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哲学理念的时代跃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哲学论文,理念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这里所说的“理念”即“理论观念”,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传统观念,涉及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而“理念跃迁”则主要指某些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理论观念必须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或跃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知识经济在我国虽然初露端倪,但“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江泽民语)。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对此进行必需的前瞻性研究。
一、传统哲学理论观念转变:知识经济的社会历史哲学视域
1.社会历史观念。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及其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不断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已成大势。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在实物化之前均属社会虚物范畴(即观念虚物或信息“共振虚物”)。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也就是社会虚物主导化的时代和社会。奈斯比特说,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所以传统的“实物决定论”的社会历史观念应当而且必须向社会虚物主导化观念转变,这决定于客观的历史的社会的时代的跃迁。
首先,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由于社会信息作为共振虚物,既不属于社会(物质)存在(即属人的一切有形实物存在)范畴,也不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故需以有学者提出的“社会实物与社会虚物”范畴替代。“社会虚物”概念既包括社会信息(共振虚物)又包括社会意识之观念虚物。按传统历史观念,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这在农业和工业经济社会中,也就是指工农业实物(产品)的生产方式,它构成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物)基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或知识挂帅的经济体系里,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生产和创新则构成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其创新速度和水平决定和制约社会实物生产的速度和水平。知识智力(虚物)的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作为社会虚物,已是主导和支配社会实物(及其生产)的要素。因此而成为社会第一信息即第一位社会(虚物)存在。社会的一切实物(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而只有人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当然支配无意识的。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社会实物基础性与社会虚物主导性相统一的新社会历史观念,把传统的社会实物先在论的决定论观念转换为社会实物虚物同在论的(社会虚物)主导论观念。“死物”被动性与“活物”主动性、客观外在的先在性与主观内在的选择性并不矛盾。由于社会实物(基础物)与社会虚物(主导物)都属于“物”且同在,如同人生来即“精神”(观念虚物)与“实物”(身体)同在一样,这里不存在谁先谁后(即传统本体论时间先在范畴的一、二性或“唯物”与“唯心”的分野)而只有谁主谁次(即重点论空间范畴同在的一、二位)关系。按传统说法,这只不过是把辩证唯物论范畴的主观能动作用(或反作用)转换为辩证法重点论范畴的虚物主导作用而已。必须把外在先在论的外因决定论观念转换为内外同在论的内因主导论观念。
其次,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范畴。按传统历史观念,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三方四面”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总和为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或观念)指的是物质(或实物)生产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也即知识生产力,其实物化前可谓“虚物生产力”。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和生产首先也是一种“虚物生产”。并且“虚物生产力”和“虚物生产”还决定和制约着实物生产力和实物生产。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或“虚物生产力”)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最终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决定力量。即江泽民所讲的“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把传统的实物生产力观念转化为科技(知识)第一生产力(或“虚物生产力”)观念。
再次,关于群众与领袖即历史主体范畴。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或领袖)创造历史?唯物史观历来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有不同范畴(或范围)的“人民”。在农业社会,“人民”的主体是农民阶级,他们当然是创造农业社会历史的第一动力或第一主体。而在工业社会,“人民”的主体则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他们自然是创造工业社会历史的第一动力或第一主体。那么到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人民”的主体就应该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主体(即知识化科学化劳动者,“人民”的大部或全部最终都将如此),他们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历史创造的第一动力或第一主体。所谓“哲学的主体转向”应该更加关注新的历史和社会主体。所以,我们必须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作出知识经济“解”和信息社会“解”。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或观点),历来被视为(或批为)唯心史观(或“英雄史观”)。这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就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看,所谓“蓝领工人白领化”将是必然的。现在最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已超过95%,而体力劳动者则不到5%。在将来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当脑力劳动(即“劳心”)成为人类主要的甚至惟一的劳动形式时,难道还有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说吗,还会有这样的所谓“唯心”(或“英雄”)史观吗?即使在今天,科技已成为第一(而不是惟一)生产力,其主体假如视为“劳心者”的话,那么承认其为邓小平所讲的“老大”即创造和推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历史的“第一”而不是“惟一”的动力和主体,这非但不是什么“英雄史观”,反而是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
