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对话,促进课堂有效互动论文_陈耀忠

陈耀忠

摘要:对话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承载着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重任。但目前数学课堂对话存在着种种不科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师说生听、师问生答几成定律,即使是在一些让学生讨论的“场景”中,其内容、方式也大都是由教师框定的,课堂的高度集权使学生无法获取主体地位。因此,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对话,促进课堂有效互动是教师当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优化;数学;对话;有效;互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合理的提问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互动活动,有效的课堂对话是促进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利用个人的知识技能,巧妙地设计数学问题,优化师生课堂对话,是促进课堂有效互动的关键。

一、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对话策略

1.对话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认知、得到信任、自我实现等不同需要。课堂对话中只有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需要,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在对话设计上要了解学生,把握学习起点,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致于出现因对话简单使学生无浓厚的兴趣或因对话过难使学生失去信心的受抑现象。其次,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使学生对知识点加深理解。教师如果没有考虑周全,对话时前后颠倒,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这样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课堂效果不见得。浅显的随意对话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对话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对话,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对话,恰当的坡度,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学七上《字母能表示什么》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对话:

师:上课前,笔者先唱首歌:

一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1 声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2 声扑通跳下水;

你们可以接着往下唱吗?

生:三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12 条腿,3 声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 4 张嘴,8 只眼睛16条腿,4 声扑通跳下水;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可以唱完吗?

生:唱不完。

师:那怎么办呢?可以用一句话来唱吗?

生:n只青蛙 2n 张嘴,2n 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师:非常棒

生:(鼓掌)

2.让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对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堂课都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讲究课堂导入设计。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问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奋度,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愉快、高效的学习,使学习成为乐趣,让对话成为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

师:今天我去买了一张广东福利彩票36选7,我一定能中奖吗?

生:能,但可能不大

师:那我中一等奖的机率有多大?

生:很小

师:你能帮忙算出来吗?

生:(沉思)

师:中第一个数字的机率有多大?

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对话。

3.让活动激活学生积极对话

卢梭认为,通过学生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得身心和头脑都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对话欲望。教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时,我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去调查本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男女比例、视力情况、最喜欢的明星等。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总结时,每小组代表针对自己所负责的内容展示调查成果,并总结经验,这激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二、促进课堂有效的互动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阻碍了学生主动与互动学习。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体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它揭示了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等多重的关系网,而教学就是在这种关系网中进行的。

1.师生互动

师生交流,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关键。要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使学生不仅有机会说,更有机会去做。在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教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又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在教学《配紫色》时,教师预先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转盘,然后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展示制作的转盘,并在教师的问题下转动转盘配成紫色。接着让同桌之间按照各自的转盘共同配成紫色。虽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但教师不要完全放手,而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看学生去操作,有时还要装着不懂,参与学生的活动。在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巧妙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互动性的学习,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体现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个体与个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上。课堂上为了整体的课堂效率,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交往需经过教师的许可方能与全班交往,如交流,板演,演示等,这种交往只是属于一种静态的沟通“互动”。有时也会有个体与小群体的交往,如小组活动;而学生个体与个体交往多为同桌的交往,必须经教师的许可,这种交往范围很小。从本质上讲,它仍是一种静态的“互动”,而不是全员的、主动的互动:群体与群体的交往指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排行与排行之间的互动。即组际间的交流,组际间的互查、组际间的竞争、组际间的讨论等,这种真正互动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

如:在教学《测量旗杆的高度》时,笔者没有对着课本画出几个简单的图就把测量的方法说出来,而是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上,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共同测量旗杆的高度。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各抒已见,大胆猜想、试验、验证和总结。等回到教室我让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总结实验过程并展示各小组的测量方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合作交流互动学习之后,说起来真是头头是道,这比教师独自一人在讲台唱独角戏好多了。

3.生本互动

生本互动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它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其实,真正的理解,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多角度对活动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通过努力去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想方设法引导进行有效对话、互动学习。在对话互动学习中,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积极思考,主动质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互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文毓.基础·能力·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三中学

邮政编码:525000

论文作者:陈耀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5

标签:;  ;  ;  ;  ;  ;  ;  ;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对话,促进课堂有效互动论文_陈耀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