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_朝鲜历史论文

韩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_朝鲜历史论文

朝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日论文,现实论文,关系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起

1999年9月,朝鲜外相白南淳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就改善与美、日、韩三国关系问题阐明了朝方观点,同时又先后会见了亚、欧、非许多国家外长。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朝鲜政府高级官员时隔7 年后重出江湖全面拓展外交空间的重要标志。在朝鲜随后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攻势作用下,部分成果已相继显现。

2000年新年伊始,意大利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与朝鲜建交,打破了朝鲜外交上多年的衰退沉闷局面,初步动摇了西方国家遏制朝鲜的联盟架构。继之,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亚太国家同年也相继宣布要与朝鲜建交。进入2001年后,又有加拿大、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欧美国家宣布与朝鲜建交,同时,德国政府也决定尽快与朝鲜正式建交。在欧盟主要成员国中,除法国因对朝鲜人权状况不满而在建交问题上仍态度冷淡外,舆论认为,朝鲜在2001年有可能与几乎所有的欧盟国家建交。另外,朝鲜在与周边四强的关系中,朝俄、朝中关系也随着《朝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的签订和金正日的两次访华而有了明显的恢复性发展。特别是自2000年6月首次实现朝韩首脑会晤后, 朝鲜更是对外展示出有诚意实现和平、和解、合作并走向国际社会的外交形象。

尽管如此,人们从这外表热闹繁荣的外交景象背后却不难发现,在朝鲜与周边四强的关系中,朝美、朝日关系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朝鲜与美日改善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是朝鲜与周边国家全面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周边四强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交叉承认”、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最后告别冷战格局、在朝鲜半岛形成制度性安全保障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朝鲜南北双方及整个东亚所最为关注的敏感问题之一。在朝美、朝日进展缓慢的双边关系中,究竟什么是主要的问题与障碍,这些问题会如何解决,以及他们对朝鲜半岛及东亚政治格局的影响等,也都是当今关注朝鲜半岛及东亚局势的人所不能不考虑的。

二、90年代的朝日关系与分歧点

从完成周边四强对朝韩“交叉承认”,继而形成朝鲜对外生存国际框架(国际空间)这一意义上讲,朝日关系正常化与朝美关系正常化一样,也是朝鲜半岛消除冷战格局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进程看,朝日关系中的主要分歧与问题大多集中在邦交正常化与殖民地历史的清算、经济合作、朝鲜的核开发与导弹开发、朝鲜轻水炉建设事业的参与、在朝日本人妻的访日及日本妇女被劫持问题(“失踪者”问题)等方面。

实际上,朝日邦交正常化问题与其他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相互牵连。要想实现朝日邦交正常化,就需要相应解决这些关联问题。但是从大的架构上看,由于生活在朝鲜的日本人妻已有一部分访问过日本,所以,这一问题也算是有了解决的开端;至于日本妇女被劫持的疑惑问题,其作为朝日间持续的悬案虽有解决之必要,但客观上讲,即便其不能立刻解决,也不应是引发大冲突的问题。因此,在与朝日邦交正常化相关的各类问题中,最主要的还是朝鲜的核问题与导弹问题。由于其有威胁日本安全的因素在内,所以日本政府对此也最为敏感,认为这是必须解决的最为急切与重要的问题。不过,迄今为止的事实表明,日本对“失踪者”问题也一直是纠缠不休。

首先仅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日邦交正常化的交涉、朝鲜核问题与轻水炉建设的参与问题、朝鲜导弹问题等进行简要回顾。

(一)朝日邦交正常化的交涉与问题

1.第1~8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1990.1~1992.11)