2.社会实践观念。通常我们把实践的形式分为三种,即生产实践(或经济实践)、阶级斗争(或政治实践)、科学实验(或科学实践)。一般地说,物质生产实践被认为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喝、穿、住、行的问题,即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否则其他一切实践活动都无从谈起。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斗争即政治实践则又成为人们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并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且当阶级斗争尖锐乃至爆发武装斗争时,政治实践甚至成为主要的实践活动。这时生产实践(尽管基础地位不变)和科学实践则处于服从和服务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实践形式及其主导地位是发展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当然,即使在政治实践活动成为社会中心实践活动时,也不能没有生产实践的物质保证和科学实践的技术保证,只不过二者此时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罢了。在我国建国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改革前后就经历了这种实践活动中心的转移。“文化大革命”曾错误地“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实践成为可以“冲击一切”的中心。改革开放以后,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实践活动成为中心实践活动,而科学实践也被提上日程,科技现代化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科技生产力被确认为第一生产力。
纵向上,仅就经济实践而言,从历史上看,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现在(与未来)的信息社会。一般地说,农业生产实践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实践。工业生产实践则是工业社会的基本经济实践。那么在信息社会,当然知识和信息生产实践便是基本经济实践。知识和信息不能“吃”、“穿”,却能更好地推动“吃”、“穿”问题的解决。此时农业生产实践和工业生产实践等经济实践虽然存在,但从产业角度说,则将逐渐进入“夕阳”状态,必须不断高科技化。而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产业将“朝阳”升起。并由它来推动和带动原来的工业和农业的知识经济化。因为科技生产力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实践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第一实践活动形式。所以我们的实践中心观念必须从生产实践或经济实践转移到科学实践,所谓“哲学的实践转向”应该进一步关注科学实践。不仅要承认实践第一,更要重视第一实践。
二、传统经济理论观念转变:知识经济的经济哲学视角
1.主导经济型态观念。历史上,人类社会已有的经济型态大致分三种,即农业经济型态、工业经济型态、知识经济型态。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经济作为主导经济型态,不排除手工业等的存在。在工业社会中工业经济作为主导经济型态,不排除农业的存在。而在信息社会中,知识经济将上升为主导经济型态,也不排除农业和工业的存在。由于农业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运行的,因此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产品(生产等)都是被作为商品或市场经济来研究的。但是不能只看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无视农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态)、“换(时)代”。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基本上都是以商品或市场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工业和农业经济基本上是实物经济,尽管被作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来研究,但也仍属“实物经济学”类型。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则不同,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生产,则首先是一种虚物化生产,虽然目前仍在市场经济机制下运行,但也改变不了它虚物主导化经济的性质。因此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及其实物产品(及其商品化市场化)为研究对象的“实物经济学”及其理论观念,就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以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为主要或主导产品的知识经济(及信息经济)。现在有一个“知本家”(或“智本家”)的说法,看来也应该有“《知本论》”。实物经济需要“实物经济学”观念,虚物主导化经济(或者说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则需要“虚物经济学”观念。这就是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新兴经济学理论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显然,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心应该逐步由“实物经济”领域转向“虚物经济”领域。
2.主导产业观念。与历史上三种主导经济型态相对应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知识和信息产业(或高新科技产业)。在我国,相当长时间以来(也许还要经历很长时间)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虽然从发展趋势上看,知识经济型态必然要取代农业经济型态和工业经济型态而成为主导经济型态,知识和信息产业也势必成为取代农业和工业的主导产业。没有高科技知识信息产业,就不可能有工业和农业的高科技化。但就目前来看,知识经济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然而以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的观念我们还是必须明确的。既然我们已经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主导产业观念上转变“以工业为主导”的意识,确认以高新科技产业(以及知识信息产业)为主导的观念和指导思想也许是势在必行的。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观念是不可能成为适应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观念的。松田米津说,信息社会的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其核心是“知识工业”。
