006年外资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三有利于形成竞争的市场,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资金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改善银行治理结构,引入金融产品创新,引进现代金融管理人才,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四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银行制度,最终实现整个银行业的产权明晰,商业化经营的目的,从而最终有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和稳定地发展。
中国银行业,“百端待理、百废待举”,以利用外资作为改革的一个战略,我们认为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但它不是“万应良药”,弄得不好,也会带来风险和弊端。尽管国际著名大银行制度严谨、作风稳健,也可能钻制度的空隙,造成危害。因此,在对外资银行引进和对银行业改革的同时,不可忽视建立和完善各项公司治理规章制度,建立信用记录、监管机制及金融安全和风险管理法规与体制。
存疑现有银行业改革思路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改造和上市提高效益的思路。我们认为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改造的愿望是良好的,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为今后外资和内资的参股、合资、独资和进一步明晰产权创造了条件。但是它不能解决以上提到的两个两难。首先,即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其公司化改革,能够顺利上市,但由于原有企业机制并未改变,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会主要成员仍摆脱不掉政府行政干预的框架,其行为模式也依然故我,终不能解决效益问题。另外,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公司化改革已经提出将近十年,但是似乎未见有很大收效。整体内部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为了改造而需创建的制度环境也非朝夕之事,那么,相对于迫切需要改造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又如何解决这快与慢的第二个难题呢?
其次,分拆国有商业银行,以加强竞争的思路。我们认同加强竞争确实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但需要指出的是,引入竞争也只是一个经济体制有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明晰产权、完善制度及满足一些规范性经济制度环境条件,才能保证竞争导致效率。国有商业大银行即使分拆成多个小银行,但如果分拆后各个小银行的产权结构仍没有什么变化,产权依旧不明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仍维持原有的状况,如何谈得上加强竞争、提高效益呢?
第三,发展地方政府银行的思路。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弊病类似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某些方面可能更严重。由于各级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银行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不明晰产权的情况下,即使进行联合、重组或跨区域发展都不能解决其效益低下的根本问题。
第四,发展国内民营银行的思路。也同样无法解决两个两难,民营银行有着很强的利益驱动机制,甚至追逐暴利的心态。高回报意味着高经营风险,而银行恰恰需要的是稳健经营。除此,银行业还有道德风险。民营银行的思路无法解决第一个难题:效益与风险的难题,也无法解决第二个难题:当前金融改革的迫切性与外部环境制度建设持久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