1990年9月下旬,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和社会党组成联合代表团访问朝鲜,并在与朝鲜劳动党会谈后发表了日本自民党、日本社会党、朝鲜劳动党三党联合宣言。三党联合宣言主要内容包括:日本不仅应对31年殖民统治给朝鲜人民造成的损失与伤害进行赔偿,也应对因单方面与韩国建交而在1945年二战结束至1990年当时为止的45年间给朝鲜造成的损失进行道歉与赔偿;日本政府在朝日邦交正常化后将对此予以补偿;尽可能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府保障旅日朝侨的法律地位;删除日本护照中的“朝鲜除外”条款;在全世界所有地区消除核武器威胁等。

1991年1月,朝日两国举行第1次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此后至1992年11月为止,双方共举行了8次正式会谈。但是, 由于双方在对日本殖民统治给朝鲜造成之损害的道歉问题、日本与旧朝鲜王朝签订之一切条约与协定的有效性问题、给朝鲜造成之损害是作为赔偿及补偿问题处理还是作为财产请求权问题处理等问题上立场不同,由于双方在战后日本政府的补偿问题、核查问题、李银慧事件、在朝日本人访日问题、随军慰安妇问题等利益相互对立的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或相互谅解,朝日多达8次的正式会谈并无多大进展。

此后,朝日两国在几乎两年半的时间里再未举行正式会谈。这一时期,日本基本处于美国对朝政策和韩国对朝政策的夹缝之间,没能确立自己独立的对朝政策与对朝关系。

2.第9~11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2000.4~10.30)

1999年9 月朝美就朝鲜冻结导弹发射和美国提供部分经济援助及部分解除经济制裁问题达成重要的“柏林协议”后,处于僵持状态的朝日关系也随朝美关系的重要进展而开始出现松动。1999年11月,日本恢复了朝日间的包机航班,并恢复了与朝鲜政府的非正式接触。尽管朝鲜方面依然坚持以往的主张,但基于对粮食方面的迫切需求,也表现出要与日本改善关系的积极态度。

1999年12月,日本宣布解除自上年8月以来的对朝经济制裁, 包括上年9月以后中断的与朝鲜半岛能源组织之间的联系。同时, 朝日红十字会在北京就日本尽快恢复对朝粮食援助和朝鲜将“彻查日方失踪人员下落”等问题达成人道主义合作协议。这使人们又重新看到朝日重开邦交正常化会谈的一线希望。2000年4月,第9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在平壤举行。但是,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00年8月,第10 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在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举行,会谈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朝鲜方面认为,要解决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首先必须“清算”日本过去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其中包括日本要向朝鲜谢罪、对侵占朝鲜给与补偿、归还从朝鲜掠夺的文物、给予旅日朝鲜人应有的法律地位。日本方面则要求朝方解决“绑架日本人疑案”和“导弹开发”等问题。双方约定今后继续举行会谈。2000年10月,第11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在北京举行。议题依旧,结局依旧,而且连下一次会谈的日期也未确定。

(二)朝鲜的核问题与日本参与轻水炉建设的问题

由于朝鲜的核开发问题与日本的国家安全极为相关,因此,日本政府早在1991年5月下旬举行的第3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中便表明了朝鲜允许核查是朝日关系正常化前提条件的立场。1992年5月第7次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中,日本在对朝鲜就宁边核查问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核查协议表示欢迎的同时,仍认为“国际社会的不信任感并未消失”,进而要求南北相互核查。这显然引起朝方强烈反感,使谈判陷入僵局。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缔结、朝鲜核问题在当时状况下的圆满解决、使日本同意负担10亿美元的朝鲜轻水炉建设费用。1999年5月4日,日本政府与朝鲜半岛能源组织签订了10亿美元贷款协定,6月29日, 获日本参众两院批准。但在此后朝鲜出现试图再次发射“大浦洞”导弹的举动后,日本政府又表示“如果朝鲜再次发射导弹,日本政府将要考虑国民的感情,与朝鲜半岛能源组织的合作将会很困难。”在当时东盟论坛会后举行的美、日、韩三国外长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外相高村也再次表明这一立场。