3.劳动观念。传统上我们一般是把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类型。由于我国是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脑力劳动者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基本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在这种条件下,才有人们对脑力劳动者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讥讽。我们要消灭的“三大差别”之一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可以说,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不过是从一种体力劳动(农业劳动)向另一种体力劳动(工业劳动)的转化,解放的只是劳动者一定程度(或形式)的体力。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则是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即脑力劳动主导化的转化。解放的是劳动者的脑力。所以知识经济也是智力经济、智慧经济、智能经济。所谓的科学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技术生产力、管理生产力等,也都主要表现为智力型或知识型生产力。过去讲“知识分子”工农化,现在则要讲工农知识化。在这个过程中,复杂的脑力劳动逐渐代替简单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分及其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主要的和先进的劳动形式,劳动者的劳动也将逐渐由体力型变为智力型劳动。脑力劳动者超过体力劳动者总量(美国是95:5)起码是一个已在世界范围特别是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出现的日益明显的趋势。所以必须把体力劳动第一的观念转变为脑力劳动第一的观念。科技第一生产力主体的劳动,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社会第一劳动。由此也应该有脑力劳动经济学。
4.生产观念。传统经济学所讲的生产,一般是指物质生产(或实物生产),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科学技术活动虽然早已被视为生产力,但也只是作为物质生产的一个服务环节而存在。其与生产的关系及过程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生产过程有了技术需要,科学才去(才能够)研究。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个关系和过程则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科学—技术—生产。是科学知识的创新带来技术创新尔后推动生产。也就是说在实物生产之前并推动实物生产飞跃的首先是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虚物生产。信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量生产知识(松田米津语)。虚物生产在前并占首位,有了虚物生产的创新和发现,才会有实物生产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传统的实物生产观念必须向虚物生产主导化先导化观念转变。由此也应该有知识信息虚物生产、再生产理论。
5.劳动价值观念。按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经济(以及农业经济)中,从事市场(或商品)经济条件下工农业商品生产的劳动应当说主要是体力劳动。劳动的结果表现为有形的(有使用价值的)实物产品。实物产品(商品)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时间的凝结。虽然并不排除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但工人以及农民毕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的价值财富也主要是体力劳动创造的。所以,可以说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基本上是体力劳动价值论。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生产力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的价值财富的相当大(或绝大)部分将要由脑力劳动来创造,即奈斯比特所说的价值的增长不仅源于体力劳动,而主要来自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产品(商品)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为脑力劳动时间的凝结。脑力劳动将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要劳动,脑力劳动者也将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主体。因此必须确立脑力劳动价值观念,也需要建立脑力劳动价值理论。按“脑劳”分配应是按劳分配中比按“体劳”分配更重要的内容。
6.财富观念、资源观念、资本观念。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观念中,所谓财富主要是指物质财富(实物财富)。资源也主要是指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资本则是指货币资本(产业资本等)。如农业经济中的土地劳力的占有、工业经济中的资源资金的占有等价值取向。而在知识经济中,这些观念都要向智力知识占有的价值取向转变。因为知识财富已成为主要或首要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财富。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自然(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最重要的资本不再是货币资本(或金钱),而是人力资本人才资本知识资本智慧资本。据统计,目前世界64%的财富依赖于人力资本。
三、传统政治理论观念转变:知识经济的政治哲学视界
1.政治观念。从政治哲学角度看,政治上层建筑必然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必然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叫做二者的“伴生规律”。虽不同步但迟早要发生。因此,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必然呼唤信息政治知识政治的诞生和伴生。而政治理论研究的重心和传统政治观念的转变也势所必然。
