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行与我国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教育先行既是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教育先行的内涵。产生和发展、必然性和可能性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联系实际,对我国教育现状作了一些教育先行上的分析。文章认为:教育先行主要是指教育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先行;它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增强教育意识,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育结构,是我国在教育先行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先行 教育投资 教育功能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本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要事。人们的教育热情空前高涨,各国教育投资急剧增加,整个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前所末有的先行性,并很快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世界大潮。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它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旦被认识,又会反过来激发人们的教育热情,进一步加速教育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70年代末就曾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①
一
所谓教育先行,亦称教育超前,是指教育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应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它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认为:教育先行是指教育相对于经济的先行,主要是指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当然也包括教育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等都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就表明:教育投资不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由于受教育的周期长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及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一个中级人才要12年或更多,培养一个高级人才则长达16年以上。这就是说,某一时期劳动力,不是同时期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此之前的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教育只能造就明天的劳动力。而教育效果则要等受教育者参与社会服务数年或数十年的过程中才能充分显露出来。今天的社会只能对昨天的教育作出系统全面和有说服力的评判,而对今天教育的真正检测则有待于明日的社会。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育投资不能完全由当前生产条件和经济况状来决定,而应由下一生产周期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即教育投资必须适当地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现代社会教育和经济的新型关系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
一般地,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不会超出经济的增长。教育投资的增长要高于经济的增长,就必然反映在高于国家财政的增长上。有统计数字表明:1960-1965年,11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为9.975%,而同期公共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14.39%②。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字,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6.8倍,而同期全世界公共教育总开支却增加了11.2倍③。这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投资的增长已大大超出了经济的增长。
二
〈一〉教育先行的产生
在古代阶级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相当落后,教育主要为特权阶级所把持,为维护其统治服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特权子第的一种享受,广大劳动者及其子女则被排斥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学校中所传授的多半是古典文学、道德伦理、宗教礼仪等等。其目的是为了造就与劳动者阶层格格不入的统治人才,并不负有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倒可以称得上是旧意识形态的生产基地。这种教育在许多时候是阻碍而不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爆发,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形态下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发展很快。特别是机器用于生产以后,开始要求普通劳动者受到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以便操纵机器,而且这种教育的程度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于是教育便开始慢慢与社会生产挂钩,为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此时,教育所传授的较多的是生产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及简单的机器操作方法,明显地走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当历史的车轮轰隆隆地滚到了现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化知识空前丰富,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科技发展模式已由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转变为“科学→技术→生产”④。即科学的进步已由生产技术的经验总结上升到大批科学家的实验室研究,并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先导。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都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人员和生产技术队伍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根据“科学→技术→生产”模式,教育就理应走到生产的前面,成为联系科技和生产的中介及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即教育要先行。
〈二〉教育先行的必然性
1.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生产对科技的依赖性日益加重。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科技开发的引导下不断涌现,技术换代日益频繁,且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据统计:第一台机器从1680年发明到实际应用经过了100年,蒸汽机经过了84年,内燃机73年,电话56年,电动机51年,发电机20年,到现代的真空管从发明到应用便缩短为13年,飞机14年,雷达15年,原子弹6年,激光2年⑤。本世纪中叶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愈来愈高,新兴科技在生产中也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劳动者所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也愈来愈高,要求人们受教育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对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开发新的科技领域,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生产实践,就必须超前培养科研和生产人员。否则,就必将妨碍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应用,延缓经济的发展。难怪日本人常说:“今天的教育就是30年后的工业。”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经过多年摸索,他们终于发现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丹尼逊对1948-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教育和知识进展两种贡献因素相加,占总增长的39%,是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比拟的⑥。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以受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差别为比率,测算出苏联1940-1960年国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有30%要靠提高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来取得。正因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此重大,要想进一步的高度地发展经济,优先展发教育便势在必行。
2.教育先行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培养人。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通过受教育者对社会的服务过程来体现。要培养人,特别是现代人,就必须以最新教育方式方法教给他以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政治伦理道德,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沿力量。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已不是单纯地以体力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是以他所掌握的科技在他的精神、审美情趣和体力的支撑下,与越来越多的人造自然之间进行智力物化,且这种智力劳动的变换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频繁。现代教育恰恰能发现和培养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之全面发展,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文化上的变迁。因此,要达到为未来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教育也必须先行。
3.教育先行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的强有力的制约,并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教育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服务,关键的一条就是教育自身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规定、师资培训等),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这些内部要素得不断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作必要的修整。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都具有超前性,它们的整合则形成教育先行的强大内因。
〈三〉教育先行的可能性