(三)朝鲜的导弹问题

阻止朝鲜再次发射导弹,并从根本上解决朝鲜研发导弹问题,是朝日关系的重要悬案问题之一。1998年8月31日, 朝方发射了穿越日本列岛的多级弹道导弹后,日本便于次日冻结了与朝鲜的建交谈判,并采取了暂缓粮食等人道主义援助及与朝鲜能源组织的合作等制裁措施,次日又取消了朝日间的转租航班。同时,日本还将朝鲜导弹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协商。朝鲜的导弹问题为日本提供了决定发射使用侦察卫星、参与美国战区导弹防御体系联合研制的借口。同时,日本还提出了除“四方会谈”外再举行有日、俄参加的“六方会谈”的必要性。

在日本采取上述种种应对举措之后,朝鲜也于1998年9月5日通过外务省发言人声明宣布了“三项对日应对措施”:第一,只要日本采取反朝的敌对行动,就绝不与日本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第二,如果日本再回避对过去罪行的道歉与赔偿,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日本承担;第三,对于日本的反朝行动,要以全面有利的自卫措施果断应对之。另外,出于当时对旅日“朝总联”可能会遭到日本人攻击的担心,朝鲜还警告说,对于朝鲜民族成员的任何敌对行为,都将被视为日本当局的反朝行为。

三、朝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

(一)朝日关系的现实

据1998年2月日本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在过去的数年间, 日本国民最不喜欢的国家首数朝鲜,在日本,只有外务省负责对朝事务的官员对朝日邦交正常化问题有所关心。迄今为止,朝日邦交正常化会谈之所以能断断续续地进行下来,但又未能最终解决问题,主要是由于朝日双方都出于解决燃眉之急问题的实用主义考虑而又在重大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

1999年6月末, 日本为协商重开邦交正常化会谈及前日本首相村山访朝问题,虽然与朝鲜进行了非正式接触,但朝方要求会谈前必须先提供粮食援助,并拒绝了协商。同年8月, 日本外相高村也曾表示愿为实现朝日关系正常化而与朝鲜开展“水面下的接触”。但是,对于日方提出的会谈议题,朝方认为是先决条件而不能接受。朝鲜认为,双方关系正常化并非哪一方给哪一方的“恩惠”或“赠品”,因此在关系改善中不能有任何先决条件。朝鲜还认为,迄今朝日关系未能得到改善,完全是因为日方采取敌视朝鲜的政策,并“对过去的犯罪采取既不承认也不谢罪,也不补偿和赔偿的态度。”

1999年4月27日, 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旨在履行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周边事态法律。朝鲜对此反应强烈,认为所谓周边有事时即意味朝鲜半岛有事时,其立法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战时动员体制,并宣称日本的新指针将朝日关系变为了交战关系。此后,朝鲜还谴责日本试图空袭朝方导弹基地,从而清楚地暴露了日本作为“百年宿敌”的面目,并认为在目前日本将朝日关系置于“交战关系”的情况下,朝鲜也只能采取“要打就打”的立场。”在此可以看出,朝鲜将日本视为“百年宿敌”和不把美国视为“百年宿敌”的立场形成了很大的差别。

为改善和应对这种尖锐对立下的朝日关系,日本的态度是重视美、日、韩三国的政策协调,首先为解决朝鲜导弹问题而组成三国协调监督团,以加强从导弹威胁的评估到佩里提案的制定等相关政策的协调。对于朝鲜的导弹威胁,日本的主要对策是:第一,采取包括武器管制及裁军在内的外交措施;第二,依靠美国的报复遏制力;第三,建立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日本认为,“这些对策实际上相互补充,因此需要同时推进。”

(二)朝日关系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朝日关系正常化将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换言之,在可以预见的近2年内,朝日关系似乎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 依据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虽然1999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朝日红十字会谈表现出了朝鲜急于改善对日关系的灵活态度,并签订了人道主义合作协定,但在随后2000年举行的3次(第9~11次)邦交正常化正式会谈则表明,朝鲜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要求“清算历史”的立场,也不会轻易满足日本要求“解决悬案问题”的条件。