自古以来,人们的政治观念和理念就是实力或强力意识。所谓“弱国无外交”,讲的就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大小决定一国的外交地位。一国一民族之政治是否强大(强硬)决定于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之是否强大。经济的强弱也主要指的是工农业等实物经济的强弱,军事力量的强弱也主要是指实物武器的多少及先进与落后。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战争将不再主要是实物力量的较量,而可能是信息战、科技战、知识战,是高新技术的较量,是知识、智力、智慧的较量(国际上近年来的一些军事争端和冲突已证明)。拥有高素质的人将是一国经久不衰的优势。今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落后”已不完全是经济意义上的了,更多的则是科学技术信息知识意义的。政治也许只要存在就不可能完全排除实力、强力,但实力、强力的内容在不同时代会有所不同。也许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即实物经济时代,实力就在于实物的大小多少先进落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恐怕实力的内容则主要在人才的多少科学知识的多少。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即“头脑强国”。如果我们承认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那么知识经济的产生也就必然决定知识政治的诞生。虚物主导化的经济自然要求有虚物主导化的政治观念。
2.权力观念。托夫勒在他的《权力转移》一书中曾指出,权力或力量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它通常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个要素构成。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三种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暴力起着主导作用,它是人们获取财富、扩大权力的主要基础。在工业文明早期,财富(金钱)日益增加权力的筹码,它渐渐成了权力、地位的象征,成了控制社会的主要手段。而在现在与未来的(知识)信息文明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的急剧膨胀和迅速传播。权力或力量将由金钱向知识转移,谁握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在新世纪获胜。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人来说,都将如此。托夫勒著书当时还没有“知识经济”之说,现在看则更清晰了。从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执政党的领袖或首脑及其领导集体的高知识化到我国干部队伍“四化”中明确的“知识化”要求,都有力地证明了权力转移的必然趋势。正如奈斯比特所说,在信息社会里,权力的新源泉已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所以那种暴力权力观念特别是金钱权力观念必须向知识权力观念转变。这也涉及到干部路线问题。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相信那种“花钱买官儿”的丑行不会持久。
3.社会基本力量观念。目前,这在我国有十分明确的说法,即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力量,或叫基本群众。从经济型态角度看,我们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元并存的结构(其他国家也大致如此,只是比例不同)。知识经济虽属萌芽,但高新科技(及信息)产业毕竟产生毕竟存在,而且它代表着知识经济的未来。作为经济主体,农民是农业经济主体,工人是工业经济主体,“知识分子”(我们称之为“知识化劳动者”)应该是当今和未来中国知识经济的主体,特别是其中从事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生产的部分(可以叫做“知识产业”劳动者)。在“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工农联盟中的主导力量或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而且知识分子也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而成为主导经济型态则是必然的。在知识经济尚未出现时(或者说在只有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也许将“知识分子”归入“工人阶级”是合理的。但当知识经济出现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者就属于三种不同经济型态的主体了。在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知识经济,在原有的产业工人阶级中分化出知识产业劳动者,这也是合乎规律的。而且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主体的知识化劳动者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江泽民语),当然也代表着知识经济的未来。因此,我们对社会基本力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无论在现实还是未来意义上)应该有向前看的意识和观念,作出既符合现实状况又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客观要求的判断。如果在知识经济产生后仍把其主体看作工业经济主体的一部分,那对知识经济主体的定位就显得落后于知识经济时代了。再说邓小平早就讲过“文革中的老九,现在看来是老大”。
4.阶级观念。“阶级”本来或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然后才是政治范畴),指的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地位(但并不包含“知识所有者”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称为“有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称为“无产阶级”。在我国,当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以后,应当说所有的劳动者(即旧社会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人包括“知识分子”)都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在这个意义上也就都成了“有产阶级”(实物“有产”而不是知识之虚物“有产”)。但它又不同于历史上作为私有者的“有产阶级”。于是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称(即我国社会的主体阶级)及其与“知识分子”之别。其实,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生产资料公有制面前,所有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区别只在于谁使用什么生产资料、从事什么性质的职业和劳动。因此,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由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主人),所以他们的阶级之别(之称)已主要指职业和劳动性质的不同。如果一定要称为“阶级”,那他们就同属“劳动阶级”(其实就是不同的劳动阶层)。而“知识分子”历来被认为不具有独立阶级属性(是“毛”,只能附在某种所有制之“皮”上),拥有知识并不是“有产”,故为哪个阶级服务就称为哪个阶级的知识分子。于是有无产阶级或者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之说,意指“知识分子”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其实他们也为农民阶级服务)。由于工人阶级在我国是领导阶级,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即领导阶级的一部分来对待,按说政治地位或阶级地位是最高层次的。但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同属生产资料主人同属社会主义劳动者(“阶级”)的意义上说,他们之间并不存在谁属于谁的问题。