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产业园区的绿色发展新常态,产业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既是增强自身绿色竞争力的体现,也将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对当前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趋势,以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对象,从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运用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相关理论,探讨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与产城融合的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方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
1.引言
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中,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实际操作原则,[1]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而生态工业园则是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的重要空间载体。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转变,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调整,这些特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内在规律,同时,新常态为循环经济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拓宽了循环经济的产品市场;循环经济与资源消耗型产业结合,能更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产业园通过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能增强自身绿色竞争力,推进产业转型提质,还能有效引领新常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规划师除了以常规的城市规划技术视角,还应综合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的相关理论,系统地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2.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概况
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位于山东省最北部,环渤海南冀,于2010年4月成立,同年9月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南部产业组团,面积约97平方公里,是滨州北部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肩负着黄河三角洲、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战略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友好型产业的示范重任。借助套尔河港、滨州港及疏港铁路的便捷集疏运条件,园区现状依托魏桥集团等龙头企业,已形成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园区定位为环渤海区域高新制造业集聚区,滨州市重要的港城产业基地以及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园区面临两大挑战,其一是距离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为2-3公里,区域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其二是,在新常态影响下,园区面临产业转型提升的要求。规划从循环产业链设计、空间组织以及支撑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3.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
园区产业链的结构将决定整个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循环经济理论下,生态产业链的构建通常遵循主导产业链优选、引入补链企业、横向共生、纵向耦合的方法。[2]
3.1主导产业与循环经济产业链
结合项目招商、现状产业基础、在集疏运方面的比较优势,重点选择国家和区域政策重点培育和转移的新兴产业,并通过围绕优势企业,延伸主导行业产品链,大力发展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配套能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
由此为园区构建1+2+2的循环经济产业系统:在清洁能源、铝冶炼加工、精细化工产业基础上,主导延伸轻量化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和以轨道交通装备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配套节能环保、绿色建材等补链产业;培育以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四大循环产业链体系。
3.2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构建
(1)构建以公共供热中心项目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循环产业链体系。利用采暖抽汽集中供热技术提供冬季采暖和工业供电供热,形成“煤炭—热电厂—供热供暖”链;热电厂利用海水进行冷却,产生的热能用于淡化海水,形成“海水—热能—工业用淡水”链;冷却循环后的浓缩海水用于盐化工产业,形成“海水—热电厂—冷却浓缩水—盐化工”链;电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渣进用于生产高性能砌块等绿色建材,形成“煤炭—热电厂—粉煤灰—绿色建材”链。以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为核心构建水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一部分回供企业用户,剩余的排到人工生态河道和景观湖,形成闭合的循环水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构建以铝冶炼项目为基础的新材料—节能汽车及装备制造循环产业链体系。以北海新材料龙头企业为主导,以改良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电解法生产金属铝,供应给下游加工企业,生产铝合金新材料,并进一步与节能汽车及装备制造行业形成原材料、产品的互供共享,形成“铝矿石—氧化铝—电解铝—新材料—节能汽车与装备制造”链。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赤泥废渣添加废旧塑料等添加剂生产绿色建材,形成“铝土矿—氧化铝—赤泥—赤泥废渣—绿色建材”链。
(3)构建以精细化工园项目为主导的化工行业循环产业链体系。通过生产工艺联系,实现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及氢气等物质的互供共享关系,在产业链末端衔接产品加工企业,几条产业链彼此通过芳烃、丙酮等过程产品的循环利用。对对炼制过程中的废水余压进行再利用,产生的化工废渣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回供园区。
(4)构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节能环保循环产业链体系。结合节能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及作为铝材料产地的优势条件,配套相应的废旧汽车、机电产品及轮胎橡塑的回收、拆解与再制造,从中回收的铝金属元素、废旧塑料回用于轻量化新材料的制造,零件经过再修整用于汽车及装备制造行业中,形成动静脉产业循环系统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
4.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空间组织
4.1立足于港产城联动的总体空间结构
立足于港产城联动发展,充分考虑园区与北海经开区及滨州港的产业关联互动、生态、城市生活的功能协调等要求,依托区域干道拉开框架,形成“两轴两核、七心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其中“两轴”为沿疏港路形成现代装备制造轴,沿套尔河港岸线形成滨港产业发展轴;“两核”为承担园区配套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核,以及结合铁路站和码头形成的物流服务核;“七心”为结合公共开放空间布局的七个产业邻里服务中心;并按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门类分圈层组织多个产业组团。
4.2立足循环经济与产业特性的产业空间布局
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具有循环关联的产业及企业按照物质和能量循环需求临近集中布局,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对于那些原料和产品大进大出的行业,尽量临近套尔河港布点,以降低运输成本;最终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临港化工三大板块,多个专业园区的产业布局。
4.3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及海绵城市规划
妥善处理园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化减轻开发对原有自然湿地格局的负面影响,积极进行绿化隔离、景观生态廊道、公共绿地建设;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努力实现良好的环境质量;同时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实现绿色生产、生态园区的建设目标。应对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低洼易受洪涝灾害的问题,规划则采用海绵城市和低冲击开发理念,构建以“河-湖”链状水系为核心的城市海绵和绿地系统,并设置中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建设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5.支撑配套体系
园区的支撑配套体系包括了指标体系制定、产业经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制定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高标准指标体系。全面对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从生态工业链网结构与运行稳定性、资源环境绩效、及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要求等三大方面构建的生态指标,保证园区的高起点发展。
在产业经济方面,列出了可以积极争取的国家及地方相关环境资金支持政策;制定重点招商企业指引,明确企业的入园标准;重点引入各类再生资源科技研发平台。
在运营管理方面,结合现有公司架构,规划建议以土地运营为基础,以产业运作为保障,以资本运作为核心,引入PPP运作模式,合作项目领域涵盖污水处理、行业类生态工业园、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
6.结语
本文以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为例,以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运用循环经济、循环产业链组织等相关理论,重点从循环产业链设计、空间组织以及支撑配套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新常态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
论文作者:陈红叶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循环经济论文; 产业论文; 产业链论文; 园区论文; 北海论文; 生态论文; 常态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