其二,如果说日本早些年有“怕赶不上末班车”的思想,那么现在日本已不再有争抢搭车的愿望。日本外务省在2000年10月第11次朝日邦交正常化会谈之后就明确表示对目前亚洲和欧美做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举动不以为然。这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朝鲜所需要的资金最终还是要由日本提供,朝鲜最终只能依靠日本。日本目前的这种对朝态度,不仅使人们想起李承晚时期的韩日关系及当时日本对韩国反日情绪不理不睬的态度,委实如出一辙。

其三,过去日本在对朝政策上还要顾及美国对朝“迅速接触”的政策,那么现在则不必了,因为日美的对朝政策在布什政府之后已近乎一致了。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所采取的重新审视朝鲜半岛政策及暂不恢复朝美谈判的“谨慎”态度,日益与日本的对朝立场相吻合。这无形中助长了日本实行目前的对朝政策。

其四,韩国总统金大中2000年3月访美的结果表明, 韩国的“阳光政策”效果受到美国新政府的怀疑,要求将“包容”改为“接触”的新战略意图也有所表露,韩国试图继续主导美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的意图受到美国新政府的冷淡。日本是美国的盟友,在对朝关系这类重大政策上从来不会走在美国前面。更何况日本原本就担心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会对日本构成新的威胁,无论是哪种统一,都是日本所不愿看到的。尽管这不会阻碍朝日关系的最终改善,但拖延却是可能和现实的。

四、韩国的立场与看法

韩国政府和韩国舆论普遍认为,作为解除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重要战略之一,就是积极促进朝美、朝日关系根本改善;韩国虽然对这种双边关系无法直接施加任何压力与影响,但并不等于说没有间接施以影响的余地,因为韩国与美国是盟国,与日本是友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体做法上,韩国认为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性的努力。

第一,韩国要继续掌握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主导权,保持自身在朝美、朝日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名份”。为实现半岛的和平构想,韩国在对外关系上应继续说服美日两国政府、议会及舆论界。

第二,韩国在朝日、朝美关系中虽属第三者,但从解决半岛问题角度讲却是当事者,因此,在需要时,该对美日两国提出要求的就应提出,例如要求美国以解除对朝经济制裁为代价打开解决问题的环节。应使美国知道,如果朝鲜开发核武器及远程导弹,将给日本正式开发核武器及重新武装提供机会,而拥有核武器的日本军事大国化则无助于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无助于美国的长期国家利益。

第三,继续改善南北关系,保持对话通道,并使朝方相信韩国完全赞同朝日、朝美改善关系。韩国愿为促进这一进程而听取朝鲜方面的要求。应使朝方明晰对立的损失与和解的利益,如再启动核开发与导弹开发计划,其损失对朝鲜经济回升将是致命的打击。

第四,韩国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与美日两国间的利害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日本对韩国“阳光政策”的支持力度就弱于美国的支持力度,而日本外交仍要依靠美国,仍要重视与美韩的协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难以推进违反美韩利益的对朝政策。因此,韩国应积极利用日本外交的历史特点为消除半岛冷战结构服务。

第五,韩国在推进“阳光政策”、促进朝日关系改善的同时,还应消除国内现存的冷战思维。韩国认为,目前国内反对阳光政策的各种议论和主张,非常类似于30余年前反对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部分西德舆论,但胸怀德国未来的西德领导人和支持他的国民,早在冷战尚未结束的30余年前便开始了这种旨在统一的“以接触促变化”的政策,并不顾国内外的反对,成功地推进了这一政策。因此,韩国应从德国统一的历史经验中学习到自身争取民族繁荣与统一的政策与策略。

标签:;  ;  ;  

韩日关系的现实与未来_朝鲜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