主观方面:当代人们的教育意识日益增强,许多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我国是1986年),实施免费强制的义务教育。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明确地认识到,在今天,谁掌握了科技,谁就掌握了明天的胜利。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的差距,实质上乃是科技和人才上的差距,归根结蒂则是教育上的差距。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是后天的经济。鉴于此,许多国家将发展教育作为头等大事,不惜血本予以高度重视,诸如相继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投入,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等等,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饱尝了“落后挨打”的苦头,对发展教育尤为重视,以期通过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来振兴民族经济,增强国力。
客观方面:强大的经济后盾为教育先行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60年代伊始,世界经济为各国花巨资办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丰硕的资金投入和先进教育设施的采用大大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之迅速走在社会其他事业的前列,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火车头”。再加上的由于科学文化和教育自身的变化发展,又为教育先行提供了足够的内容。据悉,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生物学教材每5年就要重写一次⑦。世界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18世纪为80-90年,19至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近50年间又缩短为15年。如今,一些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5-10年了⑧。知识更新加快和不断老化,迫使教育内容跟着改变。又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断地给教育实际工作提供新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使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结构等更趋科学化、系统化。
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育发展也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应的不平衡。目前,发达地区有的已普及高中(包括普高、职高、中专、中技)阶段的教育,而广大落后地区连小学教育也未曾普及。据国家教育发展中心1990年对54个县的调查表明,贫困地区(人均年纯收入300元以下)的小学辍学率为4.3%,富裕地区(人均年纯收入800元以上)的小学辍学率只有0.3%⑨。在这种教育发展地区性悬殊的背景下,提倡教育先行要适度适量,因地制宜。即每一地区的教育只是相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适当先行。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一直是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先经济、后教育”的传统思想还大有市场。突出表现在我国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教育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投资在世界一般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占15.2%,其中日本1975年为22.3%,1986年的韩国和泰国分别为20%和20.8%,我国较低,到1987年教育投资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22%。(10)据世界银行1987年对119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1985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平均数为4.6%,而我国同期的教育经费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1%。更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国地方教育经费比1986年增长6%,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却增长了16.8%(11)。另据《世界教育报告1991年》的数字,中国公共教育经费198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到1988年却下降到2.3%(12)。足见我国教育投资增长之缓慢。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不发达。由于我们错过了60年代和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不得不花大力气去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生活。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有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因此,发展经济便成为当务之急,国家财政支出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慷慨于教育。
二是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教育为消费性事业、福利性事业;有的同志至今仍十分顽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教育就自然会上去。这是传统的教育后行思想在作祟。几年来,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有识之士为此频频呼吁,但收效甚微。我们一直以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等堂而皇之的理由来为教育投资不足进行搪塞,并对日后作出种种许诺,实际上却是马虎应付,不思改进。有些人“口头上承认教育的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13)。其实这几年经济发展过热,铺张浪费严重,“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14)。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也是完全可能的。日本人不是在艰难困苦的50年代勒紧裤带把教育搞上去了么?以致他们在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不无骄傲地说: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迅速发展,是过去几十年教育成果的积累,是全民追求知识的结果(15)。
就我国教育投资的分配来看,亦不尽合理。发达地区有钱投资多,贫困地区没钱投资少。且落后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国家投资又一度向高等教育倾斜。1987年我国大学生的生均经费相当于16个中学生或38.5个小学生的经费,1989年高校生均基建投资高达1407元,而中小学生仅9元,前者是后者的74倍强(16)。从而造成基础教育资金短缺,而高等教育则存在相当普遍有时甚至颇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再者学校机构庞大,教育投资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教职工的人头费,真正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先进设施的甚少。
另外,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也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重普教、轻职教,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过猛。专家预测,我国今后的一二十年急需大量中初级劳动者和中层技术人员。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普通劳动者素质差,已有的科技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我们的普通教育几乎是纯理论,应用性相当弱。普通初高中毕业生的生产知识几乎为零,而大学毕业生又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大量涌进办公楼和研究所。中等职业教育则更糟,许多职中徒有虚名,真正的职中毕业生又由于户口文凭等限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者目前学校教育的另一重大弊端是低级教育全心全意为高级教育服务,学生需读完全程方可受益,对大多数中途退学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
由于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造成教师行业清贫,师资质量一直居低不上。许多优秀教师纷纷跳槽,师范院校生源发生危机,毕业生又不愿从教,使得学校几乎成了平庸之辈的避风港,这种低劣的师资,必将波及几代人的教育。要改善师资,办法只有一个:提高教师工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乃是对人的投资。教育投资不增加,教育先行就是一句空话,经济发展就要受到阻碍。“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17)。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8)当然,国家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教育,普及教育科学基本知识,提高人们的教育热情,增强教育意识。此外,要适当调整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师资培训和人才预测。
应当指出:任何不足的和过份的教育都会对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教育先行必须有个度,国家要统筹兼顾,不能搞一窝蜂、一阵风,更不能脱离实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曾说:“某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一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它也当然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不管学校教育水平如何之低,除非它不断提高,否则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倘若学校教育水平很快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在该时期内,它就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19)。他还说,任何低于8年的教育都是严重不足的。这些话,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和深思。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涂艳国先生的帮助,谨致谢忱。
注释:
①《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②、(10)、(11)、(16)薛焕玉:《我国教育经费的两大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0年第12期。
③王化文、郭向凡:《教育超前性发展浅析》,《经济学周报》1987年7月12日。
④涂艳国:《科学教育与科技进步》,《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4期。
⑤杨新益:《现代教育的先导性探索》,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87年第9期。
⑥胡乃武、金碚:《国外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人民大学1990年版,第131页。
⑦何博传:《中国未来教育的十大危机》,《未来与发展》1985年第4期。
⑧王逢贤:《现代教育先行论再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3期。
⑨《中国教育报》,1991年9月28日。
(12)《世界教育报告(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13)、(14)、(17)、(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1、120、120、275页。
(15)郭耀邦:《论教育的动能、战略与意识》,《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19)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大1989年版,第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