马克思认为,阶级属性是由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而上述“皮毛之说”这种从属关系(或依附地位)显然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与社会主义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平等)主人的原则也不相吻合。所以,对公有制下不同劳动阶层的“阶级”划分,在知识经济出现前也许异义并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知识经济出现后,在我国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的情况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作为不同经济型态的主体,特别是在知识成为生产要素的当下,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也许有必要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在知识经济出现后,这部分知识主体或知识化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给予合理确认。而当知识经济将来成为主
导经济型态时,主导经济主体的主导(和领导)地位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
5.政党观念。按党章说法,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她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即阶级性和先进性。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或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最终目标,她不仅要经历(建成)工业经济,而且要经历(建成)知识经济。“无产阶级”是伴随工业经济而诞生的阶级。在工业经济时代(相对于农业经济及其主体农民阶级)是先进的阶级、革命的阶级,因而成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那么,现在我们面临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比工业经济更先进更进步的新兴经济型态。从理论上说,工业经济有自己的主体,知识经济也应该有自己的主体。共产党要跨越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两种经济型态而奔向自己的最终目标(并保持先进性),那么在工业经济时代她要依靠当时先进的工业经济主体。从逻辑上说,到了知识经济建成时代,她就应该继续依靠新的先进的知识经济主体,即邓小平所讲的“老大”。以便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丹尼尔·贝尔在他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说,后现代社会(即信息社会)中知识工业占统治地位,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社会基础和领导层。现实是我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同属一个“阶级”,但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主体的部分则是这个阶级中体现和代表未来知识经济的部分。这就是说,既依靠了工业经济主体,也依靠了已经萌芽的知识经济主体。发展的趋势是现有工人阶级的大部分可能会通过自身不断科学化知识化而随工业经济的科学化知识化即高科技化一道转入知识经济。但是如果30年或50年以后我国才建成知识经济,那么那时的知识经济主体就绝大部分属于新生的知识化劳动者了,既不是原来的“工人”,也不是原来的“知识分子”。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不仅“工人阶级”有一个知识经济化的问题,而且作为工业经济时代政治产物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也有一个知识经济化的问题。或者说由知识经济的“外行”变“内行”。现在有一个依靠谁保持先进性的问题,将来也有一个依靠谁保持先进性的问题。如何实现江泽民所说的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即始终保持先进性问题,知识为本已不容置疑。可喜的是党的领导集体以及干部队伍的相当部分已经高知识化。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实为远见卓识之举,这是领导和建设知识经济的组织保证和战略宏谋。总之,我们对“工、农、知”的关系即“镰刀斧头”与“钢笔眼镜”的关系,应该有知识经济和科技第一生产力时代的理解。
6.最高纲领观念。作为人类的一种“终极关怀”目标或最高理想、最高纲领,那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按需分配。但是我们看到,在整个工业经济时代,既没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更没有实现按需分配。这是否可以说明:工业经济并不能为实现按需分配理想提供物质经济基础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工业经济是一种实物资源消耗型的经济。仅美国一个国家就要消耗能源的大部分。如果所有国家的工业经济都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地球上还到哪儿去寻找能源呢?因此,地球有限的资源不能保证每个国家都建成发达的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也保证不了人类实现按需分配。因为等不到实现按需分配,全球工业经济就会使地球资源枯竭。这还不包括实现按需分配时人口将增加多少倍的因素。所以,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上,按需分配只能是一种“空想”。显然,工业经济因资源所限而成为有限经济。而知识经济则不然,由于人类的智慧(知识、科学技术)可以无限发展,则知识经济也可以无限发展。只有科学技术知识的无限发展才能保证地球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也才能保证人类有一天在地球上一旦无法生存时而进入无限外层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人类存在,知识经济作为智力(智能、智慧)经济便是可无限发展的经济。劳力(农业)经济、资源(工业)经济必然向智力(知识)经济迈进。或者也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人类经济的“最高”“最后”型态,因为知识经济既可以无限发展(会有程度、水平之别)又可以什么时候(什么程度)都称之为“知识经济”。这不仅与人类的最高理想相对应,而且只有可无限发展的经济才能为满足人类无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可能,即提供实现按需分配的基础和保证。人也只有通过知识经济才能得到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最终消灭“体脑”及其他差别。所以只有知识经济才使按需分配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空想”变为科学(可能)。也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人类“终极关怀”的曙光。人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无限的智慧(虚物)来解决自己无限的问题。
总之,哲学经济政治理论观念很多,这里择要而已。并且也只要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理论观念的哲学层面的初步探讨。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工人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