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四小学 32580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是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就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阅读就是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思想的程序。”“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因此教师要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一,树立大语文阅读观。
大语文阅读,即广义阅读。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包含读历史、读政治、读自然科学、读边缘科学,甚至是读社会,读人生。生活的天地有多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 大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广泛的、认真的、主动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头脑中才会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会“下笔如有神”,才会洋洋洒洒,溢于笔端,才会联想丰富、妙语连珠。以读为主,熟读成诵,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的过程是个思维的过程,当学生聚精会神地阅读,实际上是在不断思考、想象、判断、推理、评价的过程。学生经过怀疑、思考、发现、创新,进而有新的思想认识、树立新的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要这样来理解。开放性阅读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性。要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一种愉悦感。语文教师要学得多,学得通,学得透,要有自己的见解,能举一反触类旁通,深入浅出,化繁琐为简约,要兼有学者与诗人的气质,引导学生去长期地接受优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诱发对言语的感悟,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问题是思维的向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疑引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打开学生思路的大门,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播、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和小结,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自觉去翻词典。古人云:"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俗语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在阅读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总之,教师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前提,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孙将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